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问题的提出 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人对自己行为的好坏进行评价叫做自我道德评价。一个人经常去进行道德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行为与辨别善恶的能力,而且会增强自己的道德体会和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可见道德评价在促使人们形成道德信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学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为人生的艺术,是特定时代人们的道德生活、伦理价值观的审美表现。但是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整体上较为忽略对文学伦理精神的关注,缺乏对文学理论、文学知识的价值伦理角度的阐释以及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强化文学伦理本位是文学理论教材体系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需要关注媒介文学的伦理问题,强调文学主体的意义承担、责任意识和审美价值的道德评判尺度,这也是当下文学理论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而又尚未定型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处在一种模糊、矛盾、摇摆、茫然的不稳定阶段,识别能力不强,是非善恶观念不明朗,没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的价值观念多受自己的本能、叛逆情绪、世俗功利所支配。停留在一个较低的道德层面。迫切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理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是以认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辨别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通过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善恶、是非、公私、荣辱;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并在实践中坚定履行道德义务,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德育在诸类教育中居主导地位,统领着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义与效力是法律的两大基本价值。无论从逻辑上说,还是从历史事实上看,道德是法律的前提,也是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为了确保自身不被颠覆,法律必须赢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尊重绝大多数民众的是非善恶共识,是法律赢得生命力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般认为薛宝钗性格上最大特点就是以理御情,但她在以理御情的同时,其潜意识里却仍有压抑不住的青春冲动。小说中多次写了她的失态,有人说这是她的虚伪,却无如说正表现了薛宝钗人格在心理层次上的分裂,是她意识和潜意识里矛盾冲突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林黛玉尽管有才华、美丽、纯真 ,却有言语刻薄 ,行动爱恼人的弱点 ;薛宝钗不仅美丽 ,而且善于待人接物 ,特别是她有着广博的才学 ,成为大观园中的佼佼者。二人在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 ,林黛玉作为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少女 ,时时感到封建社会的冷酷和压力的话 ,那么在薛宝钗那里 ,她同封建势力却没有丝毫矛盾 ,而是水乳交融、如鱼在水了  相似文献   

8.
薛宝钗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她与宝、黛之间的爱情纠葛贯穿整部作品,而她也是红学研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学界对其形象的评价,至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试从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出发,以一种新的角度去分析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与多义性。  相似文献   

9.
薛宝钗是以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作为追求目标的。她的这种追求具有不同的表征。在传统意义上,追求“停机之德”,在现实中表现为温柔敦厚的正统儒家淑女形象;在进步意义上,讲求主体精神,在现实中表现为“随分从时”的圆滑处世。因为受到两种文化的夹击,恪守礼教成为她性格的外在表象,而自主圆滑投机却是她性格的内在特征。皇商的出身和经历造就了薛宝钗八面玲珑、随时俯仰、利己、投机、“会做人”的性格,却外化为正统礼教所称赞的“温柔敦厚”的淑女风范。  相似文献   

10.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善恶、是非、好坏的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学生懂得了什么是善恶、是非、好坏,知道怎样行动和为什么这样行动,才会自觉地产生道德行为。所以,道德认识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掌握道德知识;2.产生道德信念;3.发展道德评价能力。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关系密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历程。道德既包括知的一面,即对是非善恶事理的判断;又包括行的一面,即对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道德发展是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人的一生中,一个人的成功常常决定于他的品行。那么,父母可以为孩子的道德发展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文章用精神分析学说对薛宝钗性格成因进行溯源,提出薛宝钗复杂性格形成的起源在于其幼年丧父这一重大变故.童年父爱的失去,不仅使其生活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让她感受到生存竞争,从而转化为一种动力促使其不断行动;同时,幼年丧父也对薛宝钗造成了重大的"精神创伤",造成其对潜意识的强烈压抑.从而,展现出的不仅是一个矛盾复杂的薛宝钗,更是一个可怜可悲的薛宝钗.  相似文献   

13.
"高文低教"是反对用政治社会学方式解读文本的一种声音,认为应该把人文主题降到语言文字的土壤,尊重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其实质是消解文本的道德主题。在文学中,道德是基本主题,惩恶扬善是其内核。在教学生明辨善恶是非的基础上,道德主题对人格养育有直接的作用。消解道德主题,教材文本中的人文因素就会丧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任务就难以完成。因此,在处理"高文"时,不但不能消解道德主题,还应当让道德主题高扬。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评价的本质决定了主体的价值观、社会道德因素渗入的必然。主体是社会的主体,主体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其价值标准善恶标准则受到所处时代、阶级等的制约。道德归根到底都是阶级的道德,历史评价中的道德倾斜表现为阶级倾斜。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中的道德倾斜具有科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童话中往往蕴含一些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传递着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儿童在童话世界里辨别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善恶是非,掌握基本的道德价值理念。后现代视域下的童话及其童话电影、动画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对经典童话的戏仿与解构,经历了"解构—重构"的过程,带来陌生化效果,赋予童话故事新的道德寓意。童话的陌生化使儿童与道德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建构以及善恶的概念和辨别善恶的能力。因而,需要审慎选择童话,从而丰富和发展儿童道德认知图式,提高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儿童德性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浅谈道德价值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人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所创造的特殊的规范调节形式,是主体性和约束性的统一;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道德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自然主义道德价值观、个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社会本住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民主主义的道德价值观,本文将逐一详述之,以期总结出道德的核心价值以及道德的本质特点所在。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对于她的性格特征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从考察阶级本性出发,分析了性格形成背景的复杂性,揭示了薛宝钗表面形象之后的内心本质。  相似文献   

18.
郭景致 《成才之路》2012,(15):12-I0010
在我国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道德价值被排挤到了知识体系以外的边缘地带,对照“八荣八耻”,一些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美丑界限被混淆、扭曲,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增强道德自律,践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运用道德概念,进行道德推理,作出道德判断的道德思维过程。它既是道德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又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道德评价能力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正确分辨而表现出来的,因此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