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学内容: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第6课《j q x》。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声母j、q、x,能够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2.能正确与单韵母组成音节,并准确拼读;
  3.认读本课生字,会读儿歌。  相似文献   

2.
勘误     
陈向明的?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一文在我刊2015年第1期发表后,作者发现文中有三个错误,特在此勘正。
  1.第14页第一段中的“符合互动论”应为“符号互动论”。
  2.“参考文献”22中的作者“陈向明”应为“陈向明等”。  相似文献   

3.
小河     
目的:1.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主要理解“小河能……”“装太阳”“装月亮”“装星星”“装白云”的意境,知道水有倒映这一道理.2.学习词:装、游动、望.3. 初步能跟念儿歌.感受儿歌中的情趣.准备:有配乐的儿歌录音带、画有小河、树的背景图及插入的太阳、星星、月亮、白云、小画各二;头饰各二;袋子一个;脸盘若干;图书、玩具若干.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冲”等难读的字。
  3.体会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能主动关心身边的朋友。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品味对话描写体会牵牛花能陪生病小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堂中,教师巧用儿歌辅助教学,不仅能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吟着儿歌,顺着儿歌中的要点快乐作画,既能集中注意力,学有兴趣,画有方向,又能行之有效地掌握绘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万古愁思。  相似文献   

7.
儿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他们的挚爱.儿歌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拼音,辨别字的读音、形状和字义,还可以模仿教材,自编儿歌,进行再创造.在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的同时,启迪智慧,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将儿歌作为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一种生动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调动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扩展幼儿的科学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科学集中教学活动中若能妙用儿歌,不仅能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科学现象、发展思维与语言,而且还能陶冶幼儿的性情.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巧用儿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也可以在操作环节,妙用儿歌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愿望;还可以在结束环节,趣用儿歌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经验.  相似文献   

9.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利用儿歌进行拼音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容和要求 1.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念整首儿歌;学习新词:农贸市场、荤食、素食。 2.要求幼儿记住儿歌中提到的蔬菜食品,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用简笔画表现,培养幼儿表征及手脑并用能力。 3.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能力的训练,发展幼儿形象思维能力。情况分析在设计画《农贸市场真正好》这首儿歌时(附一),考虑到班上幼儿发展存在的差异,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幼儿对儿歌中的新词不能一下就理解,不容易记住儿歌的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汉修先生:
  觉得您提的问题很平常,一般人初次见面都会这么问的。
  1.你是谁?
  我叫李殊童,你一定会联想到那位大名鼎鼎的--李叔同
  吧,虽然我是女生,但我希望将来能和他一样有成就,能帮助
  很多人。  相似文献   

12.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熟悉的旋律曾伴随多少儿童进入梦乡,度过难忘的童年,以至于成年后都难以忘怀.正是儿歌那有节奏的韵律,浅显易懂的歌词,给无数儿童带来欢乐.我接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后,从儿歌中受到启发,把需要教育学生的内容用儿歌形式代替简单的说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稍加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并能模仿儿歌的内容去做.……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儿歌教学满足于幼儿能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儿歌很少注意让幼儿再创造。我在进行儿歌《春风妈妈》的教学中,注意克服这个弊病,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幼儿弄懂儿歌的基础上,让他们续编儿歌。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门类很多,最接近儿童,最受儿童欢迎的,还是儿歌。自古以来,人民群众就用口头诗歌来表达思想情感,也用儿歌来教育下一代,向孩子们传授知识,传递情感,儿歌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儿歌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虽然创作了数以万计的新儿歌,可精品不多,能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很少。在此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传统儿歌的有关知识,更呼唤当代儿歌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5.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小学生在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不仅要学习认识生字,还要学习拼音。这一阶段既要凸现拼音教学的任务,又要落实识字、阅读、习惯培养等各项语文教学任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群、才、是、乡”四个字;读儿歌能大致了解儿歌内容;朗读时能努力做到不加字漏字;能正确认读前鼻韵母un u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vun.  相似文献   

16.
儿歌的吸引力是世界性的,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在幼儿园进行英语传统儿歌的教学,不仅能让幼儿通过倾听、吟唱的形式愉快地接受英语,而且能让幼儿在学语言的初期感受异国文化的熏陶,感受多元文化的美.  相似文献   

17.
儿歌因其词句简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内容生动、旋律优美等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是"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英语文学。儿歌像英语教学中的调味剂,将英语儿歌运用于学生英语学习生活之中,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枯燥的语言知识变得有趣,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善用儿歌,活跃气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我在每一节课正式开始之前都有两分钟的预备时间,其目的是让学生浮躁的心能渐渐平静下来,以便较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如  相似文献   

18.
叶燕惠 《考试周刊》2009,(5):164-164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儿歌在低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技巧:课前利用儿歌激发兴趣,课中利用儿歌突出重点,课末利用儿歌愉悦身心。  相似文献   

19.
母亲淳朴的儿歌启蒙教育和自身的选择使我一生与儿歌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使儿歌反映新生活,我尝试过“时政儿歌”,也创作了不少反映城市新气象的作品。知识儿歌、讽刺儿歌、游戏儿歌、谜语儿歌也有不少。从事儿童学创作的四十多年,但愿能有三、五首作品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文儿歌中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分别从字词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三方面来分析修辞手法在儿歌中的不同作用,以具体儿歌为例说明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增加儿歌音乐关,增强儿歌情感的抒发,表达儿歌主题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