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我县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各大题得分统计,县城内初中作文成绩比农村初中作文成绩平均每位考生高83分。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时下,农村许多中学生“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造成这种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教师的角度,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一些肤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刘玉梅 《考试周刊》2012,(47):55-56
初中作文教学举步维艰,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谈一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无可否认。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学生作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处于“失真状态”:无个性——内容“假”(虚伪做作)、。大”(不着边际)、“空”(无病呻吟);形式不是循规蹈矩,就是为创新而。创新”。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我们往往从学生这一层面去寻找,鲜有从教师层面加以分析。其实不然,教师作文教学态度,将直接决定学生的作文面貌。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作文教学比之阅读、说话等教学存在问题较多,所以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视批改为苦差。分析原因,这是"封闭"作文教学所造成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开放学生作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作文指导实践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学生有东西写不出,二是没有东西硬要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结果,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整个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向来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者”在作文教学时陷入了以下误区:受模仿范例的束缚;作文测评重形式而轻内容;作文教学脱离实际这三大误区,针对以上误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毛双 《小学生》2010,(9):35-3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据调查,中小学生害怕作文已成通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指导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的结果。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这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对作文失去信心。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  相似文献   

11.
院武先 《甘肃教育》2020,(4):148-1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笔者感觉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笔者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堪忧,主要表现在部分老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训练无序,重写轻导,重技法操练、轻兴趣培养,从而造成了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写作态度不端正,审题能力低下,文体意识不强、界限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作文教学如此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作文”已成了他们最害怕听到的字眼,“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向来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我认为造成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面对这种状况,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觉得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对一所中学的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调查,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竞达85%,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想象,培养灵感。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够把记忆中的表象加以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陈举 《成才之路》2014,(2):49-49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令师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一线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充满恐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讲,难于下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有学生缺少阅读的原因,有学生缺少生活经历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不得法的原因,但更与我们教学中长期形成的方式、策略、思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是语文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高考语文的改革,其地位更加突出,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老师整天苦苦挣扎于学生作文的汪洋之中,可谓殚精竭虑,但收效甚微;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拖拉、敷衍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教者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下面笔者拟就如何注重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提高作文教学时效谈一些具体的尝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马艳 《成才之路》2011,(6):31-31
学生作文时容易写成虚假文章,再不就是记"流水账"。怎么才能从虚假作文和"记流水账"的作文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我手写我心、个性飞扬的局面呢?我们先分析一下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生活单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学生们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