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避免几种人际知觉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一些人际知觉偏见。这些人际知觉偏见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努力避免以下几种人际知觉偏见。一是“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如果某人在初次交往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影响人们...  相似文献   

2.
吴涛 《教师博览》2004,(9):13-13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眼前有一个人.我们就会对他产生印象.这个心理过程叫知觉.由于它是针对人的.故称之为“人际知觉”,心理学家认为.“偏见”产生的最初原因即来自于此.首先来自“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微妙而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互相间的关系。譬如交女友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正一、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的是第一印象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并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由于年龄和阅历尚浅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应避免八种人际知觉偏见厦门教育学院章立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一些人际知觉偏见。这些人际知觉偏见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努力避免以下几种人际知觉偏见。“晕轮效应”从字面上解释,这是指,当你直视强光...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心理偏见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它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情感的大忌。因为心理偏见不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甚至会阻碍学生智力、思想、心理等基本素养的发展,产生教育的逆向效果。形成教师心理偏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偏于一方面的见解,至使对学生产生成见。清除心理偏见要对“症”施“治”,现介绍以下方法: 一、抹掉“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学生留在教师头脑里的初次迹象,往往带有偏面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要消除由“第一印象”产生的心理偏见,教师要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不轻  相似文献   

6.
李新防 《教书育人》2002,(14):28-29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晕轮效应”尤显如此。一、何谓“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人最初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在评价他人或赋予他人特性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偏差。如我们在观察了解某个人形成第一印象时,好的印象一般会促使正面评价被知觉者的未知品质。不好的印象一般会促使否定的评价占上风。也就是说,对于被知觉者的某种品质…  相似文献   

7.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即”第一印象”。第一次给学生点名是师生间人际知觉的开始,也是师生间首次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良好时机。教师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师表印象。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7,(11):78-78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它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表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人们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时形成的印象最为深刻,它对以后的人际认知也会起导向性作用,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通过师生关系折射的。例如,教师与新生第一次见面时给学生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看法(成见)。这种成见效应一旦形成,不仅影响教师威信的建立,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的合作态度及参与教学信息交流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意在学生心目中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产生认同的“成见效应”,发挥第一印象的积极作用。为此,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做到衣着整洁…  相似文献   

10.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师生之间相互的、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焕发生命活力的内驱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打交道时…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实例,某老师接到一个新班,与小学生刚接触不久,就很受学生的欢迎,身边时常有许多可爱的孩子围着。这位老师怎么会如此受学生欢迎的呢?原来,是他(她)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对初次相遇的人或事物所获得的印象。虽然“第一印象”是一种短期印象,但它往往会成为定势,并影响以后的长期印象。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常常将“第一印象”作为与他人交往的依据。为什么“第一印象”对小学生有如此大的作用呢?因为,小学生情感色彩浓,但知识贫乏,缺乏对人的客观评价能力。因此,他们评价、衡量一位新老师的好、坏,几乎完全依赖于”第一印象”。谁能做到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谁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见,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接新班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是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而对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则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树立教师良好的“第一印象”呢?通过实践,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以下五个“第一”入手:  相似文献   

12.
“晕轮效应”是人际知觉偏见之一。不是吗,我们在认识和评价一个学生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当一个学生某种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好”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它的品质都是好的;当一个学生某种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坏”时,他就被一种消极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它的品质都是坏的,即“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认识和评价学生时就深受“晕轮效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经常要处理学生中发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算是与学生联系、接触最深、最广的老师了。但由于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限,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偏见。一是第一印象。在与学生初次接触中,你获得了对学生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的初次印象。这种初次印象将会及时录入你的脑海中,使你不经意间对新班的某些学生产生一种不正确的评价,即心理偏见。如,一个穿着不整、相貌较丑的学生,往往会遭到班主任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反之,长得秀气,讨人喜爱的孩子即便犯了错误,也会从轻处罚。二是以点代面。以点代面就是某人在某方面具有突出…  相似文献   

14.
第一印象是指两个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形成对被知觉对象的固定看法。如果第一印象非常强烈,由此而认为该人很好,那么就会一直认为此人很好,反之第一印象很坏,则一直认为此人不好。所以小学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给学生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教师的第一印象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第一印象有助于建立教师的威信一位新老师在给学生们上第一堂课时,板书工整,字体美观,引人注目,为学生学习正确写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敬慕之情将会油然而生,这个教师头一堂课就给学生留下良好印…  相似文献   

15.
一、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 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人际知觉和关系中,发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当我们在观察了解某个人形成第一印象时,一般好的印象会促使正面评价被知觉者的末知品质.也就是说对于被知觉者的某种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交互影响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既有外显的物理因素,又有内隐的心理因素。本文仅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心理因素作一简单的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指对社会知觉对象所形成的最初印象,这个最初印象对后来形成的总的印象具有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一个人在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时形成的印象最为深刻,它对以后的人际认知将起导向性作用,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或成见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感知偏见,如因分数评价学生、因性格评价学生、因家庭出生评价学生、因印象评价学生等。这些感知偏见很多时候是教师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矫正这些偏见。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最初印象的作用育人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学会利用最初印象做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初次对人的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最为深刻,而且对以后的人际知觉也会起着指导性作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最初印象"。威廉·李卜  相似文献   

20.
认知过程是根据运动的经验和对事实的分析,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班主任与学生的联系、接触最深、最广,经常要处理学生中发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由于其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不高,往往产生一些心理偏见。一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又称初次印象,主要指班主任初次获得学生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印象。这种初次印象对以后的教育工作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