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朋友的母亲     
我的家,在遥远的新疆。那是一座只有几十万人的小城———石河子。大二的寒假,一直没有回过家的我,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从北京回家。火车误点到达,冬夜的小城街灯冷清,已经没有公车可以送我。再三犹豫,我决定去附近一位维族朋友家。我想,看我这一身的尘土,大不了睡地板,也比睡外面强多了。开门时,朋友不在家,只有他母亲一人在家。我是如何“蓬头垢面”地走进那干净舒适的家,又如何再三歉意地表明来意而被朋友的母亲笑着责骂我学问未长多少,客套话学了不少……这许多的许多,我已是记不清。也许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吧,开始总是被人无心地忽略。记…  相似文献   

2.
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到来之前,你待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给我的小城     
熟悉的汽笛声在我耳边响起,我的心事霎时开成硕大的一朵鲜花,然后又一瓣一瓣地坠落。我望着轰鸣的火车碾过我的梦想,渐渐消失在远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习惯了小城,习惯它的普通,它的名字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知道。我埋怨过小城,埋怨它的贫穷落后,埋怨它的狭隘。但是,我后来发现,小城的天空,可  相似文献   

4.
火车和笛子     
有一位老师,家在山里。老师去县城进修,一路上翻过了多少道山,他记不清了,只记得过了十八道河。晚上,老师睡在宿舍里,总能听到一种沉闷的声音:“空空空空……”那声音一直响到天亮。第二天,老师问其他学员:夜里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是什么空空空响了一夜?学员们笑了,告诉他,那“空空空”的声音,是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响。听到“火车”二字,老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老师曾给学生讲过一道数学应用题,内容是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如何如何。学生问老师:“什么是火车?火车什么样?”老师回答:“火车是一种车,一种交通工具。”火车…  相似文献   

5.
正每当想念父亲,三座长长的房屋就像三列小火车从记忆深处呼啸而至,车上有父亲、母亲、姐姐、哥哥,还有我。在我有记忆之前,我们家没有房屋,父母先是带着姐姐,而后又添了哥哥,到处租人家的房屋。父母租不起整幢的房屋,只能租一个偏僻暗窄的小房间,全家人合睡一张床。我出生之后,一家五口挤一张床。夏夜,父亲热得睡不着,就坐在屋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2009,(3):F0002-F0002,44
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 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 “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到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 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9日《人民日报》讯“我是从广东来的,坐了一夜火车……我的女儿一出生,我们家就花2000多块钱装了空调,从小她都已经习惯了。生活里就是吃不上饭也少不了空调。没想到我们昨晚到武大后,在宿舍里睡了一夜,我女儿一起来就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好像火从被子烧到心口了’……”  相似文献   

8.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一位同学家有一张非常可爱的高低床。她告诉我,妹妹睡下面,她睡上面。我问她怕不怕高,她说一点儿也不怕。回到家,我求着妈妈帮我买那种床,妈妈说我又没有弟弟妹妹,要了也没用。但她知道我是极少求她买东西的,所以最终还是同意了。  相似文献   

9.
旧时的离别     
正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要1小时37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她就站在我家门口了。  相似文献   

10.
好吧,我承认我下岗了,受到伟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成功脱离了那该死的纺织厂老板。满怀信心的我怀揣着文学梦跳上了火车。 来到这座小城,坦白说小城给我的印象并不好。南方的小城,总是阴雨连绵。我刚下长途客车,便被猛兽一般的风雨驱赶到了车站边的停车棚下,停车棚已黄得惊人,四处漏雨。冷不防,一滴雨滴窜进我的脊背,冷得刺骨。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上了高中,我不盼着放假。老师也强调:放假只不过是换个学习的地方和方式。可我上初中的小弟就不同了,他还没放假,计划就列了一火车,概括起来四个字:吃、睡、看、玩。吃嘛想当然,平时住校营养不好,假期应该好好补补;睡也好理解,上学时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得睡眠不足,美美地睡几觉是大多数同学的梦想;看电视更是中学生的至爱,今年正月初五那天,小弟一天看了八个小时;玩嘛?  相似文献   

