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大力构建终生学习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曾云 《继续教育》2005,19(7):61-62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人多地少、资源极其贫乏,但日本的教育在世界上却是名列前茅的.日本重视教育事业是工业发达国家中的一个典范。日本历届内阁都抓教育不舍.提出“人是日本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日本每年的教育经费约占国家财政支出的5.4%。日本每人每年的教育经费平均为250美元左右.居世界领先地位。优良的教育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日本在教育投资上的收益为52%.科技进步收益为43%.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近期发布了对日本各地高中教育制度改革的最新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初中高中一贯制教育在日本各地进一步发展,学校数量逐年增加。1999年该制度创设初期.日本全国仅有初中高中一贯制学校4所,目前其学校数量已扩展到420所.明年还将增加25所。为培养各界的领军人物.2006年丰田汽车、东海铁路、中部电力等日本80多家企业集资.  相似文献   

3.
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界定问题.一直存在着一种含混不清的说法.即认为造成战争悲剧的只是日本少数军国主义者.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因此中日两国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而不应该延续仇恨。  相似文献   

4.
曾左韬 《留学生》2010,(7):42-42
20世纪80年代,日本科技大力发展,迅速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但日本科技很大程度上是copypaste的模式,原创研发不多。在上个世纪20项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发明里,美国占了至少16项.苏联占两项.日本一项都没有,使得到90年代美国发明的互联网等高科技一出.日本传真机立刻滞销。因此日本虽然赶得很快,但却最终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5.
美国奶粉     
这是前苏联著名漫画家叶菲莫夫1946年创作的漫画“美国奶粉”。画中身穿和服的“美国大兵”独坐在日本岛上.左手拿“美元奶粉”灌仍保持着军国主义情结(左手拿军国主义大旗,右手拿刺刀)的小日本。日本投降后.美国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1946年远东军事法庭开始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民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美国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儒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旧质的封建思想意识演变为新质的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日本儒学的转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制度的转变.也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日本民族本身的原因.这种转变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战后经济成长和发展轨迹发现.被西方职业教育研究者称为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日本企业内教育.以OJT(On the Job Traning,实务培训又称在岗培训、为核心.培养了大量具有“高技能”的企业技术厂人.满足了以制造业为支柱的日本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在这一意义上。“高技能”成就了日本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的总体实力.推进了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潘洁敏 《文教资料》2011,(29):96-98
“和”的思想源泉可以追溯到儒道禅三家的核心思想:“中庸”、“大和”、“空无”。重新审视、析解东方的和谐美,对于促进中日两国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日本茶道中的“和”为中心展开研究。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经过历代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完整、成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道.它对荼道形式和禅的教义的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日本茶道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涵盖了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是日本人表现其民族审美意识的最高形式..本文通过对茶道各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和谐思想在日本茶道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历史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反映了日本当前的主流历史观,也预示着日本在将来对于本国历史和他国认识的导向趋势。为使我们能够对日本教科书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本课题对日本教科书涉及中国的内容按事件顺序以主题形式逐一整理、归纳,并在客观立场上对其分析.从中考察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中国观。由于日本教科书的编排体例是以日本的发展为主线.世界史只选取和日本相关的史实作为理解日本的背景而出现。通过这一线索,可以探究日本人是如何审视他们的国家和中国所共同走过的那么多年的历史的.找寻日本教科书问题的根源所在.起到促进中日沟通的桥梁作用,达到双方坦诚相待、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08,(4):50-51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亚洲经济的领头羊,日本学生在各项国际比赛中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日本人在亚洲邻国面前经常有一种优越感。 但如今.日本正在经历一场信心危机,对于能否在与亚洲邻国的竞争中胜出没有了信心,对于日本的学校也不再放心。不少日本人开始将印度视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教育超级大国,印式教育正在日本走红。 在小天使国际幼儿园里。教科书来自印度,绝大多数老师都来自南亚国家.教室里画报上的动物取自印度的神话传说。幼儿园的学生们用印度国旗上的绿色和金黄色为印度地图上色。但这个幼儿园并不在印度,而在东京郊区。幼儿园的45名学生中只有一个印度儿童.其余的多数都是日本儿童。  相似文献   

