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特殊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本研究对特殊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从总体上讲 ,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 ,甚至存在对残疾人拒绝、隔离的倾向。盲校教师的态度相对其他三类特殊学校的老师来说最积极 ,聋校教师的态度最消极。目前随班就读师资的培训对提高特殊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有一定作用 ,但一般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对提高特殊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作用不大。教师的性别、所教的科目、职称、年龄等因素对特殊教师的态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校支持是随班就读支持体系的核心,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由教师支持、同伴支持、学校领导支持、资源教室及学习效果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对随班就读儿童学校支持的系统中,各个维度表现出不一致性.同伴支持度最高,教师和领导支持度次之,教师的行动支持远远低于态度支持,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非常缺乏,学习质量堪忧.因此,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辅导,促进资源教室建设、培养资源教师、提升随班就读儿童学习质量是实现随班就读教育目标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领导与管理、学校环境、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策略、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评估五个维度,对河南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发现随班就读质量既需要宏观教育制度与政策的支持,又需要良好的社会人文关怀环境,更在于随班就读学校和教师的精细实施。随班就读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是作为随班就读主阵地和实践者的普通学校和广大普通教师要充分领悟随班就读的理念,积极参与随班就读实践。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自编问卷对福建省93名普通班曾经从事过或正从事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的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教育教学态度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的接纳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普通班教师对随班就读认识不深,态度更倾向于消极。普通班教师从观念上都能认同特殊学生的基本权利,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质性工作方面还存在疑虑。结果还表明,有效的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普通班教师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接纳态度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智学校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对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甚至有拒绝、隔离的倾向.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差异性,总体上而言,40岁以下的年龄组,更倾向于支持随班就读.不同职称的教师态度在个别分测验的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学历、性别、参加培训与否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了解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本研究对盲校、盲聋哑学校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甚至存在对残疾人拒绝、隔离的倾向。参加培训与否、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等都是影响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的重要因素。教师所教科目、任教年级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教师的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等对个别分测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静  黄姗  王国花 《林区教学》2022,(3):111-115
通过自编问卷对县级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28.99%的教师表示所教班级有随班就读儿童,31.51%的教师认为还存在正常就读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存在矛盾性,46.22%的教师表示支持随班就读政策,而只有15.10%的教师选择随班就读作为最佳安置模式.态度维度测查表明,个人执教态度...  相似文献   

8.
从北京市普通小学和特殊学校中随机抽取了 1 8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基本态度上 ,普小教师持赞同态度的人数百分比明显低于特教教师。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不受教龄、性别及是否修读过特殊教育课程的影响。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主要忧虑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够 ,缺少时间和精力、同学关系、教学条件、家长配合、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态度、以及相应的政策、人员编制、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等。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师范大学生,作为未来教师主体,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对泉州地区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各专业在校师范大学生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在校师范大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较积极、正面,但局限在特殊儿童上;不少师范大学生对随班就读缺乏深入认识,态度更倾向于消极;随班就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接纳态度没有显著影响。通过访谈,重点探讨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非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成效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程玮伦 《成才之路》2022,(10):97-99
随班就读是一种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形式,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往往会影响特殊儿童的个人发展,以及随班就读的实施效果.文章从随班就读的意义、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价值入手,对我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家长和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及原因进行分析,指明实施学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问卷对黑龙江省30所小学的33名随班就读教师的基本情况、特教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教学工作和专业支持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合理,教龄结构不尽合理;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不足;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对随读生的教学与普通生没有差异;黑龙江省随班就读小学教师获得的专业支持较少。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10名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以及教师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的教龄、学历分布合理;教师们对随班就读有理性上的认同,对特殊学生总体接纳态度较好;教师们对特殊教育专业培训意愿较强.调查还表明,目前上海市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随班就读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们更倾向于接纳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学习障碍的学生,而对脑瘫、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学生的接纳度较低;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对特殊学生开展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围绕上海市十所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的就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从自闭症学生人数、学校师资(质量)、编班情况、教师态度、教学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六个方面来探析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就学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辅读学校中自闭症儿童的人数在逐年提高,师资质量在不断提高,教师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程度以及教育情况在不断发展,对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效果也取得了进步。但是自闭症儿童的就学还存在着一些欠缺的地方,师资配备还不是很完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还没有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是全球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实践,随班就读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满足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中的特殊教育需要?基于信效度较好的随班就读教师课堂支持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班就读教师在社会性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技术性支持上的得分;在社会性支持中,教师在融合教育氛围上得分显著高于在学校领导支持上的得分,而在学校领导支持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在同事支持上的得分;在技术性支持中,教师在物理环境调整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教辅教具配置上的得分;而在教辅教具配置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在专业人员指导上的得分。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加强随班就读教师所需支持研究,规范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室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have a crucial place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on practic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Portugal and to identify teacher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these attitud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composed of 68 preschool teachers working in mainstream schools locate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results indicated overall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on. Having previous personal contact with a perso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predicted more positive affective attitudes, whereas having previous experience teaching classes that included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predicted less positive behavioural intentions. From these results, we infer an emergent need for continuous training and for the promotion of positive attitudes amo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on at this educ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实习对高师生教育学知识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学试卷在高师生教育实习前后分别进行测试,并运用访谈法访谈部分参加实习的学生。结果显示:教育实习前后的教育学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后的成绩高于实习前的成绩,高师生的教育学知识明显地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实习前后记忆型教育学知识与理解型教育学知识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后,前者明显下降,而后者明显提高,教育实习加深了高师生对教育的理解。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与态度、有效时间(讲课次数)、实习场所(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指导教师等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地实现教育实习的专业发展价值,需要解决师范生的态度与认识、有效时间、实习指导的实效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José Castro Silva, lecturer in sciences of education, and José Morgado, assistant professor, both work at the Instituto Superior de Psicologica Aplicada in Lisboa, Portugal. In this article, they describe their study of support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chool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he 'support teachers' who wer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work in mainstream schools where the majority of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re educated in mainstream classes run by 'general teachers'. The work of the support teachers is supervised and supported by 'special education team co-ordinators'. The study reported here set out to elicit the support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success at school for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upport teachers consider that factors including 'school climat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approach'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chievements among these pupils. On the other hand,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upport teachers attribute difficulties and lack of achievement significantly to 'out-of-school' contextual variables. These findings are related to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席章营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2):105-107,119
学生评教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3学年6学期单门专业课的学生评教数据,综合分析了大学生对任课教师在诸多方面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高校专业课教师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对专业课教师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职称之间,学生对教授、副教授的教学效果认可度高;年龄之间,老教师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青年教师。鼓励教授多给本科生上课和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