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42):6-7
近年来,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该课程改革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摆脱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有益的教学尝试和改革,这是每一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州大学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作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其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多年来,该课程教师潜心教学,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获得历届学生好评。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该学科点教师围绕加强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展开自己的深入思考。本刊特邀该学科点部分骨干教师撰写以下笔谈文字,希望有助于中文学科教学之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编写组于1996年5月发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使用说明,[以下简称“使用说明”]其中云:“现当代文学由文学史、作家论和作品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它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对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评价.”“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现当代七十年间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了解其间部分重要作家的创作概况,熟悉并掌握他们的代表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代的审美眼光独立阅读、赏析、评价现当代各类作品”.“使用说明”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本课程的基本教材,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并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和特点编成,要求上比普通师专略有降低.根据这些要求,笔者对本校小教大专班进行了三个学期(164个课时其中有一个学期同时教两个班)的教学研究与探讨,本文仅对其中部分教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价值冲突既是现代人的基本处境,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最常见的遭遇。长期以来,各种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对各种价值冲突淡然处之,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在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充分地激活现当代文学史的灵魂,我们必须确立起超越性的价值反思标准,对各种文学史现象进行细致的价值分析和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以文学史作为主干课可能不太合适,因为文学史本质上是历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省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认为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应该将该课程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学,”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查方法、教学研究诸环节入手,实现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的转型。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完成该课题后,课题组又开始了下一个教改课题“高等师范中国现当代文学三级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探索”的集体攻关。  相似文献   

6.
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传统课程教学理念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学习者接受需求多元化相矛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差异性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学方式一致性相矛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历史思维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学内容碎片化相矛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与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导向相矛盾。为此,教师要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把握现当代文学发展纲要,凸显教学内容针对性;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凸显教学内容专业性;把握接受者多元需求,凸显教学效果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代谢控制发酵”是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为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制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也是经过连续20多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而保留下来的特色课程。在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提高课程开设的水平,不能就课程论课程,仅仅局限在本课程范围,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注重整个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使其真正建设成为精品课程。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设置与培养中学语文老师的要求相联系,它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文学素养塑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授可以参照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要求,从理论深度、广度和"史"的层面提供中学语文教学需要的知识资源。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还应关注人文精神的传递,突出其承担的人文使命。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校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自1978年开办梅县地区师范大专班以来,本课程一直都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1994年,该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级重点课程”,2000年学校升办本科教育以后,本课程又于2006年被评为学院第一批校级优秀课程。2004年,本课程依托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被学校立项为扶持建设学科。2006年,本课程被评为学校升办本科教育以后首批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本课程代表学校申报广东省精品课程。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在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方面均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与科研团队:课程教师11人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硕士3人。从1990年起,本课程便在校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本课程主要特色: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本课程开设包括国家专业目录要求开出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民间文艺学,以及依据本系教学实际开设的相关专题课。目前已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即以文学史课程为主体,以理论和作家作品为两翼的课程结构体系。二是在教材建设方面。严格教材选用的管理外,积极开展教材建设。课程负责人曾令存教授参编了“广东省九五重点教材”《20...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学教学与其说是文学知识的传授 ,不如说是一种思想训练 ,这是它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地方 ,也是它作为一门最年轻也最活跃的学科的特性所在。“当代文学”这个名称就意味着它与当下的文学进程密切相关 ,而一时代的文学往往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的最本真的体现 ,因此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 ,不惟文学价值观 ,整个精神价值的确立 ,都可以从当代文学的实践活动中找到可靠的起点并获取鲜活的资源。基于这一认识 ,海南师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在承担校级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开展了一项名为“探索者之…  相似文献   

11.
李怡、干天全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元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其特色在于将“文学史究竞是什么史”的思考与大学文学教育现状的改革相结合。全书以前所未有的篇幅突出了文学原典与生命体验在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在文学史与文学原典、文学史与生命体验两个维度上给出了新的思考与启示。它以导读文本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学感受力与鉴赏力,并由此加强学生个人人生体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契合。它已经超越了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重写”,通过还原历史现场、激发阅读体验的方法,为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具有“范式性”的思路,从而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很多高校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解读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史发展的方法,包括比较文学课程强调的跨界性比较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比较教学。本文主要探讨后者。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教学法主要有题材比较法、情境结构比较法、意象原型批评法;跨媒介比较等方法。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困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术思考能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从多元并存的文学史、文化史现出发,对蕴含在校内、校外(区内)、网络化等中的少数民族文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运用,以求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途径,从而最终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新路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9日在安徽芜湖主办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单位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最激烈、最集中的论题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状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概括了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前沿话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期问题;2.“大中国文学”或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两岸四地);3.现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顾名思义,是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入门课,也是属于“研究之研究”的课。这门课在北大中文系已讲过几轮,凡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一进来都要求他们听这门课,还有不少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希望了解这个学科的历史与现状的,也都选这门课。在本科阶段,同学们已经学过“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都是刚上大学不久开的课,主要讲述作家作品和重大的文学史现象,引导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并初步学习评析文学创作与文学史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使高校在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和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目前的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现当代文学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激发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致力于利用该门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笔者将结合高校教育活动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简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新时期以来,对我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确定“当代文学”的范畴,虽不必急于求得一个统一的结论,但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力求取得一个客观的认识,于把握“当代文学”的性质,总结“当代文学”的经验教训,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实在不无意义。A、中国当代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内高校普遍系统开设这门课程始于一九七八年。为适应教学的迫切需要,各高等院校纷纷协作编写教材。编撰最早,讨论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是与中国的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已落后于时代,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要。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课程建设包含了教师、学生、教材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等要素,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宏观的观念和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教学无疑为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但目前的现当代文学教育面临许多问题,诸如课时缩减、学生学习态度冷漠、方法较陈旧等等.作为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尝试,笔者在《百合花》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步骤缜密,得到学生的有效配合,从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确立教学改革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文章认为在研究性教学中,首先要把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其次,把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变为问题探究式教学;再次,开设与必修课衔接组合的专题选修课以弥补课时的不足;同时,重视传达文学和文学史的人文精神.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必须适应时代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0.
课程群是专业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温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夸”课程群围绕“一个中心、三个方向”的基本思路来构建。针对该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课程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