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唯物辩证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艺术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艺术学、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寻武术套路节奏的艺术特性、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其表现的因素,更全面、客观地指导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以推动武术套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武术节奏,认为武术套路节奏是各种动作在快慢、刚柔、起伏、轻重、长短等要素上的对比及各种要素有一定规律的交替组合。其节奏表现受时间把握、空间认识及身体素质、基本功、精气神、编排、呼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美的视角重新审视武术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时间性、空间性等艺术特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艺术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术技击观的“解咒”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戴国斌 《体育与科学》2002,23(1):12-14,11
武术的技击最为完整地记载在套路中,套路是动作的串联。因此,动作和套路是我们阅读武术技击的最好文本,也是我们研究武术攻防的最佳切入点。本文从武术的动作和套路入手,运用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对武术的技击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新规则中难度动作对套路编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旧规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新规则难度动作的加入对破坏套路的整体节奏、导致套路编排的雷同、结构布局的失衡、技术形式的异化等都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只有对新规则进行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修改,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才能求得竞技武术套路的生存空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意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529-530
从武术套路意识的概念、内容、种类、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阐明武术套路意识在武术套路演练中的价值体现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在训练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从1959年第一版《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出台,到2002版新规则的实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改了8次。每次修改都会引起武术套路编排、动作构成、训练方法及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为了加快武术套路竞赛与国际接轨,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出台,彻底打破了武术套路保持传统性的原有发展路径,使武术套路从最初以"精、气、神"传统武术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为主,发展为以难度动作稳定性、创新非武术类动作为主的训练模式。这种变化给武术套路的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各运动队更加注重难度动作的完成及其稳定程度,渐渐将武术的基本动作与技术丢弃,使整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竞赛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运动竞赛方法学的基础理论,剖析现行武术套路竞赛方法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了武术套路竞赛引入淘汰制的新思路。认为,淘汰制的引入对保持武术套路的本质属性、提高武术套路运动的竞技性及观赏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淘汰制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武术套路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运动商业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竞赛制度、观众需求等因素剖析武术套路竞赛没有观众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探析武术套路竞赛走向商业化的种种羁绊,为武术套路竞赛走向市场、走向观众探索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探讨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及套路的艺术特征,主要结论:套路与技击是同属于武术范畴,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攻防含义是它们的共同内容,但这两之间有着根本区别,技击以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而套路以表现美为其最高追求,套路在素材的选择,动作创编,动作表现等方面都力求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套路动作也反映出其创编对攻防的感悟,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武术套路有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竞技武术发展关系入手,重点总结九运会前后,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变化对武术套路难度技术发展的影响,从中发现影响竞技武术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透视竞技武术的发展趋势,为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为竞技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运动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武术套路最富特色的审美角度.去把握其布局结构、动作身姿、功架造型、刚柔动静、以形传神等运动艺术的主要构成要素,探讨这种运动艺术美学特征产生积淀变化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分析了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损伤的原因与规律,并从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角度结合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实践,提出了预防伤病发生的措施与办法,旨在为武术教学、训练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武术与舞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武术套路形成的原因与过程,重新思考了武术与舞蹈的关系。认为舞武与武舞不同,武术套路形成了武舞而成形于舞武;舞与武的一体性,是武术套路最根本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音乐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强武术表演的艺术欣赏性,提高武术套路整体审美观,提高演练者与观赏者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力。在武术套路编排中运用音乐时应注意根据拳种类型的特点选用音乐,根据武术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特点选用音乐,音乐的节奏要与动作的节奏一致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终身体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当下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结论认为:(1)教学内容改革为:淡化难度、注重学练法,突出欣赏能力培养、强调武术文化传承.(2)武术套路技术评价分为3种形式,即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有选择地进行单式技术、组合技术、整套技术的评价。单式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练习的质量和技击含义的表达;组合技术评价侧重于对动作的审美;整套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的记忆和艺术表现,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对“套路是技击的基础,技击是套路的运用”这句在武术运动中常常听到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证实套路运动和技击运动虽有着很深的渊源联系,而实际上应是两种不同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体系,充满着东方古典文化的神奇美丽。武术套路是几个动作的组合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中的创新动作的形成、发展及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套路动作的不断创新是武术套路得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安徽省第十二届武术套路比赛甲组男、女前8名运动员竞赛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现场评判和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分析造成安徽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动作质量扣分的因素,为安徽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