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论廉耻     
欧阳修说:“廉耻,士君子之大节。”他说的“士君子”,大抵就是今天的知识分子。现在新闻记者评职称,同教授、副教授挂钩,当然也算是知识分子,即古时的“士君子”了。因此忽然想到了这个题目。新闻记者同教授,副教授毕竟不同,因为他并不生活于高楼大院中,有较多的接触社会机会,在这个社会万花筒中,他不可能“遗世而独立”,也就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不可能不你中有我,我中有  相似文献   

2.
幽默     
《大观周刊》2010,(32):54-54
他她篇 健忘 张教授很健忘,一天,他躺在浴盆里,妻子奇怪地问:“你怎么穿着衣服洗澡?” 张教授这才发现自己忘了脱衣服.他刚想跳出来,又忽然冷静下来说道:“没什么,多亏我事先忘了往浴盆里放水。”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9,(26):56-58
他曾是全国人民都知晓的“学界泰斗”,是中国的“国宝”,虽然,他的研究领域在全世界,了解的人都寥寥可数。98岁的季羡林悄然长逝。而在北大新闻中心对外发布的相关消息中,季羡林的名字后面没有“国学大师“等名头,只称其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相似文献   

4.
最近,钱三强之子举报自己所带研究生胡震本科论文造假的事件掀起了纷纷舆论。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认定胡震本科论文抄袭,而胡则大喊冤枉,认为是自己没有以钱为导师读博士,他才如此“纠缠”。钱思进也认为胡擅自让其他教授推荐出国,扰乱了他课题组的研究计划,他觉得是“背信弃义”。  相似文献   

5.
刘心武为标题挑毛病1993年10月8日,上海某报出现这样一条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首添汉语教授》。一般读者看不出这条标题有什么错,而作家刘心武却挑出了毛病。他在一篇,“随笔”中指出,“汉语教授”的说法不确。理由是:一、消息中没有说出这位“汉语教授”是谁;二、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学院院士评定,严格地说,院士不好称为“评委”。该机构的院士是终身制,死一位方可补一位;而现在18位院士无一在1993年逝世,怎可能“增添”出一位来?三、退一万步,就算今年添了一位“汉语教授”吧,那也绝非“首添”,因为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早在8年前就被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92年他还担任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执行主席,也就是说,瑞典学院院士中早就“首添”汉  相似文献   

6.
张光茫 《湖北档案》2011,(11):43-43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被称为“大师的大师”、“教授的教授”,几乎同时代的文人和学者都对这位大师极其尊崇。陈寅恪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都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陈寅恪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讲。  相似文献   

7.
他有点肥,朋友常常昵称他“肥黄”。他也不动气。在朋友间。他还有一个花名:“文坛祭酒”。这个绰号当然有点玩笑的成分,不过他在香港专栏界执笔将近30年。以非常感性的文字著称。如同他非常感性的人一样。如今他必须一本正经。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助理教授。做着“万世师表”的活儿。  相似文献   

8.
素有“新闻改革理论家”之称的王中教授已年届80。4月24日上海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和王中的老同事、弟子代表共150余人,云集复旦大学5102演讲厅,祝贺他从事新闻工作55周年暨80寿辰,并举行新闻改革理论研讨会。“新闻改革理论家”坐着轮椅出场当头戴深色便帽、身着崭新夹克衫的王中教授坐着轮椅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掌声雷动;王中教授也高兴地挥舞着女学生献给他的鲜花,向众人致意! 新任中宣部副部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龚心瀚紧紧握住王中教授的手,亲切地向老师问好! 复旦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向王中教授赠送了  相似文献   

9.
忆恩师王决     
陈连升 《中国广播》2007,(12):72-75
今年11月14日是我的恩师,集曲艺编辑家、作家、评论家、理论家、教育家于一身的王决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王决先生在世的时候,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称他为“肚子里有真东西的曲艺篓子”,相声老前辈马三立称他为“肚子里宽绰的曲艺真行家”,北大中文系教授、曲艺理论家汪景寿称他为“学识渊博在曲艺界赫赫有名的全能艺术家”,相声界第二代领军人物马季称他为“曲坛耕牛”,曲艺界同行称他为“活字典”。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10,(2):59-59
“高见” 一位商人和他的朋友应邀到一位教授家吃晚饭。席间,一位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彻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又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表现会使之身历其境。高明的作家总是让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来做到这一点。”曼彻尔教授的这段话看来说得相当客观,他专门用了一个“也许”的不肯定词,表示这个看法不过是他的一家之见。但是,把记者的“第一信条”说得如此明确,对新闻写作则是有提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曹辉  林寅  樊友维 《新闻天地》2008,(10):39-42
他是中国“知道分子”的代表,他苦学中文饱读诗书却考取哲学硕士,最终以美术为自已的学术方向,成为一名美术教授。有人称他为“电视布道者”,试探出中国文人价值最大化的另一出口。他把自己形容成喜欢寻觅“野食”的“杂食动物”。他不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传统式文人生活。他勇敢地从体制内迈向体制外,成为一个以自身能量试探文人价值的知识分子。他叫王鲁湘,1956年4月22日生于湖南涟源。  相似文献   

