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成人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功能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全党全国人民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据专家论证,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目标和重要手段,是中国"富民强国大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因而,成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直接、深度的开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用来描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词语,它表示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宏伟战略.它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观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丰富.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已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现阶段,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主编寄语     
趙麟斌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1):F0002-F0002
斗转星移,辞旧迎新.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等全面发展的蓝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被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框架之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新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康社会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翔 《集宁师专学报》2004,26(2):40-43,5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思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中国小康社会特征的分析来介绍邓小平、江泽民有关小康社会思想,并指出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坚持和继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术教育》2006,(9):31-34
背景篇 党的十六大召开,中华民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小康社会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坚持和继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保证,只有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目标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照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定不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推进党和政府各项事业的有效开展,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而且要达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成艰巨性任务,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大力加强价值观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以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邓小平曾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则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内涵及标准,对于我们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台的具体背景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目标,究竟教育应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要求?应该提一个什么样的适应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种教育战略?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伊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确立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世纪之初 ,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以下 3个关系 ,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全面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全面建设”与“小康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 ,全面建设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 :第一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宣言。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生 《天中学刊》2007,22(6):20-24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指南,规定了中国进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选择,而协调发展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确认识和实践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对于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对于进一步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