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那么.怎样依托教材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强化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2.
爱玲 《教师博览》2009,(4):33-33
清代有个叫缪垠的人.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自觉无颜见自己的贤妻.便撰写了一副对联自我解嘲。联曰:“妻子望他龙虎日;功名于我马牛风。”“龙虎日”.指登“龙虎榜”之日.或谓金榜题名之日。“马牛风”.取俗语“风马牛不相及”之意.歇后语指“不相及”。“龙虎日”对“马牛风”。属对工巧.妙不可言。这副自嘲联,自责自慰.颇具潇洒气、幽默感。  相似文献   

3.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常称之为“文眼”.我认为.好课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顿时失去了灵性。“课眼”既是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4.
鹿荣 《语文学习》2010,(3):49-49
在《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之类的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或演员问候观众时.有的喜欢说“大家好”.有的则习惯说“你们好”。“大家”与“你们”都是人称代词.可以指称不止一人的对方.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完全相同.“你们”是典型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们”当然就不是“我们”。“你”、“我”完全不同.一个“你”就把说话人跟听话人划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5.
徐洁 《今日教育》2010,(2):59-59
最近.有一个词比较走红:“被XX”.学生从小到大都“被关心”着.在学校“被教育”“被培养”“被希望”“被期待”.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都有人管理。放学后“被护送”“被接送”。在家里“被疼爱”“被检查”“被签字”.吃喝拉撒都有人照顾。节假日“被培优”“被爱好”“被特长”.方方面面都有人辅导。  相似文献   

6.
一、多余介词1.“和……结婚”不能译为“marrywith...”,只能译为“marry...”。例如:Janemarriedafriendofherbrothers.2.“为……服务”不能译为“servefor...”,只能译为“serve...”。例如:Scienceservesthepeople.3.“向……致敬(致意)”不能译为“saluteto...”,只能译为“salute...”。例如:Everysoldiersalutedthekilledlittlehero.4.next,last,this,that,every,some,any,all引起的时间状语前面不用介词。yesterdayafternoon,tomorrowmorning等前面也不用介词。例如:SeeyounextMo…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1,(13):21-21
【闲言碎语】桃李常被比喻为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被比喻为美人.如“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但元好问笔下的桃李却是一个“反面教材”.她们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芳心.在春风中恣意争艳.虽有容貌.但失于轻佻.不够端庄。这样的“反弹琵琶”.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8.
时下.很多校长在说到学校管理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及“以人为本”。那么,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我们能不能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的要求为本”?“以人为本”是不是就是“讲人情”“做老好人”?答案显而易见。“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它强调的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使管理更贴近人性.充分调动人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摒弃传统管理中的强制、强硬,从而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工作效率。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绝不是讲人情.不是放纵与施舍。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文中重点词浯的意思,能用“屏息凝视”“任凭......也”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相似文献   

11.
有些语文老师为了出新求异.抛开教材.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地“挖掘”“拓展”.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并不是不要教材.丢开教材.而是要用好教材.又不拘泥局限于教材。我认为.首先要切实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再放手让学生走出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2.
如果生活是写作的制造商.那么课文则是写作的供应商.它可以源源不断供应我们写作素材、行文技法,指点我们精要拟题,创意构思.创新表达。遗憾的是。在我们进行课文阅读时。“写”的作用和意义被严重忽略.阅读与写作成为两个“各自为政”的“独立”领域.“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我们的学校“生活”.主要还是以课堂学习的学业活动为主,具有天然的“读写结合”优势。如果能够换一下思维.换一种“活法”.读写联姻,“互通往来”,也许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3.
“甲流”自墨西哥“问世”后.要么以“魔鬼”的面目四处流窜.激起同仇敌忾.要么像老鼠般堂皇过街而遭遇一片喊打之声。总之.它在道德上绝对处于万人唾骂的地步。可是.竞有这样一些人.把“甲流”当作他们的财神爷.利用人们普遍恐惧和憎恶的社会心理.制造自己的“财富梦想”。  相似文献   

14.
吴祖万 《语文学习》2010,(7):131-131
2009年7月初.百度贴吧里出现了一张一名男子吃面的照片.并配有“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的文字,之后.便有网友相继仿此句式,使“哥做的啥事不是啥.是寂寞”迅速成为网络流行的可套用句式.如“哥开的不是车.是寂寞”,“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哥玩的不是游戏.是寂寞”.“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有人戏称这种句式为“寂寞句式”.戏称发这种帖的网友为“寂寞党”。  相似文献   

15.
“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定西市安定区在学习了全国高效课堂教学先进经验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突出的特点。“六模块”是:1.“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模块;2.“呈现目标,任务导学”模块: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模块;4.“交流展示,适度拓展”模块;5.“反馈矫正。尊重差异”模块;6.“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模块。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Awomanisgoingshopping.Thereisariveronherway,andshemustgobyboat.Nowtheboatisinthemiddleoftheriver.Oh,dear。Somethingiswrong。Thewomansshopping-basketisintheriver,andthewateristak-ingitaway。“Help。”shesays.“Look。Mybasketisintheriver.”Amanseesthebasket.Hesays,“Dontworry。Icangetitback。Imaverygoodswimmer.”Hetakesoffhisshirtandshoes.“Lookaftermyshirtandshoes,please。”hesays,andjumpsintotheriver.Aduckseesthebasket.“Icangobybasket。”itthinks.Itgetsintothebasket.…  相似文献   

17.
一、略读课文教学“略”“精”不分的现状 1.面面俱到,不敢“略”。 有的教师不清楚略读课文的课程价值.不清楚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形态方面的不同,不知道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教师的教要“略”.学生的学不能“略”等教学特点.所以不知略读课文教学要“略”教。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担心略读课文略教了.自己的学生会在统考时栽跟斗.所以不敢“略”。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相似文献   

18.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家都致力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舍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式”的课堂.转而实施“启发式”教学..然而.存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误将“启发武教学”与“提问式教学”等同起来.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殊不知“一叶以障目”.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新教材.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 1.“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20.
1、C.指平时“一向冷静”而此时“心理失去平衡“,其余三项不能表达此意。2.B.pxetend表面假装冷静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忧饬。3.B.undercontrol意为“在…的控制之下”。4.D.shock指听到儿子失踪的消息。5.A。6.B.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测,指记者“提起Mark Thatcher失踪的话题.只有subject符各文意。7.A.unprepared.“意想不到的”、“没有思想准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