11.
十冬腊月.寒意正浓。若是此时身处于温暖的池水中.烟雾缭绕.天人合一.该是何等的惬意……没错.这就是日本得天独厚的“汤文化”。群马县的革津温泉不仅是日本温泉中一等一的上品.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温泉之一。日本草津温泉最早发现于1193年,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水质矿物质含量丰富.以其神奇的治病功效和较高的水温闻名于世.先前每位汤客只能泡上短短的几分钟.因而有“药出汤”和“时间汤“之名。  相似文献   

12.
从写实的角度分析日本动漫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娟 《文教资料》2010,(29):90-92
日本动漫不仅汇集了日本国内的人气,而且风靡全球.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日本动漫作为一种现代大众文化.对日本甚至是全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相比之下,中国动漫发展缓慢,举步维艰,虽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关键还是需找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本文结合具体日本动漫作品,对日本动漫的几个重要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13.
因为父亲在日本神户大学教书.家人也在日本.1990年.年仅21岁的张梅就到了日本同志社大学留学.主修经济。上研究生的时候.她到美国实习。从美国实习回来.在旧金山转机的时候.正好赶上当地举办一个人才招聘会.没想到因为特殊的国际背景和多种语言技能,张梅被日本著名的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录用了。在这个公司.张梅一呆就是4  相似文献   

14.
朱仁洲 《文教资料》2011,(23):101-102
赖特早期作品具有显著的日本特征已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大师与日本文化的接触则少人问津。本文试图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大到社会背景、文化思潮.小到日本艺术品、具体事件.具体包括:波士顿的“东方主义”团体,日本的浮世绘,日本凤凰堂,等等,以加深人们对赖特早期风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璐 《留学生》2011,(3):56-57
常嘉煌出生在敦煌莫高窟皇庆寺,学步同时就模仿在石窟工作的父母.用树枝在洞窟前的沙地学画.这些画开启了他作为画家的天赋。 常嘉煌自幼受到父亲常书鸿以及李承仙.靳尚谊.朱乃正等油画前辈的启蒙.在日本又得到日本平山郁夫、东山魁夷等日本画巨匠的教诲.海外26年.对东西方艺术的学习和交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体系,和其他一些领域一样,日本的数学教育与我国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回顾历史,日本数学曾经从中国得到过三次输入,中国的数学在日本的数学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近二十年来,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数学课程改革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远见     
胡尧熙 《阅读与鉴赏》2009,(11):16-17,53
2008年9月,韩国《中央日报》发放了7万份调查表,想知道本国公民最讨厌哪个国家?结果显示.半数以上韩国人最讨厌日本.其次是中国.排在第三位的是同胞朝鲜。但韩国人在讨厌的情绪之外却有难能可贵的地方.他们一面讨厌日本.一面又将日本列为“最应该学习的国家”;一面抗议美国在韩驻军,一面又认为它是仅次于日本的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18.
储钱罐     
关立 《小学科学》2011,(3):36-37
人们用来储蓄钱财的盛器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旋文化和历史的表现.如日本的招财猫储钱罐.已形成为日本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12,(2):78-78
据日本《朝日新闻》2011年12月1日报道,依据日本Bennese教育研究中心的调查.利用星期六上课或补课的日本私立初中达87%.而这一数字在公立初中仅为9%.该现象拉大了公立与私立学校每年授课时数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中原王朝统治下的东北地方政权——渤海,致力于发展对日关系.而且与日本的交往频繁。在与日奉的交往过程中,渤海政权积极开展对日本的经贸活动.这也是渤海与日本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渤海政权与日本开展经贸活动,动因是多方面的。文中从渤海经济发展、统治集团利益需要、渤海与日本的地缘和经贸往来的历史传承、渤海科学技术的进步四大方面.对渤海所开展的对日本的经贸活动动因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