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它们共同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成为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落实文化育人,提振文化自信,涵养文化品格,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和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立志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精专(金砖)"的御窑文化,科学定位书法教育,扎实推进书法教育,创新书法教育的当代实践,结出了书法教育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要重视以书法为重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课堂教学是小学书法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运用“三味”教学法,指导学生认真读帖、用心书写,品味书法艺术的魅力,提升书法审美境界,从而让课表中的书法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在小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汉字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陶冶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电脑、手机得到普及应用,很多人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教育教学中也存在重成绩轻书写的现象。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将书法教育提高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这为书法艺术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坚定了做好书法艺术教育的信心。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加强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家长》2014,(5):4-4
近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要求小学低年级能初步感受汉字美,小学高年级能熟练书写正楷字,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初中阶段要临摹名家书法。  相似文献   

8.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书法教育不仅是对中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山阴县岱岳镇一小学本着"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教育理念,力求以翰墨传承文化,用特色孕育人生,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打造书法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学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才培养,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给中小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应该走在学校书法教育的最前面。本文就高师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高师书法艺术教育的学生书法基础、书法专业师资队伍以及高师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开展好高师院校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夯实学生书法基础,提高师资队伍书法基本素养和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等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书写对于汉语言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写好汉字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实际行动。规范汉字书写需从教学入手,从学生抓起。新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玲 《英语教师》2023,(3):106-109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阐述教育戏剧的内涵、特点及运用价值,并结合实例,探究运用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提出教师可通过探寻文化切入点、挖掘戏剧资源、活用戏剧教学模式、培养文化意识等途径实现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地方     
《教育》2014,(12):11-12
北京:发布学科教学改进意见11月13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今后,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学生初中3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物理、化学中考考试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将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根据意见,北京将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词、汉字书法、楹联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文学名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将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革新,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说教式品德教育方式迫在眉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能极大地丰富小学德育教学的内容,历史名人、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爱国故事等都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素材。文章针对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提升小学生品德的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效果的实施策略,以便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书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书法学习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在书写逐渐被人们遗忘的现在,更应该鼓励大学生拿起笔杆,学习写字,尤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一个全面学习语言的建构期,因此,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认知。  相似文献   

18.
写在前面的话: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特制定并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天津市中小学正在将书法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教研工作。本刊特邀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研制专家组主要成员张凤民谈中小学书法教育,并选取几篇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心得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关系,阐述将两者结合的意义后,提出了相结合教育的方法,从分学段开展两者的融合教育、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开展校内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融合五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实践样态为:融入语文校本课程、融入语文选修课程、融入语文课外活动、融入既有的语文课堂。鉴于这四种实践样态均存在种种不如意现象,为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应从微观层面的语文课程结构入手,即分化并单列一门语文课程,专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确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独立课程目标,单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教材,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专门课型,加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