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速写课在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起两方面作用 ,一是对造型感受能力的培养作用 ,也就是使学生具备敏锐的感受形体的整体美感和感受形体的组合美感的能力 ;二是对造型感受表达能力的培养作用 ,即要有准确、快速地表达记录形体的能力 ,要有概括、强化造型感受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2.
黑白装饰画,是以黑、白对比为造型手段,画面主题以黑、白形体的巧妙组合来得以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黑白装饰画的空间表现、造型特征、表现方式具体体现在用黑白构成的外在形式美,灵活运用点、线、面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使画面黑、白、灰变化丰富,虚实层次错落有致以及黑白艺术效果单纯、明朗、强烈,自然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3.
素描与造型     
素描是基础训练,解决造型问题就成了素描的根本任务。西方造型艺术家把几何形体当做解决形体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所以学习素描必须从认识和表现几何形体开始。了解素描的概念、意义、目的和任务对艺术系的学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的形体作为自然界最优美的造型,它存在着一定的科学审美属性.古希腊人做过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作过深入研究.笔者着重用科学的眼光对人物头部形体关系作了分析,结果发现人物头部作为人体重要组成部分,确实更验证了人的形体美作为美中之至美者亦必具至高的科学审美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校女生开展形体训练课程的重要性着手,形体训练对学生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影响做简要分析,结合目前高校开展形体训练课的现状对女生形体训练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燕山大学学生形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周期性教学试验法,对研制的大学生肩带背部形体疾病矫治运动处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肩带背部形体疾病占37.17%;处方教学总有效率达89%(P<0.01).说明:形体改善运动处方对学生肩带背部形体疾病的矫治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直拍四面攻打法的可行及其技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作了实验研究 ,并对其主要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以了解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研究表明 :1.直拍四面攻可以用正手正、反面和反手正、反面的四个面击球进攻 ,各个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以及主要技术在比赛综合运用上没有技术死角。 2 .在击球速度上正手反面攻球不如正手正面攻球 ,正手正面更适合于扣杀。3.在拉球的旋转上正手正面不如正手反面 ,并且正手反面拉球带有明显的侧旋。4.正手正面攻球与反面攻球在力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5 .在发球技术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要加强发抢意识 ,提高发抢命中率。6 .在相持能力上必须解决好正、反面的拉打转换 ,充分发挥反手能用两个面拉打的威力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使学生尽快掌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操教材,发展柔韧素质,支撑能力及腰、腹、肩的力量,进行美育教育,笔者创编了儿童形体操。这套韵律操是由简单的艺术体操动作和体操基本功组成,动作造型优美,简便易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同成分的二组元置换式面心立方固溶体,采用刚性球模型并结合随机函数控制,进行(111)晶面原子排列的晶体学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等效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成分下的Ti-Zr、Ti-Al、Zr-Al 3个体系的二组元置换式固溶体(111)面的晶格常数的变化特征,并与Vegard经验定律进行对比,给出了刚性球模型中由...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亚运会7场84人次的手球比赛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将比赛中技术变量视为应用环境、类别及效果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手球比赛表现指标评价体系与比赛表现结构模型,以揭示手球比赛表现指标构成及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手球比赛表现评价体系由对方获得球权、接控球、传球、运球、射门、个人防守、配合防守等7项一级指标,抢断球、任意球、接控球、控制性传球、组织性传球、助攻性传球、运球、技术失误、技术成功没得分、得分、延缓进攻、限制传运、封堵、协防等14项二级指标构成;将比赛技术与应用的环境以及效果联结在一起,将技术表现视为一个动态程序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价更具客观性;获得球对处理球、处理球对进攻完成、处理球对防守有较高的影响关系。获得球对进攻、防守对进攻完成影响较小。获得球对进攻完成没有直接影响;处理球各项指标中助攻性传球、运球对处理球有较大的影响。进攻完成各指标中得分有重要的影响,防守指标中协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淬-热分析方法分析铸铁凝固初期石墨形态的演变。石墨的初始形态呈球团状,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下,将使石墨的球团状初始形态发生演变。在合金凝固过程中,一些非金属夹杂物质点可作为石墨结晶的异质核心,而对于尺寸较大的夹杂物,石墨能否在其表面上形核关键取决于夹杂物表面的性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对篮球攻、守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现代篮球防守是以防"球"为中心的防守理念。防"球"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特定时间段内,只有控球队员才能得分。(2)任何防守战术的实施都是以防"球"为中心,在局部区域形成"以多防少"的局面。(3)围抢并切断控球队员与其他队员的联系。(4)在内线形成对控球队员的多层次协防和补防的局面。同时提出现代篮球防守中个人防守的几个重要防守环节:对持球队员的防守;对运球或突破队员的防守;对传,接球(无球队员)的防守;对投篮队员的防守。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4-2015年NBA季后赛控球、得分、各得分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NBA季后赛球队胜负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主客场中的得分、控球和二分得分率,而主场控球与得分、客场控球与得分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正相关;在东部联盟主客场球队中,控球与主场二分得分率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在西部联盟主客场球队,控球与主场得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正相关,与客场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旨在为篮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理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74-1575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明确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0月1日,国际乒联正式开始使用大球。为了使国球长盛不衰,应尽早掌握大球的基本规律。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统计、数量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对他们在大小球时代录象统计中的发球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认为:(1)改大球后,优秀运动员仍以左半台侧身位的正手发球和台内短球的持不持发球为主。(2)改大球后优秀运动员接发球站位仍以左半台站位为主。(3)改大球后左短与中短是优秀运动员常用发球落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拉弧圈球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得出:拉对方的下旋来球比拉对方的上旋来球需要更大的切向挥拍速度,且来球下旋越强烈,切向挥拍速度要求越高,才能拉出弧圈球;为达到拉球的最佳效果,拉对方的上旋来球比拉对方的下旋来球所需较长的摩擦时间,且来球上旋越强烈,所需时间越长;拉对方下旋来球比拉对方上旋来球,回球的旋转效果更好,对方来球下旋越强烈,回球旋转也越强;拉对方上旋来球比拉对方下旋来球,回球更容易过网,且对方上旋越强烈,越容易过网,但要防止拉出台。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点”固定球。经实验证明,“三点”固定球能减短球的复位时间,提高练习密度,加大扣球技术辅助练习手段的有效性,可应用于排球初级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男排比赛中跳发球和一般发球效果的统计和分析提出:要提高发球的效果,必须重视跳发球技术,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对跳发球的针对性训练,并对大学生排球中跳发球技术的认识及现状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集体球类项目内涵、案例以及阐述通过集体球类项目提升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途径.论述了集体球类项目具备弘扬人文精神、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创造社会财富功能.举出我国男排、女排和男篮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提升国家凝聚力的社会角色案例,结合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可以借助发展集体球类项目提升中华民族的国家凝聚力,一方面寻求共同目标,另一方面构筑情感纽带,发挥集体球类项目的自身项目优势,开拓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