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之后,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又爆出丑闻,可谓祸不单行,一系列的失实报道,新闻道德的滑坡,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重建媒体的公信力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由于涉嫌窃听丑闻,英国百年老报《世界新闻报》在被谴责中停刊。事情并不到此为止,《世界新闻报》事件正在发酵为一次国家事件,甚至英国首相、前首相以及议会都为此谴责。英国公众更是由这个事件引发,而对英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传播价值观产生重大怀疑,并且引发对英国媒体责任感和公信力的一次系统性损毁。振荡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初步解读的结果可以断定,这是因为《世界新闻报》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此文原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世界新闻报》今年6月9日第3版,本刊特予转载。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充分暴露了美国自诩“言论自由”的真相。美军攻占伊拉克以后对伊拉克媒体的管束,是美国“言论自由”的又一次自我揭露。  相似文献   

4.
应希腊新闻部邀请,我受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委托,率中国新闻代表团于9月上旬访问了希腊。期间,我们访问了五家媒体:雅典通讯社、《自由新闻报》、希腊电视台、每日晨报和莱西姆诺新闻报,给大家共同的印象是:当前希腊媒体之间  相似文献   

5.
《生活新报》:新闻改变生活《下一站》:阅读改变行走《解放日报》了解上海的第一选择《新闻晨报》:新闻力量优化生活《世界新闻报》:地球大,眼球大《羊城晚报》:真知影响人生《北京青年报》: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  相似文献   

6.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央视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联合开办的《新闻早报》电视新闻栏目,将于4月28日在央视正式推出。在西部  相似文献   

7.
朱春阳 《新闻前哨》2009,(10):85-85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消息,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5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沟通平台,《中华新闻报》曾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8.
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发生后,其在最后的社论中说:我们迷失了方向。该报曾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新闻的价值理念折射的是西方民主体制下过度的新闻自由。西方媒体常常标榜自己是独立于行政、司法、立法之外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9.
陈力峰  李光正 《今传媒》2011,(10):52-53
2011年7月10日,英语国家发行量最大的百年畅销"小报"《世界新闻报》被迫停刊,其长达168年的历史画上句号。《世界新闻报》停刊,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不是因为网络挤压,而是因为坠入"窃听丑闻"泥潭。《世界新闻报》疯狂的窃听行径,不仅违反报业的自律守则,而且明显违反法律和侵犯人权。它为了疯狂追求刺激性新闻而不断突破法律和道德约束,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这起"窃听门"事件,同样使我国的都市类媒体陷入反思:新闻媒体如何把持道德和法律底线?受众巨大的都市类媒体如何构建自身公信力?本文认为,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媒体正在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清媒体的特有属性,坚守我们应承担的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自觉摒弃、抵制低俗之风,切实维护媒体公信力,弘扬真善美,以真情实感吸引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0.
3月21日《中华新闻报》和4月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均报道了“第五媒体”开通,报道中称数据广播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阅后,笔者颇有疑问,何也? 据周小普著的《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国际新闻报道的选择性建构和认知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成为各国维护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场。我国已有一批专门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如:《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世界新闻报》、《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晚报市场上主要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报》系列报纸针对《新民晚报》展开的竞争。《新闻报》系列包括《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三份报纸,《新闻晨报》是上海早晨零售量最高的日报之一;《新闻午报》登载了上海独一无二的各地卫视节目表;《新闻晚报》自称新一代都市晚报,“更好看,更好用”是它的目标。虽然从目前的格局来看,《新闻报》还不能动摇《新民晚报》的老大地位,但是从其节节上升日益逼近《新民晚报》的广告量来看,新闻报系列前途无量。虽然晚报的竞争影响到的读者最多,但是如果就竞争程度来看,上海市内的三份文化娱乐周报《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之间的竞争才是最为激烈的。  相似文献   

13.
窃听丑闻为何会闹得如此大?《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因英国《卫报》记者尼克·戴维斯的调查而曝光.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公众普遍批评,缘于《世界新闻报》不仅仅窃听王室、名人、权势人物,而且将窃听的魔爪伸向普通民众、弱势人群.在英国,媒体往往揭示公众人物的许多爆炸新闻,这些做法虽然难见阳光,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法也非正当,但较为公众容忍,因为民众多认为权势人物作为强势一方,应该得到适当监督,从而规范甚至制约其行为.比如当年英国公众对媒体对戴安娜王妃等王室成员的"狗仔队"式采访报道并未表现出很大愤怒,而这次却让默多克多少有了点英国"全民公敌"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周华 《传媒》2015,(24):53-54
2015年11月10日至17日,应奥地利联邦总理府新闻局和匈牙利世界中国杂志社邀请,笔者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奥匈采访团执行出访任务,了解奥地利和匈牙利媒体融合情况.采访团先后走访了《萨尔茨堡新闻报》、萨尔茨堡大学、施第里尔传媒集团、奥地利通信事务管理局、维也纳市政府新闻信息服务处、奥地利国家广播公司、匈牙利记协、《匈牙利时报》等.这次出访时间紧,拜访的单位多,感受也颇多.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新闻报》发表一篇短新闻,颇为惹人注目。其题为:《黑龙江媒体设特权车曝光台》。其文曰:黑龙江省党政军六大机关召开省领导机关车辆遵章行驶动员大会,向社会承诺,从省直机关做起,带头维护哈尔滨交通秩序,倡导文明驾驶之风,并在媒体上设立党政机关、军警车辆违章曝光台。会议要求,新闻单位要及时曝光违章的“特权车”,实行追究违章车辆主管领导责任制,管理部门要坚持原则,不讲情面。  相似文献   

16.
一、从窃听丑闻说起,谁是压垮《世界新闻报》的最后一根稻草7月初,《世界新闻报》2002年侵入13岁被绑架女孩米莉·道勒手机留言信箱一事曝光.随后,《世界新闻报》多年的窃听行为大量曝光,受害人可能达到4000多位.这,显然引发了众怒,《世界新闻报》一时间便失去了立足之地,7月10日,拥有168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停刊.事情还没完.7月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前新闻主管安迪·库尔森因窃听丑闻被捕,库尔森曾任《世界新闻报》主编,同日,卡梅伦召开记者发布会,辩称当年雇佣库尔森“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17.
高深 《东南传播》2012,(4):40-41
《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使之成为滥用新闻自由并公然挑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典型,这个事实案例与西方新闻理论相去甚远。笔者将从媒体的新闻自由权利、媒体的独立性、西方媒体的垄断现象以及媒体理性这四个方面对西方新闻理论与现实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7月10日,有着168年历史、280余万份发行量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因陷入窃听丑闻而被迫关门。英国媒体披露,《世界新闻报》不仅窃听电话,而且截收电子邮件,窃听对象约4000人,包括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家属、伊拉克战争阵亡士兵家属,以及英国各界名流及王室成员。窃听丑闻不仅葬送了这家拥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小报,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报刊之友》2011,(8):137-137
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及他与新闻国际高层关系这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11,(8):137
<正>连日来,随着《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世界各国媒体在批评该事件的同时,也在质疑西方新闻价值观。英国《金融时报》21日发表题为"卡梅伦、判断力及媒体"的社评指出,连日来电话窃听丑闻的扩展,已使首相卡梅伦处于遭受实质性打击的威胁中。在任用库尔森为新闻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