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能力。"因此,良好的进餐习惯应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及"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给我们为幼儿建立有效的班级常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何为常规呢?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那么,什么是幼儿园常规?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安排和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的具体行为准则。一、建立常规的必要性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要依法治国,法律就是"常规",一个单位要正常运转,制度就是"常规"。一个班级要正常进行活动,也要有班级常规。幼儿园的班级常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目标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管理是通过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因此,常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的整体面貌、各项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进芳 《考试周刊》2014,(20):186-186
<正>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是幼儿园完成保教任务的基层小集体,是幼儿最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场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成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同时"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由此可见对班级常规工作的管理是教师在繁琐而紧张的一日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7.
周娟 《中学生电脑》2021,(1):156-156
幼儿园规则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所需遵守的行为规则。常规的建立是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提高,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午睡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武建芬博士在《让幼儿在"美梦"中成长》一文中所讲: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睡眠时间长达2~3小时,它占了幼儿在园时间的1/4左右,由此,幼儿园的午睡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正>"习惯成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常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它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又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帮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一、常规培养从入园开始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因为陌生的环境和对家人的依恋,他们经常哭闹,这样不利于常规的培养。首先要为幼儿创造温馨熟悉的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成"娃娃家",用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0.
<正>"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常规用于约束人的行为,培养人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教师制订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内容、时间及其顺序,并制订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规范,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常规的意义在于:"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保持秩序,有利于教育活动的自然顺利地展开;有利于幼儿建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过程中需遵守的基本规则,具体包括教师对幼儿在盥洗、进餐、睡眠、喝水、如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教育。而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契机。以往常规教育方法注重教师在教育中的外在强化作用,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很难建立内在秩序感,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幼儿园"规矩、方圆"就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良好常规。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必修课,也是教师有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基本功。一、创建"让音乐说话"常规教育模式的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经过反复的论证专家们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良  相似文献   

14.
幼儿午睡管理策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萍 《甘肃教育》2011,(15):32-3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一节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幼儿园常规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幼儿的午睡管理更是一日生活中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好的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幼儿从第一步迈入幼儿园,就是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步入社会的开始。此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爱模仿,愿尝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这一时期效果最好,即常规培养的关键期是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习惯尤为重要,要使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得充实、愉快,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幼儿教师只有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抓好常规教育,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常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开始。所以 ,我们应特别重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幼儿年龄小 ,可塑性大 ,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来园、不迟到 ,有秩序地盥洗 ,上课时举手发言 ,愉快安静地进餐等。这些良好行为的养成 ,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二、督促幼儿自觉执行一日常规。有了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还需要去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避免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班级常规管理是幼儿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环境中,幼儿教师帮助和指导幼儿们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等顺利开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开展幼儿教育,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动。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的工作是烦琐而具体的,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是幼儿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儿童具有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运用分步示范法,将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细化,能使幼儿清晰地掌握常规要求的各个步骤,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相似文献   

20.
张红丽 《山东教育》2013,(Z3):40-43
"吃饭皇帝大""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人的影响之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指出,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合理摄入营养的重要前提,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