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孟平 《武当》2003,(11)
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和、缓慢、稳静为主要特点的内功拳系。它要求习练者的意识,呼吸、动作三者配台协调一致。其动作柔韧、圆活、稳定、连贯,同时又使全身各关节肌肉部得到运动。太极拳对改善人的中枢神经的机能,提高心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也都有良好  相似文献   

2.
赵炬 《健身科学》2011,(12):39-40
太极拳是一种按照道家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太极拳运动是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它融养生、健身、防身于一体,是一种动中求静的运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心静意导,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动作圆活,周身协调;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3.
瑜珈术以其特有的姿势和冥想术及良好的精神调节、心理调适等强身健体的功效吸引着广大健身者,是一种使人易于接受的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配合均匀细长的呼吸,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使全身上下得到均匀而协调的活动。它既能使人体的运动器官得到一定的锻炼,又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等促进,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将瑜珈与太极拳进行多维比较,揭示两者的异同,以指导大众今后能够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运用其进行锻炼,达到健体娱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分简式和复式两种。简式:动作少,初学者容易掌握,运动量较小。复式:动作多,也比较复杂,运动量较大,适宜于锻炼有基础者。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祛病延寿的武术项目,也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在,太极拳已在全国广阔城镇、农村、机关、工厂以致在国外逐步推广,尤为中老年人所喜爱。由于太极拳锻炼能祛病健身,增强体质,所以全国多数医院和疗养所已广泛采用为  相似文献   

5.
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结构比较复杂,为使初学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我们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抓住以下四个基本环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激发学习兴趣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太极拳的动作圆活、轻灵、柔和,人们对其产生学练欲望。因此,教学前应带领学生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练习特点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太极拳的演练效果,本文阐述了演练者必须掌握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技术要求及其一般规律。从体松心静呼吸自然;动作弧行虚实分明;轻灵柔和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园活完整等四个方面下功夫。而太极拳教学训练方法的提高又须教师不断地对演者在外形、劲道和意气诸方面进行积极和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太极拳,笔者总结了太极拳教学四部曲。1.观看太极图,使学生了解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一表示其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表示其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表示其运动是流畅圆润的,也就是说,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的动作轨迹呈弧形,拳式与拳式之间的动作衔接也是“圆”。2.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手形、步形、预备势、站桩和缠丝,因太极拳动作是以各种弧形曲线为基础构成,基本动作学习要求学生尽量将动作做得舒展大方,克服紧张僵硬,要有意识地强调…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训练中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运动是大家公认的健身锻炼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深受广大健身和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太极拳从其运动形式和技术要求方面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轻缓柔和、用意又用力,心静体松、中正安舒。而就在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的太极拳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很多练习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现象,甚至个别有一定武术基础和较长太极拳训练经历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动作柔和、轻灵、缓慢,运动如抽丝,处处有弧形,似展非展,圆活不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配合均匀细长的呼吸,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使全身上下得到均匀而协调的活动。它既能使人体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等运动系统得到一定的锻炼,又对人体的中枢神经、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系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太极拳对高血  相似文献   

10.
师平 《健身科学》2012,(12):38-39
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放松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运动,放松是太极拳第一要素,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项目的根本区别,就像走路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打太极拳时只有放松,才能使肌肤关节,处处张开,周身通经活络、血气通畅,起到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俗话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就是这个道理。打太极拳时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畅气血,舒展筋骨,培养正气,使人体的功能发挥正常,以达到内外调和,预防疾病,抵抗外邪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练习要求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使大自然给予的有益物质,能更多地吸收,促进周身血脉流通,身心舒适,精神焕发.本文运用中医理论谈谈太极拳在保健体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是千百年来武术界告诫练武者如何提高武技的一句至理名言。有许多练太极拳的朋友不太重视和理解这句话,认为:"太极拳走架缓慢柔和,只能健身,不能练功"。其实这是对太极拳不太了解。太极拳虽然动作缓慢,肢体运动柔软,它却能够通过身体柔软的旋转运动形式,接触对方的力点,让对方的力量改变方向,从而达到制服对方的  相似文献   

13.
<正>我练的陈式太极拳是老架一路83式,与沈家桢、顾留馨编著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中的套路动作并无两样,可见当时武术传承的严谨规范,对传统规矩的敬意。教拳的张老师是一位工厂退休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的老牌大学生,待人儒雅亲和,笑容满面,风度翩翩,气质极佳。一口低吟浅唱、淡淡的吴侬软语普通话,就像太极拳一样柔和缓慢,软糯婉转,让你如沐春风。教拳过程中,有时为了强调动作,口中偶尔会蹦出一两个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我们以竞赛套路中42式太极拳为例,全套42个动作在5-6分钟内匀速完成,其中的深蹲下势、高举腿独立等动作,都是太极拳独特的用力表现形式,其动作和缓,气力相合。作为一个完整套路演练则必须自始至终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发源、功用和功法基本相通。太极拳是综合地继承和发展各家拳法,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协调动作,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等运动为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畅气血,舒展筋骨,培养正气,使人体的功能发挥正常,以达到内外调和,预防疾病,抵抗外邪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太极拳练习要求意识引导动作,配合均匀深沉的呼吸,使大自然给予的有益物质,能更多地吸收,促进周身血脉流通,身心舒适,精神焕发。本文运用中医理论谈谈太极拳在保健体育中的作用。一、中医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1.阴阳学说与太极拳。《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太极功理首先就运用了这…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对人体生理的调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是一种良好的保健体操和病人的医疗体操。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能加强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1.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太极拳运动要求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以腰带动四肢而使动作节节相连,连贯圆活。下肢虚实分明,并将重心缓慢而连续不断地转换。各种步法的单腿支撑动作,均能提高腿部的支撑重心和平衡能力。据郭静如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于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腰关节活动性、髋关节柔韧性,以及股四头肌稳定用力等方面有显著的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河子市的全民健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极拳在全民健身项目选择中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太极拳的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如,协调完整的特点,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是强身、健体的一种良好手段。对于石河子市来说,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及优势与其它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相比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在公园见到杨梦兰师傅教授太极拳,我就被她和她的太极拳深深地吸引住了。其所"演"之拳,给人动作轻松柔和之感。观后使人跃跃欲试,于是便加入其学生的行列。起初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健身,因为自己之前从未学过太极,又年过六十,加上身体处于老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的拳术运动,学生对此颇感兴趣,但是,高等院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学习困难大。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太极拳,作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明确的教学思路、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