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波<东南商报>通过为党委政府、企业、读者"三服务",实现"三贴近",提升报纸的品牌和影响力,使报纸成为读者"贴心人""娘家人",也为自身赢得了发展空间与机遇. 2000年1月创刊时,<东南商报>发行量4万份,广告收入300万元,利润10万元.而时隔十年,现<东南商报>发行量已达27万份,广告收入逾1亿元,利润3000万元,并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和报道.  相似文献   

2.
秦杰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7,(10):25-26
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曾就深圳商报记者编辑如何学习借鉴"华尔街体"、探索深圳商报新闻写作风格而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讲故事,重细节;用背景,重厚度;多视角,多方位;语言自然、生动"。衡量一篇作品是否完整地学习借鉴了  相似文献   

3.
在《深圳商报》出版5000期之际,由深圳商报主办的“中国区域性主流媒体峰会”,7月1日至3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杭州、成都、深圳、大连、宁波、厦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家主流媒体的老总及相关人士,围绕“区域性报纸经济宣传与经营谋略”这一峰会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做好做活经济报道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类报纸,如何做好做活经济报道?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香港商报社长黄扬略认为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全国性、世界性的宏观经济新闻如何能在本地找到接口。一份以经济报道为主的报纸,如果没有全国性、世界性的宏观经…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三峡商报》实施了一项颇有创意的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青年记者到宜昌市中心城区的街办、社区挂职锻炼。试行一年多来,首批进入社区挂职的18名记者,不仅真心实意地为社区老百姓做了一些工作,融洽了报纸和市民的关系,提升了报纸的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快速提升了青年记者的新闻业务工作能力,使《三峡商报》这张市民生活类报纸的新闻更加鲜活、服务更加贴近,信息更加有用,探索了一条报纸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办好报纸副刊的意义,已有专家完整而细致地阐述.副刊由于可读性、知识性、贴近性、文艺性较强,成为报纸"留客"的一大招数.义乌商报多年的实践.其中突出的特色就是,把地方文化资源当作"富矿",充分挖掘,特色经营,将专副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位.  相似文献   

6.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7,(11):21-22
深圳商报定位为"以经济报道为主,以经济、文化为两大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在深圳商报如何加强和突出经济报道的谈话中,多次提到经济报道要有国际视野、全国视野、百姓视野和经济学视野。这"四个视野"中的国际视野、全国视野是指要向读者提供深圳视角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新闻以及国际和全国视角的深圳经济新闻,特别是对国内外比较重要的经济新闻要做大做深。深圳商报最近推出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连续报道,便是做大做深国内经济要闻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两会”年年开,如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做好“自选动作”,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两会”,深圳商报作了积极的探索。在今年的深圳“两会”报道中,深圳商报继续按照深圳报业集团党组和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  相似文献   

8.
"讲故事,重细节"是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提出的学习借鉴"华尔街体"、探索"深圳商报新闻写作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它与学习借鉴"华尔街体"、探索"深圳商报新闻写作风格"的其他三个方面即"用背景,重厚度"、"多视角,多方位"、"语言自然、生动"相辅相成,又有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9.
践行"三贴近",让报纸增厚,延伸扩展党报舆论影响力,使之真正"落地"--基于这一初衷,时下党报创办地方版渐成趋势,且收效不俗,赢得地方赞誉颇多,也因此被业界称为党报新时期改版创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正地方报纸要办成一张什么样的报纸,如何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践行报纸"三贴近"的原则,办成让领导满意、读者满意的报纸,其定位至关重要。它既是衡量报纸质量的"风向标",又是赢得读者青睐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远洋报>近年在"三贴近"中不断体现和升华报纸自身特色,"海味"越来越突出,有效提升报影响力、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和企业软实力. 贴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农字号"的报纸,很容易像农民种地一样,年年都是种管收,岁岁都唱"四季歌",难以让旋律动人,让报纸出彩,让服务贴心。近年来,《北大荒日报》这张诞生在北大荒、根植于黑土地的报纸,以宣传农垦、服务农业、服务农户、服务农区为己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3.
张学虎 《新闻知识》2007,(11):10-12
深圳报业集团黄扬略社长提出深圳商报要闯出第三条道路,应该说,这是深圳商报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也是对深圳商报发展的一次新思索、新探索。作为深圳商报的一员,我想就我所理解的深圳商报未来发展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希望我所谈的东西,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正"走转改"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党报的实践命题。2011年以来,安徽《马鞍山日报》坚持以"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推进新闻工作者着眼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升报纸质量、报道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彰显了新闻报道的鲜活魅力,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走转改"让报纸刮起"亲民"风2011年8月起,一场名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推开并引起巨大反响。一段时间以来,"走转改"这三个字成为各种媒体上的"关键词",也成为广大读者的热议话  相似文献   

15.
《宿迁晚报》作为"中国改革之城"宿迁的第一张主流都市报,作为江苏报业改革先锋,《宿迁晚报》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显现着革故鼎新的魄力以及裂变释放的强大影响力。创刊11年来,该报始终坚持"贴近、有用、好看"的办报宗旨,办精品报纸,树媒体品牌,与政府同心同步,与百姓贴心贴肺,从不哗众取宠,从不固步自封,做透本土新闻,做精国内新闻,  相似文献   

16.
增强报纸新闻的贴近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是我们党办报的宗旨.一张报纸有没有服务性,或服务性体现得充分与否,是衡量这张报纸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是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日报。其宗旨是:立足深圳,宣传特区,辐射内外,服务经济。今日的深圳商报,既出日报,又出晚报;既有报纸媒体,又有电子媒体;既在内地出版报纸,又在香港联办专版,是一个传播手段先进、拥有多媒体的报业集团。具体说,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发展快。《深圳商报》1991年初复刊,四年多来,从对开周二刊发展为日报,从日报四版发展为十六版。1994年又创办了四开八版的《深圳晚报》。从1995年1月起,又与香港大公报合办《大公报·深圳新闻》专版,目前每周五期,在国内报界开创先河。  相似文献   

18.
《记者摇篮》2014,(7):3
以"读到的魅力"而深入广大读者之心的《新商报》,是大连报业集团麾下一张商经特色鲜明的都市报。为了提升新闻产品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报纸的传播率和影响力,《新商报》自觉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报道力戒"虚、长、空",切实追求"短、实、新",努力把经常"走"走出感情、坚持"转"转出真情、彻底"改"改出激情,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主体化,有力地推动了采编队伍的建设和新闻改革的创新。特别是2013年5  相似文献   

19.
党报经济报道由于其权威、庄重、严肃的特质,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更能给人可信度和安全感.2008年下半年以来,<湖南日报>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热心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以"坚定信心保增长"为主线,积极探索经济新闻"三贴近",有效提升了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创新主题报道来打造地市级经济类都市报特色新闻板块,既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又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增强媒体的感染力和知名度,是《台州商报》近年来积极探索的新课题。2007年以来,《台州商报》通过推出一个个组团式主题报道,打造出了报纸的特色新闻板块,也进一步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和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