13.
1979年,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来我国讲学,新华社派出的一名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被他拒绝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上述情况是很尴尬的。然而,新华社这位记者毕竟训练有素,他从侧面了解到:李政道教授在国外就对记者不太“热乎”。于是,他针对李政道教授这一心理状况(即情绪),采用“迂回接近”的手法,终于使李教授感受到中国记者的独立风格,接受了采访。不久,这位记者采写的5000多字长篇通讯《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先后在国内一些大报上登载了。李政道教授作为采访对象,从拒绝采访到接受采访,其间的情绪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就是本人将要谈及的情绪两极性及其对采访对象的作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就把人的心  相似文献   

14.
余秋胤 《新闻世界》2012,(8):182-183
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博士毕业的他没有顺利拿到法兰克福大学的教授资格。他的论文被当时的学者们评价为“如一片泥潭,令人不知所云。”但这并不妨碍他被称为“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身为一个“怪胎”的他属于法兰克福学派,低调但不可被低估的本雅明使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青年记者到一个著名教授家里去采访,一进门就紧坐在教授的身旁。采访过程中他还不时地在教授的工作日记上瞄来瞄去。老教授十分生气,干脆合上日记不谈了。采访到此中断,记者败兴而归。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周围有一种“光环”,叫做个人“微观空间”,尽管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信请看如下现象:在图书馆的一张长椅上如果已有一个人坐着,那么后来进去的另一个人就会远他而坐,如果别的地方还空着,他还会另择雅座;在不是很拥  相似文献   

16.
秦腔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说,在这个不把语言当回事的时代,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以“流水慢板似的文字,不露痕迹地还原了生活本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也对贾平凹小说中“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闲言碎语”印象深刻,称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抛开了性崇拜、魔幻故事等他以往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写了一个封闭的故乡。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倪文坚称《秦腔》“是一部非常当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时政     
《青年记者》2006,(16):4-5
北大海外全职教授造假调查据《新世纪周刊》报道,学校为海外全职教授虚报工作时间在学术界比较普遍,并非只出现在北大。教授们因此获得的利益甚至超过了他们在国外的收入。拿着全职引进的钱,却没有在学校尽到全职的工作任务,是虚领报酬。邱成桐对《新世纪周刊》说,他指责的依据是许多接受北京大学聘任的“长江学”同时也是国外(绝大多数是美国)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全职工作人员。“新语丝”网站的负责人方舟子说,全职教授脚踏两只船不是什么新闻,他在2002年就注意到清华大学出现过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他一直进行跨多学科的研究,开拓了传播学的新天地,他学术研究涉猎领域广泛,是目前国内传播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广泛涉猎多个学科领域并有着丰硕成果的学者之一。他是位理论功底深厚并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传播学者,是当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少壮派代表,他就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飞教授。吴教授在担任浙江大学新闻系和新闻学院负责人期间,在他的努力下,素以理工科见长的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学院之一。在吴飞教授担任院长期间,他在全球范围广纳贤才,引进一大批优秀的海内外青年才俊。有国际视野的海外兵团加盟淅大,极大地壮大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后备力量,将浙江大学的传播学学术声誉传向世界,提升了浙江大学的学术地位。俗语有云:“学不在多而在精”,吴飞教授却偏偏“多而精”,通过本刊,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所学“既多又精”的传媒学者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最近发表公开信,拒带研究生。他的主要理由,是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覆盖的科目太广,削弱了专业偏向,使一些在专业上有发展潜力的考生很难入围。为此他和其他教授曾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行政部门不予考虑。他觉得教师群体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他只有退避一途。  相似文献   

20.
姚滢同学在讨论中提到了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新闻学课堂”。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教学模式呢?它对于缩短新闻课程与市场需求的距离的启示在哪里呢?我们与李希光教授的助教郭晓科同学取得了联系。请他对“大篷车新闻学课堂”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