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杰 《小学生》2011,(4):22-23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实效性出发,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探究学习,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盈生活气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意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  相似文献   

3.
1 激发兴趣,学生快乐我快乐 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应是每个学生兴趣的总和.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首先要重视始业课和序言课的设计,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吸引力,激发众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让课堂走入生活,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多一点,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学生的兴趣更高一点,自信心强一点.可见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数学中的生活模型",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  相似文献   

5.
谢华勤 《快乐阅读》2013,(24):126-127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我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都很高,做的题目也很多,但是一碰到新颖一点或者综合一点的题目,学生的问题就暴漏出来了。他们只是单一地在做题目,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题目,更没有通过做题,悟出一点数学的本质和解题方法来.如何让学生从"做"数学到"悟"数学,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杨丽 《考试周刊》2014,(5):75-75
<正>学习兴趣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关系。由于数学教学内容抽象,形式枯燥,逻辑推理严谨,一些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有的一进校就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适当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一、重视课堂设计,引发学习兴趣知识面宽一点、浅一点,抓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从而产生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在普通中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观察生活,动手做一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8.
王锋 《教师》2010,(4):42-42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具有生活背景的数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9.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如果教学中能关注这一点,就可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这样给课堂输入"生活"的活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并且使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侯正海 《江苏教育》2000,(11):32-34
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活动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关注这一点,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深化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鼓励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在教学中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做了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下面谈谈作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家庭作业不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应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乐趣,家庭作业应便于学生完成,便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再也不能沿袭老一套的方法:只找些课本中的习题或做一点配套作业本中的作业.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在探究中学数学,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历时6天的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结束了,32节精彩的观摩课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32节课,体现了我国当前创新教育发展的趋向。现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评价上,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教学内容上,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新大纲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次观摩会的优质课,较好地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学会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方式。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0.
王庆玉 《教育革新》2009,(12):64-64
当今社会.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原有的一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已不能满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素质及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这就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如果把枯燥的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程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就会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此,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