12.
“轰隆……轰隆……”火车的车轮在铁轨上发出刺耳的摩擦,打破了这座小城清晨的宁静。每当有新的列车驶过,整个小城的居民都会停下脚步,回头望向那冒着浓烟的月台,好像被从梦中惊醒的睡者。这就是奈奈的新家了! 古怪的居民,“不干净的”的地方,哪里有奇怪的事情发生,哪里就是奈奈和小白的最爱。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在乡下。父亲小时候读书很好,只可惜那时读高中上大学凭推荐,父亲成绩很好却没有机会,气得他在家里睡了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4.
困惑     
飞行器降落在山中小城,老丁把我交给了小城主管文化的官员临新,就飞走了。来到了传说中的当代伊甸园,我的快乐溢于言表,就连老丁如卸包袱似的丢下我,我也一点不计较。京城文友在电话中神秘兮兮地提到这个天台城,我就有了一定要来这儿看看的欲望。谁知,文化厅头儿们一听去天台,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心里骂他们“老抠”。来这儿没有火车,不通汽车,只能靠飞行器往返,要耗去他们一笔经费。被我缠苦了,只好派办公室主任老丁把我送来。我兴致很好,小憩片刻,说要出去走走。临新让他的秘书小姐陪我。我只好依他。小城风光旖旎。我徜徉在板栗树浓阴下…  相似文献   

15.
小慈 《成长》2006,(5):31-32
再次回到小城,见到外婆和萧寒时,我已经大学毕业,火车快到站时,我先给萧寒打了电话:“萧寒歌,我快到苏州了,你来接我吧。”那边迟疑了片刻便立刻说:“好,你别动,哥马上去接你。”  相似文献   

16.
2002年的夏天,我象一条即将被抛上岸的干渴的鱼来到了苏州。从闷热的火车厢出来,面对这个古老的小城,毫无欣喜,我知道等待我的不是充盈的海水。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07,(6)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火车颠簸,终于来到这个法国小城——lehavre(勒阿弗尔)。这是我来法国后,第二次换城市和换学校。我与其他同学不同,如果去一个新的城市念书,我不喜欢打听有没有熟人或者朋友。我喜欢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城市的全新感觉。在那里,可以过我想过的任何生活,交我想交的任何朋友,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在新的地方,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让我充满好奇,令我振奋激动。比起上一次换城市的颇费周折来说,这一次可谓有点"轻车熟路"。走出火车站,虽然太阳还挂  相似文献   

18.
由于爸爸的工作调动,我告别了洛阳,到首都北京去上学。随着火车汽笛一声低沉的长鸣,我离开了生活十多年的洛阳。躺在卧铺车厢里,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  相似文献   

19.
赵洁 《青少年日记》2006,(11):54-55
我喜欢黄昏,只因为那一种宁静。心情不好的时候,总喜欢在黄昏里散步,任凭心情被黄昏的宁静浸染。 第一次远离家门上大学时,父亲坚持要送我。那一夜,坐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因为晕车呕吐得厉害,好不容易挨到半夜,我才能够控制住自己,以为父亲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没想到父亲却说,小沽,来,靠在爸爸怀里睡一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父亲一整夜没有睡。我们下了火车,当时天正下着大雨,爸爸怕我淋病了,便脱下了自己的上衣披在了我身上.  相似文献   

20.
报恩     
读高一的时候,我是住校生。寒假回家,正遇上寒流,冰天雪地,呵气成霜, 天气冷得出奇,我瑟瑟地站在火车站门口等着回家乡小城的火车。检票了,前面一对父女在检票处停下,女儿没有车票,大概是给父亲送行的, 所以被检票员挡在了栅栏之外。她只能站在外面目送着父亲一步一步消失在忙乱的人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