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写作水平、史料价值较高的一部史书。本文从《明史》的构成、编修过程、史料来源、体例、不足之处等方面,对《明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评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个人翻译《明史》时遇到的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试图探索怎样才能准确、畅达地把用文言文写的古代史书对译成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证历史 ,用相关史料阐述了《明史》中山西大移民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史学前辈对《明史》作了大量考证工作,但仍有一些讹误未证。本文主要对明神宗大兴矿税的原因、矿税监进奉内库数目进行补证。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证历史,用相关史料阐述了《明史》中山西大移民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现行清修《明史》诸版本中,中华书局点校本是学界公认的最佳本子,但它在史事记载和字词表述方面尚存在一些失校、误改、校勘未尽之处,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举例匡补。  相似文献   

7.
8.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大型词典,它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我国文献典籍数量众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出土文献“重见天日”,统纂辞书时搜集资料不全,可能会漏收一部分已经存在的词语;或者引用晚于该词实际产生时代的书下来证明该词的某一义项的存在,因而出现书证过晚的问题;或者产生误解词语意思的问题,等等。有关辞书,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为《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完善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篇文章也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完善作材料的搜集工作。  相似文献   

9.
无锡钱海岳所撰《南明史》内容丰富,价值极高。但由于该书部头过大,涉及广泛,因此存在着少数疏漏。今就其《艺文志》经部的错讹,予以校正。  相似文献   

10.
无锡钱海岳所撰<南明史>内容丰富,价值极高.但由于该书部头过大,涉及广泛,因此存在着少数疏漏.今就其<艺文志>经部的错讹,予以校正.  相似文献   

11.
康熙十八年至康熙二十四年,毛奇龄参与《明史》修纂,他在史馆草拟弘治、正德朝纪、传及诸杂传二百余篇。考毛奇龄《西河集》中的《传》十一卷其实并非全是他在史馆时所拟的史稿,其中还杂有他撰写的部分清人传记。毛奇龄出史馆后,仍然继续关注《明史》修纂,进一步阐释了对"大礼议"的见解及《梁储传》的辨证。毛奇龄还撰成《胜朝彤史拾遗记》六卷,经王鸿绪审定后,收入他的《明史稿.后妃传》中,而殿本《明史.后妃传》的取材主要依据王鸿绪《明史稿.后妃传》,毛奇龄是殿本《明史.后妃传》的实际修纂者,他对《明史》修纂的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张国彦,明万历朝重臣,《明史》无传。自1980年至今,不少学者多方研究,惜资料收集不足,撰写其生平显得单一薄弱,且多有舛误。经多方查找资料,笔者予以考证和补佚,撰写出更为全面的张国彦传。对于其为何《明史》无传,众学者基本采用《邯郸简史》一书中的观点,认为是受其子明天熹朝重臣张我续(奸臣魏忠贤党徒)牵连所致。笔者认为不确。根据孟森《明史讲义》一书中关于"凡明朝文武诸臣,曾为督抚镇巡等官者,皆削其在辽之事迹。""凡是明朝人中所长而必书之事在于建州者,则《明史》中削其人而不为立传。"的观点,笔者认为,实乃因张国彦与建州事有关,所以《明史》无传。  相似文献   

13.
《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入两部《明史断略》,一部为钱谦益著,一部为彭而述著,两部书的内容大部分相同。检索著录及细加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彭而述对钱著进行了评点与续写,但其相同的部分却是彭而述对钱著不能辩解地抄袭。  相似文献   

14.
康熙二十年至康熙三十一年,姜宸英曾参与《明史》修纂,他在史馆主要分撰《刑法志》及相关传记。南京图书馆藏有姜宸英《大明刑法志》、《拟明史传》两种稿本,检其内容,均残缺不全,且为孤本。姜宸英《大明刑法志》、《拟明史传》历来未被学者研究和称引,因此很有必要系统地考察姜宸英修史情况及其两种稿本的价值,以便更深入地认识姜宸英对《明史》修纂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明史》卷九十六《选举志一》曰: 正统中,天下教官多缺,而举人厌其卑冷,多不愿就。  相似文献   

16.
马士英、阮大铖被合传于《明史·奸臣传》。传文中,马士英的科考时间、阮大铖与魏忠贤的交往、马士英的结局等三个问题语焉不详,或存在疑义,有必要加以厘清。  相似文献   

17.
钱谦益身为一代史学宗师,虽然没有留下一部建文史,但通过他文集和史著中有关建文朝的零星记载,仍得以管窥他的建文史观:秉持靖难史观,相信建文逊国出亡、诸臣从亡。单卷本《明史断略》的建文史观与此相左,记载的人物和事件也多与钱氏不同,是以推断其并非出自钱谦益之手。  相似文献   

18.
《明史》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时间最长的一部,因结构严密,文字精练,深受学界称赞。现在能够见到的《明史》主要有三个本子,即万斯同的《明史稿》、王鸿绪的《明史稿》和张廷玉的《明史》。这三个本子记录了《明史》修纂过程的三个阶段,在内容上既有前后承袭,又有某些差异,有的内容甚至差异甚大。万斯同作为事实上的总编,经他审定的《明史稿》,起点高,规模大,内容翔实,持论公允,为《明史》的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明史》最好的版本当属中华书局点校本,它为人们学习和研究明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也有不足,其校勘记即存在着错字脱字、校勘未尽、误书校记序号等失误,本文就此试作订正。  相似文献   

20.
张廷玉《明史·职官志》是研究明代职官制度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据《明实录》、《国榷》等文献考证,可知该《志》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存在讹误5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