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小学阶段唯一的古典名著单元。这一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四篇课文的编排由易到难,旨在揭开古典名著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走近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初步感受古典名著语言的特点、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解读文本,选择与学生心理发展和语文能力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因文定教,以学施教。  相似文献   

2.
<正>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单元选文是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散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三年级学生学习散文往往关注事物之美而忽略语言之美,以“生动的语言”作为学习主题,旨在锤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敏感力,学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3.
王永珍 《天津教育》2023,(24):140-142
<正>大单元目标统整背景下,准确把握小学语文习作主题单元各环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关系到单元整体目标的实现度。“精读课文”作为习作主题单元的首个环节,对单元整体目标起着举旗定向的作用。秉持语文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的理念,以学习任务群的视角,辨析其与阅读主题单元“精读课文”的目标定位的区别;梳理和明确其在单元各环节中的教学任务定位;解读各篇精读课文编排序列和文本特点,突出其教学目标侧重点,有助于教师准确开展大单元统整教学,实现小学语文习作主题单元整体目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听说读写与社会实践能力亟待提升的实际情况,本文积极探索能够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搜取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一般语文能力素质的课文编制方式,提出“主题中心”课文编制基本构想,把入选课文分为语文阅读型、语言实践型与社会实践型三种,并设计了“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全四册单元内容,对“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单元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吴建生 《新教师》2019,(9):58-59
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转折期,从这时候开始,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转向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作为实现深层次理解的奠基石,当仁不让成了学习的重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更是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作为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呈现,在该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编排中都明确了这一意图,“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要求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多。  相似文献   

6.
黄木美 《教师》2023,(1):24-26
语文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之间具有关联性,教师帮助学生系统解读相关文本,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解析了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相关核心概念,并提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单元导语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多篇文本的过程中拓展群文分析深度,让学生在单元语文园地的辅助下探寻多篇文本中的细节内容,最终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群文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一、整体思路1.确定学习主题。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蓝本,参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设计了“童话点亮童年”这一学习主题。2.选择阅读文本。重组单元学习文本,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宝葫芦的秘密》《海的女儿》三篇童话故事为基础,将《艾丽莎公主》  相似文献   

8.
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覃晓舟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篇课文,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求革新传统的职高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系统编排模式,探索出在新型职高师生关系和教学实践中,能够真正提高职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学科语文能力,提升职高学生搜取信息能力、研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一般语文能力素质的课文系统。本文提出的“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基本构想中,把入选课文分为语文阅读型、语言实践型与社会实践型三种,并设计了“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全四册单元内容,分析了“主题中心”课文系统单元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义第十一册八个主题单元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渎课文11篇。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刘进 《天津教育》2022,(5):67-69
<正>阅读是真实语境下意义构建与运用的活动。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教师需化“阅”为“悦”,化“压”为“引”,让学生在自觉探索中感受语文文本的独特价值,在思考中发现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内化语文素养。《那个星期天》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第二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语文训练要素为“体会文章如何表达情感,学习情感表达方法”。而文本《那个星期天》作为单元经典例文具备以“情”为线,  相似文献   

12.
范剑南 《考试周刊》2013,(76):36-37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该课也是历时三年研究的国家级立项课题“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课题结题汇报课.所谓“小学语文主题单元式读写结合的研究”,即在主题的统领下,在一组课文的单元内,选取文本最具表达特色的地方进行读写结合的指导,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金甜 《教师》2023,(10):18-20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之一为“双线组元”,将同一主题的课文编排在同一个单元中,使其构成了系统化的阅读资源体系。对此,基于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细研课标、解读教材、紧扣主题、自主体验等角度,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让学生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将不同的文本串联起来,使其领会文本中蕴藏的人文情怀、人生哲理、个人情感等,促使学生从浅表化阅读过渡到深层次阅读,提升其深度思考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上接2005年第7、8期第31页)四、主体单元教材介绍:本册教材共设有五个主题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第一单元“爱学校”;第二单元“爱家庭”;第三单元“秋天”;第四单元“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单元“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主题单元分为“阅读”、“你说我说”、“语文七色光”三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课文10篇(每单元2篇);“快乐读书屋”阅读材料7篇(前三单元各1篇,后两单元各2篇),总计阅读篇数17篇;“你说我说”部分设有5次口语交际;各单元均设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一)阅读1.选文:本册教材阅读部分选文最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张蕾 《江西教育》2004,(20):30-31
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相似文献   

16.
<正>“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神话故事文学阅读中,“留白”是神话故事传讲过程中的无意缺失,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的有意而为之,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神话故事文本背景中“补白”,在神话故事文本内容中“补白”,在神话故事隐喻意义中“补白”,实现人物的语言与心理的完善、故事情节与场景的丰富,促进学生创意表达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单元,本单元一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在单元导语页提出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讲好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7.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散文所占比重极大。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散文。教学时,可依循散文特质,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结合文本内容和课后习题设计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读书、感悟,逐步学会积累喜欢的语句,关注生活现象,习得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必要的主题阅读活动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课文的阅读量也比较少。因此教师每讲授一篇课文是可以以这篇课文的内容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阅读能力。本文以主题阅读教学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们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养成阅读的习惯.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对优秀课文开展"三度"品读,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62):31-33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两个特殊的单元,分别是阅读策略单元以及习作单元。通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教师都会融入不同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重新进行构建。和普通的单个文本阅读不同,阅读策略单元属于阅读单元,是将几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呈现,更能够突出训练的递进性,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文章就阅读策略单元的概念、编排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展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开展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