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早已屡见不鲜。静心思考,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往往是“被合作”。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一直持谨慎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数学学习更强调独立思考,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很难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还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怎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四方面展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学习活动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一定能够友好相处,有的学生成了“小霸王”,他们大权独揽,垄断了操作任务,不让他人插手;有的成了旁观者,他们不习惯也不善于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久而久之,产生了依赖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策略:强化分工意识。一、让学生了解分工的意义。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分工的重要性。例如…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有的甚至没有团队合作就不能完成,团队精神在竞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一种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4.
于建国 《考试周刊》2009,(12):214-214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芳 《广西教育》2013,(22):28-28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进行的小组合作很大一部分只停留于表面形式:有的教师急于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小组合作还未深入就收组,让合作学习成为“走过场”的现场秀;有些教师盲目泛滥地安排合作学习,甚至讨论的问题并不具备合作性;还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教师全盘放手,学生欠缺指导,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6.
康杰 《现代教学》2008,(9):70-72
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信息科技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合作学习的经验、方法和模式,但随着合作学习的广泛开展与应用,与之相关的困难与问题也逐渐产生。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在小组合作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学生无所事事;有的学生在小组内不被认可,被排挤在外,或者不愿合作,游离在小组外;  相似文献   

7.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平常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上还只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发挥出来。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侯红莉 《成才之路》2014,(21):73-73
在高效课堂下,极力倡导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从而揭开对问题的疑惑,达到共同解惑的目的。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在热闹的讨论之后,到底有多少学生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虚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是凑热闹、游离在外的呢?这里就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就合作学习我发现了以下几个误区:(1)小组成员的随意性组合。高效课堂下,分组合作学习被极为广泛的采用,但是在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为了讨论的方便和课堂的整齐性,一般情况下教师们都采用前后排同学组合或者是邻桌组合的方式。这样的组合是否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合作效果,我们不得而知。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对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小组要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同学,还要有思维敏捷活跃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好的同学。而且,各个小组间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组里都是好学生,而有的组里全是班里的差等生,因此,像这样的一种分组方式,很难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模式更多的是体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通过相互交流及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使教师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立足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相关问题,积极开展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初中数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小组合作”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实践。针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文章结合实践,提出了教师如何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浅议小组合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  相似文献   

13.
严仕光 《考试周刊》2013,(20):74-74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可的学习形式。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在日常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为有小组合作这一形式而合作,使"小组合作"流  相似文献   

14.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均衡,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合作探究环节,往往每个组员并没有平等地参与,每个人的意见并没有充分被吸纳,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则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少数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合作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师也往往更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合作学习展开的具体过程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5.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开展起来.但是细细观察、揣摩我们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却不难发现,数学课堂上的许多“合作学习”貌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使教学陷入误区.现就当前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些现状进行反思,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规定强调了教学应以人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不敢或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习惯于用“输灌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高频率使用的教学方式。但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仅将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标签,追求教学的“时尚”,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都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殊不知,过滥、过度、过于花哨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绿意融融,实则有害无益。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其表,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阎文柳 《广西教育》2013,(30):23-24,53
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师生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数学合作课堂教学强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获得数学过程和结果的体会、感受与理解。在合作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此,谈谈笔者的浅见。  相似文献   

19.
虞银 《理科爱好者》2023,(4):143-145
近年来,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意义深远。文章基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意义,从培养整体观念、引导学生互动、组织小组实践、鼓励小组竞争、创新学习点评五个方面出发对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是:未合理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不恰当,合作学习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及价值,合作学习的指导与监控不到住,不注意学生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等。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以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