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石峰 《传媒》2003,(5):6-8
当前,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机遇,我把它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小康目标的规划期。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各行各业都在制定本行业的相应奋斗目标。在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包含了对出版物的消费水平指标,建设小康社会对新闻出版业将提出硬的指标体系,这是全国新闻出版业向更高更新目标迈进的极好机遇。如果我们全党、全国  相似文献   

2.
期刊定位应从高处着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今后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中得到极大的提高。无疑这对于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注意研究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适宜发展、并且有可能大发展的媒体是什么?从一些发达国家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所走过的道路看,期刊所发挥的作用、受关注的程度及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都令人注目。我国的期刊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一个极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消闲与娱乐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及各…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柳斌杰署长在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标提得更加明确:即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形势对出版社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转型机遇,关键是出版社如何才能抓住这次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新办期刊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近几年来,我国期刊业发展迅猛,各类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对新办期刊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机遇,是因为我国期刊远未达到饱和的地步。从国内的情况看,党的十五大对新闻出版业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新闻出版署制定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新闻出版产业化的目标。根据这一规划,到2000年,全国书报刊年人均用纸墨比"八五"期  相似文献   

5.
赵蔚婷 《编辑之友》2011,(Z2):58-59
"十二五"时期是新闻出版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军队期刊,作为军队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在军队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如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闻出版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以科学发展、服务全军的实际行动,推动全军期刊出版业的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6.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他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这期间,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要达到20%,到"十二五"期末全行业实现总产出29 400亿元,实现增加值8 440亿元.此外,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  相似文献   

7.
一、新闻出版业标准化的意义 首先,新闻出版业负有弘扬文化、普及知识、传播信息和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责任,提高新闻出版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对国家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具有特殊的作用.新闻出版业的工作流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制造、包装、上市、流通的生产过程,其产业链长,生产加工工序繁杂.在这样一个生产过程中,产品要大规模进入市场,产业链上下环节要有机衔接,就特别需要行业内具备相同的标准,这是行业向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服务新农村,出版做贡献。新闻出版业作为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这是新闻出版业的责任,也是新闻出版业的机遇。7月18日-19日,全国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甘肃兰州召开,部分新闻出版单位介绍了服务“三农”的出版工作,本刊从本期起,择要刊发并配发相关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对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要科学认识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意义,科学把握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努力实现新闻出版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期刊编辑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琳 《编辑之友》2005,(2):39-41
21世纪是中国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文化产业"观念将深入人心.最近,中央强调"以人为本",建设"小康社会",这为当代期刊编辑发挥职业特长提供了社会机遇.近期的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革会议,也说明出版业迈向市场是大势所趋.然而,编辑理论界关于市场经济与编辑岗位的辩证联系等课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论证.期刊编辑如何应对现实数码文化语境和知识经济市场?本文试图表达一点看法,希望同人讨论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此次金融危机既是严峻的挑战,也将给新闻出版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新闻出版业平稳较快的发展,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壮大新闻出版业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在京出版单位是我们出版大军里的一支生力军,工作做得好坏,不仅有一个行业的带动作用、市场的辐射作用,而且对全国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我们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迈向第三步战略设想的重要的一年,各项工作要有一个新的开端、新的起色。可以说今年局面打开的程度、改革的深度、发展的力度,将决定今后新闻出版业的走势。因此要认清形势,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十六个字应成为新闻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目标。 一、关于全国出版业的形势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今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新闻出版业的光荣使命。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全国新闻出版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戮力同心  相似文献   

14.
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先进文化建设任务做出了部署。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我国政府也做出了加快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的部署。新闻出版业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5.
1月27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会暨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新加入了“行业互联网发展”的主题,将互联网与新闻出版业网站的发展放在一起考量和探讨.网站年会每年都会对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趋势释放一些重要信号,那么本届年会又透露了什么呢? 新闻出版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出席第八届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会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具体战略措施。包括光盘业在内的新闻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由于全球经济的拉动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光盘这个新兴的媒体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由于它的多元化功能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全面回顾了“十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客观深入地分析了“十五”期间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新闻出版业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与应达到的预期目标,并从8个方面确立了工作战略重点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规划》可以说是在我国新闻出版业处于关键时期适时而出的一份新闻出版业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创新改革之路的“路线图”,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刊特以这8个工作战略重点为切入口,约请总署管理部门与相关业界人士予以深入阐释与解析。  相似文献   

18.
10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促进新闻出版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导向正确多元投资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日,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目标,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激发了新闻出版业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世图公司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公司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出版社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课题和主要任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以下简称"世图公司")之所  相似文献   

20.
盘点2007     
【八大新政】●《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这是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具体指导"十一五"期间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指出了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确定了"十一五"新闻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