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圣经》所代表的宗教文化的叙述,结合卡夫卡的日记、谈话录,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对《猎人格拉胡斯》这部短篇进行分析,认为《猎人格拉胡斯》这篇小说探讨的是原罪与天堂的关系,人类由于拒绝原罪从而无法进入天堂,这部小说表现了卡夫卡对人类精神迷茫的忧虑。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猎人峰》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近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界难得的佳作,它代表着陈应松目前的小说创作水准。《猎人峰》叙事老练成熟,风格凌厉稳健,语言凝重多变,情感深沉浓烈,蕴含深邃博大,主题丰富而耐人寻味,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开展对《猎人峰》艺术性的分析,从小说的艺术层面揭示《猎人峰》成功的原因,具有很大必要。探讨《猎人峰》的艺术性成就,需要从小说独到的艺术构思、巧妙的语言移植、丰富的思想含量等三大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3.
猎人日记     
我和其他几个猎人漫步在这块特殊的地方——草原与沙漠交界之地。我们讨论用什么办法才能对付那只经常把我们的羊叼走的狼,就这样走了500多里……  相似文献   

4.
猎人与鹰     
猎人和一只鹰同时在一块林间草地上寻猎,鹰一抻利爪,抓住了窜出草丛中的兔子,飞走了。第二天,猎人用一根长绳把自己和老桦树拴上,踏着崖面溜向鹰巢。猎人一只手抓住其中的一个雏鹰,塞进敞开衣襟的胸间,雏鹰不会知道,这时告别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呵护和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5.
全职猎人     
《初中生》2011,(12):30-31
《全职猎人》是日本漫画大师富坚义博的一部力作,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小杰寻父道路上与朋友一起经历的各种冒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的猎人世界。该作品于1998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受到漫画迷们的热捧。因创作进度缓慢,中途多次休刊,2011年8月再度开始连载。想知道新的故事如何,那就拭目以待吧!  相似文献   

6.
全职猎人     
《初中生》2011,(34):30-31
《全职猎人》是日本漫画大师富坚义博的一部力作,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小杰寻父道路上与朋友一起经历的各种冒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的猎人世界。该作品于1998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受到漫画迷们的  相似文献   

7.
作者点击: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1843年春,他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到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好评。1847年至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猎人笔记》以进步的思想内容、动人的艺术力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得到俄罗斯进步舆论界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别林斯基等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都著文赞扬《猎人笔记》,将这部著作的问世看作文学界的重大事件。但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沙皇政府,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遣送回原籍流放。在拘…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猎人与狼》描写了猎人“与狼共舞”的生动故事。就此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阐释和引申 :其一 ,依据生活逻辑 ,并从哲学演进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对人和狼的新发现 ,揭示了作品主题产生的必然性 ;其二 ,从人性生成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所蕴含的人性新观念 ,揭示了作品形象生成的可信性 ;其三 ;从审美的历史积淀和时代动因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审美创作的新感性 ,揭示了作品审美创作取向的深刻性。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与狼共舞”是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大学问 ,大主题 ,大文章  相似文献   

9.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大漠狼孩》是作家郭雪波的一部生态小说力作,小说故事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开,作品通过离奇而神秘的叙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与狼的紧张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文明与野蛮,人性与"狼性"的冲突与生态思考,体现了浓浓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这篇微型小说构思新颖,虽说近似荒诞,却又令人叹服。一次偶然的经历,使猎手死里逃生,而救其性命的,恰恰是他常常视为敌手的公狼。这段不平凡的遭遇,教育了猎手,真正使他“痛改前非”,不再进山。文章的内蕴不能不让广大读者重新审视自我,思考人生。文章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不忍释手。猎人查看陷阱,走到最后一处才发现猎物——一只成年的公狼,不禁狂喜。小心挪动脚步,举枪瞄准公狼,眼看成功在际,却不想掉进了自己亲手挖的陷阱,与凶恶的公狼共困狭小的阱底。读到此,读者一定为猎人捏了一把汗:他能逃过此劫吗?时间似乎静止了,人和狼经过…  相似文献   

12.
《怀念狼》是一部内容诡异的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在小说中贾平凹借助狼与猎人的传奇性故事表现了作者“万物有灵”的思想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失去对立面 ,生命失去自然界的挑战后生命力衰退的疑虑。小说的叙事方式是传统的 ,而内容则体现了贾平凹先锋性的方面 :放弃经验 ,演绎观念。  相似文献   

13.
猎人与鹰     
杨同轩 《少年月刊》2010,(12):22-25
猎人每次看到阿林捕猎时的快捷、准确、强悍,觉得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悬崖中间捉回阿林是值得的。阿林没有辜负猎人的希望,而且还给了猎人胜于过去几倍的慰藉。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上映的电影《荒野猎人》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奖。影片以19世纪北美荒野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第一代北美移民——格拉斯在荒野中的复仇故事。影片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人性的善恶、残酷的暴力,以及生命的顽强。笔者聚焦影片中对人性善恶美丑的刻画,剖析了《荒野猎人》中复杂的人性。  相似文献   

15.
小说《狼图腾》和《狼孩》在探讨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共同的视野。《狼图腾》对内蒙古额仑草原狼与生态的关系问题展开描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狼对整个草原生态的巨大贡献。《狼孩》则主要致力于狼的性情与命运描写,通过人与狼视野和心理的相互对照,反映狼对人性的痛斥、人对狼的发现以及自我的反省。  相似文献   

16.
《已死的母熊》课文 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6,(6):73-78
《荒野猎人》影片中,唯美大气的自然图景与血腥暴力的生命抗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冷酷的旋律之下是对现代性深刻的反思。基于反思现代性这一视角,可以解读出在工业社会这一大背景中,人们选择逃避,希望回归自然,在理性中寻求信仰治愈和精神永恒的愿景。  相似文献   

18.
张元国 《成长》2007,(6):59-64
2006年9月4日,富于传奇色彩的澳大利亚“鳄鱼猎人”史蒂夫·艾尔文在海底拍摄纪录片《最危险的海洋生物》时,被一条刺魟的背鳍刺中胸部,中毒身亡。艾尔文逝世后,澳大利亚海滩上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刺魟的尸体,多达百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猎人与鹰     
杨同轩 《少年月刊》2010,(10):25-28
第二章 猎人将雏鹰从鹰巢掏出带回家,要给雏鹰一个坚定的信念:猎人是自己的父亲、母亲,是这个世上最高的、万能的主宰。  相似文献   

20.
自私的狼     
一群狼被猎人拿着枪追击,无路可逃,发现山边有一个山洞,就不假思索赶紧跑到山洞里。 猎人不敢进入洞里面,因为洞里面的空间太小,猎人发挥不出他的优势,即使猎人在洞口放枪,依然伤不到狼。猎人采取第二套方法,在洞口烧火,想用烟把狼熏出来,火烧了半天,可是洞里一点反应也没有。猎人想困死这群狼,在洞口安装了一只兽夹,哪只狼先出洞就会被兽夹夹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