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原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运用各种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当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后,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开宗明义地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的倾向: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说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开展意义和形式相联系的活动,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新《标准》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将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的倾向作为改革重点;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叶尔妮 《教师》2013,(26):85-85
新《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指出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为我们的英语语法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的出台使一些人产生了否定语法教学的片面思想,好像一提语法教学就是要“走老路”。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从而保障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指出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沈娟 《陕西教育》2011,(10):33-33
近年来.有关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成为语言学界和教学界的热门话题。《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年轻的高中英语教师.我时刻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不断思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减少由文化冲突引起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8.
新《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9.
刘兰勤 《考试周刊》2013,(50):87-88
<正>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法知识讲解与传授,忽略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的意义 《金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山发.倡导体验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践稿)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应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红云 《考试周刊》2011,(58):123-124
英语课程改革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任务型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的学习就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一新理念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岂丽涛 《考试周刊》2012,(29):73-74
教育部2003年2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英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重新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探究教学策略,把握教学环节;立足终身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7.
吴继红 《中学文科》2005,(11):16-1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新课改正是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语言学习方式和语言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对我们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些挑战和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制定了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使高中英语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尤其是对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语言应用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已经成为中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涌现出一个新潮流,即提倡交际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淡化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现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