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情感与理智,内涵复杂,因人而异.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须注意调节二者之问的关系.尽可能用科学的理智来维系和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使情感与理智能达至既合情又合理的互融境界.  相似文献   

2.
学欣赏中的理与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学欣赏全过程分为由理入境、由境生情两部分。欣赏一开始就带有理性,理性决定欣赏的兴奋点和直觉点,理性引导读将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综合地进行各种意象相加。不同的读有不同直觉点和兴奋点,在欣赏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震动。理智对情感的控制及理智对情感的顺应是欣赏中理与情统一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青少年理智情感现状,为促进青少年理智情感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的《青少年理智情感调查问卷》,对甘肃省域632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理智情感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总体有待提高;男生的探究感得分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高,青少年理智情感有下降的趋势;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其理智情感发展越好;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理智情感发展越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理智情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在进行播音创作时恰当地把握好情感和理智的“度”是播音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尤其需要注意的.只有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处理好情感和理智的关系才能达到审美的要求.因此把握好播音时的情感与理智是播音员很重要的任务,这不仅体现在朗诵艺术上,还体现在新闻播报、节目主持过程中,这也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播音创作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情感与理智,内涵复杂,因人而异。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须注意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用科学的理智来维系和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使情感与理智能达至既合情又合理的互融境界。  相似文献   

6.
为了透过《理智与情感》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本文在对《情感与理智》这部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书中的女主人公埃利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的性格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通过介绍她们在恋爱中的不同反应以及两个主人公在书中最后的结局将理智和感情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体现了出来,以《情感与理智》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对简·奥斯汀的婚姻观进行了介绍,同时为了探究这种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对简·奥斯汀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奥斯汀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器乐演奏是一项极其富含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器乐演奏过程中,渗透着情感和理智,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演奏者,应该将热烈奔放的情感和深邃宁静的理智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完满地表现乐曲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林徽因的一生特别是在婚姻和爱情方面,她常常“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上。一方面,她张扬并渴望体验丰富的情感,另一方面,她的理智始终又节制着情感的滋长。这种矛盾和徘徊无疑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蕙 《文教资料》2011,(11):33-35
简·奥斯汀的小说被誉为传世经典,因为这些作品尽显作者对人情世故的细心观察,以及对情节结构的合理布局。小说中人物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个性、品性及人性的体现。简.奥斯汀的小说看似探讨的是女性的爱情与婚姻话题,但更深层次上其实是对所有人的道德、理智,以及人性完善的深切关注与严肃探讨。其对于道德观、是非观,以及人格理智的成长和自我完善这类人生重大问题的探讨与推崇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  相似文献   

10.
审美情感问题,是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但它与日常情感、理智情感、道德情感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它的具体特性、超越性、丰富性、自由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苍凉是弥漫于张爱玲小说中难以消解的情感主调。然而,穿越苍凉的雾障,深入文本的底层,闪烁其中的也有温情的亮光。对快乐的追寻,人性真纯的显露,瞬间真爱的显现,难得的宽悯是其对小说人物情感的温情表征。  相似文献   

12.
古典主义时期在钢琴艺术史中是一个核心时期,它传承了巴洛克时期的理性,预示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这时期的钢琴音乐更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它以其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理性的步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古典主义时期在钢琴艺术史中是一个核心时期,它传承了巴洛克时期的理性,预示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这时期的钢琴音乐更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它以其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理性的步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对比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和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调第头》两部伤口进行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两部作品在故障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安排上有极其相似之处,同样描写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女儿对父亲的忤逆不孝;两位你亲都年老体弱,面对女儿们的无情无义都呼天抢地咒骂女儿,后来都是悲惨地死去,但由于伤口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环境以及道德规范的不同,两位作家在表现父女之间感情和义务的冲突这样一个共同主题时,又必然表现出复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尔王是个地道的暴君:暴烈、乖僻、固执、反复无常,被两个女儿赶出宫廷,流落荒野。后经一场暴风雨的淋浇,变成疯子,而人性却得到复苏。是考狄莉娅而非李尔真正代表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理想,她真诚、善良、美丽,是莎翁笔下最理想的人物之一。李尔和考狄莉娅的死亡,表现了莎翁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沈从文认为人性的美好状态应该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性的经典性作品。《边城》中的人性美体现在:人的生命的自然健康;人的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融洽。《边城》中的人性美具有传统文化(儒道)的内涵。作品中的人性美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它所提供的理想人性范式是我们对人类未来永恒的憧憬。  相似文献   

17.
《雷瓶儿》以人性的种种弱点凸显一种现代社会的伦理强力观念:叹惜传统人性伦理体系的崩盘和呼唤久违的人性复归,表现出一种人性的缺憾之美,将人性的弱点视为一种塑造人物的活力元素。作者理性地将对人性的观察与反省融入人物刻画之中,以一种诗情来过滤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将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贯注在字里行间,打造出一个具有轻喜剧色彩的艺术世界,于平静的审视中释放情感的热量和进行道德的评判。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伦理学思想为学科基础,以理性与情感为切入点,在政策理性研究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博弈关系提出政策理性情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其政策情感与政策理性二者的博弈关系探讨入手,指出政策理性情感的实现基础的理想人性的构建和实现的伦理途径的突破,即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博弈关系实现的可能性。因而,全文以政策理性情感的价值与意义为结论,最终落脚于教育政策的选择科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为刘心明的长篇小说《小街故事》所作的序。作者从农郁的生活息息、独特的人物性格、清新的乡土风清、鲜明的时代特色、纯真的情感生活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小待故事》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明代李贽、汤显祖等人的"童心说"与"性情论"是中国近代自然人性论的美学宣言。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以先验公设的纯粹人性为标准,反对假道学与闻见道理对人的异化的思想方法。它将"情"提升到本体地位,以突出人的日常物质生活欲求的合理性和对它的表现的"迩言"、"真情"之美,成为以新的市民趣味为代表,以小说戏剧为主体的新的艺术观念。它与近代西方人文思潮及其艺术观具有一致性,体现了某种人类历史运动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