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文明,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进道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基本特征,指引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讲政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精神文明作为精神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其内涵从广义上讲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状态,人们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达到的水平。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社会公共道德。我们通常所说的讲礼貌、讲卫牛、讲秩序、语言美、环境美等,就属J“这个范畴。这是保持一个词家、社会稳定和协ijltJ发展的基本要素。三是3!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这是精神…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定位思考 ,应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及其内部关系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核心 ,思想是道德与精神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4.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期提出了“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思想,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具体抓”、“狠狠抓”三个层次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主、客体的三个层次探讨了人的价值取向,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扩大,产生了人和自然、人和自身、人和社会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的价值三个层次。人在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人的价值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朱斌 《教育与职业》2006,(36):20-21
根据教育的层次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可将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职业技能素质,第二层次——职场应变素质,第三层次一专业创新素质。它们对学生的前途支持分别是:就业、应变和创业。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消费文化特征的影响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采看,三个层次素质的重要性是呈递增态势的。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必须对三个层次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中做出正确定位,并依据它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采略,为打造职业院校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贺晓红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教给学生分析概念的方法。首先,找主干,找出概念的主谓宾;然后,分析层次和要点,看看这一概念有几个层次,找出每个层次的要点,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再用数字标出要点的数目。例如,分析年龄特征这一概念。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教育和社会条件下,在人的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身心方面的特征。这一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有一个要点(身心方面),第二个层次有三个要点(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第三个层次有三个要点(略)。经过这样一分析,学生就能清晰、完整地记下概念。加强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失衡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形成与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的误释有关。误释有三:一是认为物质文明能够决定精神文明;二是认为精神文明是手段,物质文明是目的;三是把理论分析方法当作实际工作方法,把统一的社会文明建设实践人为的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重经济建设、轻思想文化建设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起带头作用刘尚贤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作用,它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前提。邓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揭露人世之恶、人欲之恶、人性之恶是《金瓶梅》的三个主题层次。它从社会、伦理、哲学三个层次将人性与社会进行复合透视。《金瓶梅》的深刻意蕴在于指出了明末社会的历史趋势,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推进论马鞍山二中杨卫学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要按照学校教育和精神文明活动主体的特点,不断探索、认识并把握其自身固有的特殊规律,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达到一个较高层次。“层次推进论”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有助于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是在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整体协调过程中发展着的。其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而且还以社会思维为杠杆,即靠社会思维的历史继承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大众传播功能,不断推向新阶段的。可见,充分重视社会思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强化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学校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具有的这种内在联系,就需要从精神文明的内涵和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保障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访法归来     
访法归来王克去冬今春,在法国巴黎呆了三个月,所到之处,经济发达、繁荣,精神文明不错,物质极大丰富。法国是欧洲著名的福利社会,它的福利可以说无边无沿,社会的各种设施相当齐备,能源、交通、教育、建筑日臻完善。虽然物价较高,但通胀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二左右。...  相似文献   

15.
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刘和忠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为贯彻《爱国王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1.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爱国是知与行的统一。爱国可分情、责、行三个层次。情,即爱...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提出的新理念,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只有三个文明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制度,转变作风,树立干部队伍新形象;二是规范服务,完善监督,提高窗口行业的文明程度;三是建立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教育体系,切实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答: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人类社会──新闻社会学的新闻观程世寿人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其所以然,是因为新闻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社会变动的最新纪录。新闻社会学认为,新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新闻与社会变动的关系,认为...  相似文献   

20.
用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高度地统一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认清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认清当前社会和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明确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