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从市民社会和民商法到经济国家和经济法的时代跨越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两位作对令人兴奋的“市民社会”理念和追求作了冷峻的剖析,阐述了其概念、特质、作用及其与国家和民商法、经济法的关系。章认为,市民社会作为特定概念,以其自由民主明的价值追求,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人类今从未有过市民社会,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市民社会”不可能是“全体公民”的社会;在社会化和全球化时代,“市民社会”本能地抗拒国家与社会握手言和并开展深度合作,反对国家承担协调、经济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及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职能,也颇不合宜,有违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市民社会”的终结就是经济国家、经济法的兴起,从民商法到经济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跨越。经济法是现代民商法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以维护整体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确保民商法得以对社会成员在良好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下自在、自为的活动进行调整,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越共在社会与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政绩,已经成为其确立执政合法性的基石。越共确立革新路线,对越南的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越南在日益融入不稳定全球经济秩序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维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北宋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着内部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和外部辽的安全威胁两大问题。宋初统治者多次地、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体表现在诸多方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并且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过程,如果从是一般的角度考察,实质上是个人和社会对现有的稀缺性资源做出最终抉择性配置的过程.在这一配置过程中,人们对经济行为的规范、对经济运行的要求、对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对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变革的总和,就构成特定社会形态中所特有的经济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与对经济秩序的判断与取舍息息相关.F.A.哈耶克(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詹姆斯  相似文献   

5.
<正>辽朝的畜牧业,为其社会经济的主体,养马业则是辽朝畜牧业的核心。故辽朝历代统治者一向极重视马政。辽朝养马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辽的强盛,加速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辽朝和北宋近二百年的和战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这一历史问题,略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人道主义是调整企业经济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在企业活动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根据其调节的范围和领域,它可以从企业的对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盗铸活动的猖獗是南北朝时期货币制度混乱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方面与当时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政府频繁改铸货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封建统治者推行减重货币和虚价大钱,以此来搜刮民财有关。而所有这些都给了盗铸者以可乘之机,他们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地盗铸货币,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社会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与经济秩序,给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并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朝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动荡。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是当今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社会许多领域对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着巨大冲击,并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和均衡发展。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同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是当今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社会许多领域对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产生着巨大冲击,并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和均衡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课本中,涉及到封建盛世,总是包含这样的含义:由于封建统治者注意统治政策的调整,从而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得以改善。而提及封建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一般会引用诗圣杜甫的《忆昔》:  相似文献   

11.
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治腐败日益加剧、经济秩序混乱不堪、劳资关系日趋紧张的状况,罗斯福就任总统后,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得美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重新构建了美国的社会秩序.罗斯福重构美国社会秩序的措施有:加强政府职能,扩大总统权力;打击托拉斯垄断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抑制了社会发展中不合理的趋势,消除了社会中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对垄断资本主义初期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为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中所采取的利用国家力量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做法,为日后"罗斯福新政"更大规模的国家干预提供了先例、借鉴和直接的思想溯源.  相似文献   

12.
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面临着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历届总统都未曾遇到的最为糟糕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麻烦,迫使他不得不对美国的内外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1969年出台的尼克松主义就是这种调整的直接产物。在美国战略调整方针的指导下,越南战争得以结束,美苏关系得以缓和,中美关系得以正常化,同时美国还调整了与西欧、日本等盟国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应当有自己特殊的诉讼制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比较我国较为完善的经济法而言,我国对经济法特殊诉讼制度方面的研究和立法严重滞后,使得国有资产、社会经济秩序的司法保护困难重重,为解决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这一“瓶制”,应在属于公法范畴的经济法中建立自己特殊的诉讼制度-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即“人人”有权追诉危害国家经济利益、社会经济秩序违法行为的制度,以保护国家参与、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4.
第二篇 调整经济关系的各项法律制度 第一章 计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计划法的概念中应明确三个问题: 1.计划关系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它社会组织在计划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2.计划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即计划关系。这种关系既广泛又复杂。它有纵向的计划关系,又有横向的计划关系(同级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之间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产生的),还有纵向和横向交错的计划关系。 3.计划法律关系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由于它产生在社会关系的特殊领域(计划领域),所以,计划法律关系的主体、内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市民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近代主要从经济角度规定市民社会,转变为当代主要从社会联系和化的角度规定市民社会;由近代把市民社会看作主要是物质交往领域,转变为当代把它主要看作是一个自治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公共领域。这种转变扩大了市民社会的外延,使得人们产生这样的误解,即市民社会是不可超越的。这种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主义及各种腐败现象提供了舆论环境,从而导致了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混乱和无序。实际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在地包含着关于市民社会的政治超越学说。他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科学的区分了它们各自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基础,是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可能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会危害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工作体制、监督体系、人员素质、社会环境、法律体系等方面治理,才有可能在源头上堵住做假,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7.
李莲 《教师》2013,(5):22-23
非法传销活动是近年来经济犯罪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对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也严重损害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校的和谐稳定,引起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应针对其形成的不同原因,采取多种方式与不同措施,严厉打击非法传销活动,抵制"经济邪教"活动。  相似文献   

18.
对编辑活动与社会活动关系的研究是编辑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编辑活动必然要受到作为社会大系统构成要素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反过来,编辑活动也肯定会对社会活动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认识编辑学的社会本质,认清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作为文化传播者的重要地位。对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把更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律成为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制订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本文拟就经济立法谈些看法。 (一)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都曾采用经济法规管理社会经济生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著名的罗马法,它是适应简单商品生产关系的要求,维护商品交换关系的秩序,调整商品经济法人之间、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后来,随着资本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影子经济对经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影子经济对经济安全的作用机制是:首先破坏经济秩序,使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无法支配经济运行;然后危害经济关系中各主体的安全,进一步摧毁正常的经济关系,破坏经济安全;最后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危及经济安全。对俄罗斯影子经济的分析有利于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转型国家保障经济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