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构建高等工程教育监控体系,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矛盾,本科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错位。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重新审视本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从学生为本的角度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更利于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正确认识首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特点,厘清北京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对首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政策、组织、专业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关系,认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明确目标,提供准则规范、提供评价方法,保障质量、发现不足,有助完善提升、反馈新问题,完善认证制度及标准四个方面有助于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从学校、学生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了学校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建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政府加强对高校及专业认证组织的管理与监督,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认证标准是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核心。文章在分析目前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的新趋势基础上,对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及其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现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强调工程教育的发展应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强调最低的准入标准;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在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时应考虑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传统及其管理体制、社会对工程教育的需求以及工程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英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师职业资格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通过规定工程师职业资格注册所需的教育基础,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经过认证的工程专业与工程师职业资格阶梯之间形成了对应的关系。此外,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注册流程和职业发展路径也进一步强化了认证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衔接。本文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衔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专业教育工程认证可有效提升高校工科教育质量,加快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目前,我国在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方面还存在认识不足、管理松散、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的衔接不够等问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专业认证制度,有利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规范、有序、科学地开展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日本技术人员教育评估机构(JABEE)对高等学校相关工程技术专业的评估认证标准,分析了它对专业教学的影响,认为工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工程教育的评估与认证也应该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工程教育的质量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国家资格认证直接挂钩,不仅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个人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工程技术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加速整个国家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ENAEE)及欧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EUR-ACE?)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历史、背景、组织结构、认证标准,及其与欧洲各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间的关系,并将EUR-ACE?认证体系与华盛顿协议进行了比较,发现EUR-ACE?体系在欧洲层面建立起了一种分散式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统一的认证体系。EUR-ACE?体系既强调灵活性和兼容性,又努力保证各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英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师职业资格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通过规定工程师职业资格注册所需的教育基础,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经过认证的工程专业与工程师职业资格阶梯之间形成了对应的关系。此外,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注册流程和职业发展路径也进一步强化了认证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衔接。本文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职业资格衔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鉴于目前对工程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教育中的若干普遍问题尚未形成明确共识,故择其要者进行了再思考,包括:工程教育的实践性问题,教育公平与教育卓越的平衡问题,工程教育的分层问题,宏观教育政策中的供求关系问题,教育评估问题,课程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的交叉融合问题,双师建设问题,大学前后的工程教育问题。一己之见,意在就教于海内方家。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试点阶段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将对高等工程教育产生的潜在影响。认为实施专业认证将引导学校调整工程教育计划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改革方向,推动学校自身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程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工程哲学是最近十来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从工程哲学的几个主要范畴--工程问题、工程理性、工程知识、工程实践和工程伦理出发,分别探讨了它们与工程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工科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CD 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对计算机教育进行实验性改革,用来满足当今社会对计算机工程人才的需求标准.全文阐述了如何对计算机教育进行CD IO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培养起计算机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能力以及个人职业修养等.  相似文献   

15.
Engineering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hat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volves close contact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hat the links betwee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in industry are also close. In Sweden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a framework of representation from industry, society and professional organisations in the various levels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s well as by a direct cooperation in actual course work  相似文献   

16.
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回顾60年来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工科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根据专业教育模式和工程教育模式(CDIO)的内在联系,提出要通过改革和完善专业教育模式,从而在专业教育模式基础上实现向工程教育模式的渐进转变,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上海召开的“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对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改革建议进行了专题讨论,对我国如何开展工程教育改革,保障和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最终实现工程教育强国献计献策。本文即是该论坛综述。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社会,经济结构、劳动力需求结构与教育结构、教育层次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经济结构中,工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教育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为密切。高等工程教育作为为工矿企业,特别是为制造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开拓型人才的专业教育,应直接反映工业化社会经济结构状况与发展水平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与高等工程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企业界参与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has resulted in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modem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ree domains of subjects constituting the curriculum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is process. With time, certain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is triad of domains have developed. These contradictions manifest themselves in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ways. This paper considers some aspects of this confrontation and proposes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in educ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outcomes.

The gap between practice, as typified by design, and academe, as typified by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has grown too great. Closure will depend largely upon the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of young academics to assimilate the industrial point of view and build bridg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1].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加强K-12学生的工程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从中美两国K-12工程教育的理念、教学内容、课外科技活动,以及K-12工程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的衔接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K-12工程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