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按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以求实现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周万钧 《新闻世界》2013,(7):125-126
【摘要】传统报纸行业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挑战,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试水全媒体战略,传统报业向全媒体拓展转型已成大势所趋。全媒体的特质,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时代需要适应全媒体特质的全能记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华社准确把握传媒业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开创了新华社事业发展新局面,向建设国际一流媒体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为全国媒体树立了榜样.新华社近几年的战略转型步伐迈得较大,推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举措,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特点:全媒体和走出去.这两个特点,符合媒体格局变化的新趋势,符合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是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4.
彭兰 《传媒观察》2014,(10):15-15
正新华报业在青奥会报道中所做的一些媒体融合的新探索,使我对媒体融合概念的认识有了一次升华。过去说媒体融合,讲的就是媒体机构内部的融合或是业务的拓展,这次却把媒体融合从机构内部的融合变成了机构之间的融合,甚至可能是媒体机构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合作。媒体融合,我一直认为不能简单等同于所谓的全媒体化。"全媒体"在业界和学界存有争议,甚至有人反对这个概念。我对这个词,也是比较犹豫  相似文献   

5.
时下,各媒体机构及运营商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媒体交互融合的全媒体传播形态已在各地呈现。在全媒体背景下,如何构建与媒体贯通的区域信息生态系统及服务体系已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区域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有机系统。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区域的信息污染、信息垄断、信息超载、信息孤岛、信息侵犯、网络安全等问题较为严重。1加深对区域信息生态系统及服务体系的研究,有利于其保持良性运行,也有助于信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完善媒体信息资源公益  相似文献   

6.
业务研究     
由新华社和8家全球著名媒体共同发起、新华社承办的世界媒体峰会2009年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世界传媒盛会,被称为媒体的奥林匹克。来自世界各地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的170多家传媒机构的代表参加了峰会。峰会以合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是近年来在新闻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出版”等字眼儿,经常跳入传统媒体人的眼帘,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以传统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习惯点击鼠标纵览天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利润被新型媒体抢先分羹;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分流……  相似文献   

8.
乔婕 《传媒》2021,(15):32-33
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媒体融合转型战略推进中的关键点.为提高县级政府的治理能力,福建省尤溪县立足媒体发展的现状,整合尤溪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等一系列媒体资源,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体系形态,注重新媒体传播矩阵的开发与建设,借助全媒体多渠道、多样化、多覆盖的优势,推进县级融媒改革升级,全面打造体现尤溪特色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似文献   

9.
曹晓春 《军事记者》2010,(10):17-18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是一个内涵和外延仍在不断发展的、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是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中国报业"作为全媒体转型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是国外的传媒集团大多数拥有跨媒体的产品形态,不存在研究"全媒体"的学术课题.二是中国在广电媒体和平面媒体之间由于政策限制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空间.例如广电媒体允许创办如广播电影电视周报之类的平面媒体,但平面媒体不允许创办广电媒体.广电媒体有研究"台网"融合发展模式的需要,但没有动力在战略上求"全",因此广电媒体不是全媒体的主要研究对象.三是在中国,全媒体的概念首先是由报业集团提出并付诸实施,中国报业从单一介质报道到多媒体报道,从单一媒体运作到全媒体运营做了多种模式的探索,迫切需要进行理论总结,以进一步推动其全媒体战略.  相似文献   

11.
奚小兵 《视听界》2013,(3):94-94
面对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走融合之路,形成全媒体发展战略,正在成为一个新趋势。城市广电传媒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如何应时而变,应早作谋划,尤其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全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运作特点和规律。1.全媒体是一种新概念 它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变革中一种崭新的、“第三条道路”式的媒介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媒体形态日益丰富。互联网、手机的出现及其融合,标志着传播史发生革命性变革,也将我们推进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包含了音、视、网、报、刊等媒体形态,更意味着各种媒体形态之间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使得每种形态的媒体变得不再单一和纯粹,媒体形态的划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13.
理论的生命,源自实践,而理论的魅力,在于思想交流碰撞间的刹那火花.2010年12月28日,第21届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召开.新华社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编辑记者与22位业界、学界专家,围绕"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全媒体集团"主题,展开思想交流与争鸣,分析研判全媒体时代下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新华社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奉献了一场场新闻学术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发展手机媒体实际是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6年,业务已经覆盖短信、手机报、无线互联网,手机音视频等主要手机媒体形式。”新华网总裁助理李俊介绍说,“对于手机媒体而言,新华社应是最大的手机新闻信息的提供商,新华社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提供给运营商、服务商、媒体。新华社目前发展不错的手机媒体是新华社手机报,各大运营商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赵随意 《传媒》2018,(4):59-62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是经中央批准的国内首家全媒体集团,是广东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重大成果.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全媒体为核心,抢占经济话语权和制高点.以全新的视野,优化媒体发展战略布局,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抓手,以金融交易为基础,以资本运作为路径,全力打造媒体融合发展拳头项目,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为形成全产业链的生态闭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先行先试的"媒体深度合作试验田" 成都传媒集团的成立,绝不仅仅是为了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态的物理聚合,而是为了依托不同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优势嫁接、集约运行、资源打通等方式,形成各媒体的核心价值,实现规模效益和事业、产业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李荣洲 《传媒》2019,(13):34-36
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实地考察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并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全媒体指挥中心成为各媒体机构新闻业务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如何充分用好、用活全媒体指挥中心的各项功能,进一步推进媒体一体化运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昌乐县是齐国首城、宝石之都和西瓜之乡,面积1101平方公里,总人口63.9万。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宣部“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的要求,通过推进机构、流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着力打造“声、屏、报、网、户外、手机报、客户端、官方微信”全媒体主流舆论阵地,2018年11月,昌乐县被确定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2019年3月,昌乐县融媒体中心正式运行,在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服务政务管理、促进社会治理方面作用日益彰显。《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新华社高管信息》《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先后刊播昌乐县融媒体改革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是业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全媒体,通常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访编辑,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媒体形式。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在改变1.传播主体在改变。新的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媒体形式推陈出新,媒体从内容、渠道、功能各个层面高度融合,"全媒体"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应用。如今,报刊全媒体在新闻生产、渠道覆盖、内容复用、传播策略等方面的格局业已初现端倪,有的报刊已经在新媒体形式的包围下"杀出一条生路",有的却陷入了全媒体迷思之中。面对百舸争流的业态,从如何提高综合运营能力,到改善内容和渠道的结合方式,报刊的全媒体业务和营销策略仍在探索中前行。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主办,以"全媒体的价值回归——2012报刊全媒体年终盘点"为主题的第十三期传媒沙龙在北京新华社综合楼举行。与会的多位报刊领导从各自实际出发,畅谈了各自在新媒体、全媒体建设上的切身体会,充分交流了思想。沙龙上,参会的嘉宾达成的多项共识,其中一项就是:报刊做全媒体必须返璞归真、回到自身。首先,不同的媒体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殊情况来确定是否适合做全媒体,全媒体是趋势,但不是制式,不能为了"全"而全。其次,做全媒体要找准自身定位,"我是谁"、"我适合什么"、"我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报刊在做全媒体业务之前必须想清楚的。再次,整合、优化媒体自身现有的资源,使资源产生价值达到最大化,才能做到全媒体真正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