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前,农业产业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1996-1997年间,我们在研究《陆良21世纪议程》的行动计划时,应陆良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就该县的农业产业化问题开展了研究。目前,全国有许多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县,但是,就我们所见的报道,尚未见粮食基地县...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世纪,21世纪的 春天是科学的春天。在这新世纪的春天里,为把西 安交大科技园打造成中国西部的“硅谷”,西安交 大科技人以极大的魄力与热情工作着。他们的目标 是:“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目前, 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西安交大科技园正迅速发展 着,正成为陕西乃至我国西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1999年12月,国家科技部与教育部批准首批15 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西安交大为其 一。从此,西安交大科技园的建设驶入快车遭,在 短短一年闽取得较快…  相似文献   

3.
世纪交替,风云际会。中国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已进入了高潮。民族高科技产业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渐成长壮大。21世纪高科技产业将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要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崛起与繁荣富强,我们必须把握目前经济改革的机会,迅速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参与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和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科学院优选项目计划》的情况,并就11个优先领域的目标和行动,逐一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中国20世纪总体灾情如何?中国21世纪减灾之路怎样走?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课题。正基于此,我们怀着极大地兴趣关注着由北京减灾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组织的《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一书的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作为由全国100多名...  相似文献   

6.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1,8(3):18-20
1 高新技术是青海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口、资源、环境是21世纪青海社会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但是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土壤流失、沙漠化土地蔓延对农业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一是农业技术进步迟缓。技术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经济牵动强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少,农业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形成规模的只有20%。二是自然灾害频繁。近20年,东部农业区14个县春旱的频率在55%以上,20世纪90年代干旱程度加剧,全…  相似文献   

7.
抓机遇,迎挑战,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胡之德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考虑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21世纪。高校应是吸引、凝聚和培养一批能够胜任跨世纪科学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将帅”人才,是高校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下面仅就高校迎接21世纪挑战和机遇,培养跨...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与智力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经济的主流,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带来整个经济的新腾飞。只有运用知识、科技,才能构架起发展的桥梁。在农业面临知识经济严峻的挑战下,大力发展智力农业的唯一选择和必然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开发相对较晚,生态环境较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具有突出的优势,对加快地区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类即将迈入新的21世纪。新的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根据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分析,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现代化的蜜月期很快就将过去。我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下面侧重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处理这一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科学前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框架的核心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其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这成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2.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8,16(1):47-50
在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环保问题已受关注。但作为人类总体安全大背景下的安全减灾问题并未真正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从制定中国安全减灾21世纪议程的高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城市综合减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希望本工作能起些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小型企业与搞好大中型企业──发展小型企业的作用、障碍及政策措施杨占辉目前,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21世纪是中小企业的世纪。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应高度重视小型企业的发展。但一个时期来,搞好大中型企业成了企业界、理论界和各级有关部门实践和探索的“热门”...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实现第二步战略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本文从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征、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及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部7月30日宣布,“十五”期间(2001—2005年),总投资近200亿元的12个国家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全面启动。其中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奶业发展、节水农业等。据称,项目的实施可望使中国“迅速抢占一批21世纪科技制高点,在三到五年内在若干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专家介绍说,“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安全”项目立足于攻克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以促进农业等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  相似文献   

16.
张京辉 《软科学》1994,8(3):4-4
《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张京辉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均建筑在资源、能源的极度消耗之上,人们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从眼前利益出发,盲目开发和无偿使用自然资源,不顾后...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翘首未来,我们不由地会问:未来的教育怎么样,应当怎么样? 教育的未来会怎么样,21世纪中国的教育应当怎么样?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落人“遐想”的话,它就需要一个支点来支撑。支点的选择,可以是多样的,关键是哪一个更符合教育的本性。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教育,多是从政治、经济的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即以社会的发展指标为支点,根据21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来预测和推断21世纪的教育。这种社会本位的倾向,致使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事业,成为附属于政治、经济、文化要求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由118位科学家撰写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一书于1998年6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提议再编著续集,续集定名为《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它强调跨门类科学、多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国科学家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科学创新精神。现已向广大中国科学家(含海外华人科学家、留学人员)征稿,撰稿要求是:(1)难题至少必须涉及两门一级学科,更注重两门以上的多学科交叉,以及跨门类科学(…  相似文献   

19.
金磊  徐德蜀 《软科学》1995,9(4):10-14
中国安全文化研究与现代应用探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金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徐德蜀自1993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建国以来)第四次事故高峰,迄今尚未遏止住。面对21世纪安全少灾的挑战,出路何在呢?本文介绍源于80年代中后期的西方发达国家,在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伦理道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潜在危害。加强转基因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安全管理是其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就各国对转基因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态度和中国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