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前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看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看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困惑,进而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并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给现行的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现代化科技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了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全国各地在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中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开放的特点,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呼唤开放,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为此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日益渗透于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深切地发现信息网络具有强大的资源和功能。良好的学习情景、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自学软件、互动的教学平台等,网络环境为优化小学语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活"字可以说是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唯有活教活学,方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立足于语文课堂,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力求务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
林群 《小学生》2010,(11):21-2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中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  相似文献   

15.
浮生三梦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和作法,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把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以及课堂之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纳入语文学习的范围之内,真正体现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具体来说,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教学的开放,强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诚然,语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现代语文教学更是呼唤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其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堂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则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据,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相似文献   

18.
梁春虹 《广西教育》2013,(16):44-44
新课标强调:"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立足学科且超越学科,着眼课堂又超越课堂的语文教学观。具体地说,教师应该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谈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语文课程就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