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朱方建  丁山  王维 《新闻前哨》2014,(10):63-6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然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规划不合理,产业链不清晰,同质化竞争,房地产色彩浓厚,滥用历史资源造成文化泡沫等,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向着良性健康方向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大背景下,出版产业也在寻求自身的发展途径。一些企业通过在一定地域聚集,逐渐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然而与文化创意产业园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出版产业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聚集。而且,出版创意产业园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园",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创意"。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特点,探析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机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找出版创意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3,(23):70-73
世界各地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在城市政府管理层面上,政府重视、政策立法,构建良好政策环境;在城市基础设施层面上,艺术教育基础设施完备,专业创意人才云集;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创意层面上,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凝聚城市个性化色彩,塑造世界品牌。理性反省当下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的现实境遇,首先国家规划政策的粗疏致使园区归类分划模糊、产业模式涵盖不清。其次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致使园区的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再次区域产业同构致使园区发展缺少品牌效应和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4.
李晓云 《新闻界》2012,(11):52-55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河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本文认为,考虑到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产业的完善程度,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选择以城市品牌为依托和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通过构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开发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品牌和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律翰 《今传媒》2015,(3):38-39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知识产权与商业谈判两者共存,共同为企业、为品牌、为消费者贡献各自的力量,最终亦将为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达到“双赢”。在产业的高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关系到文化创意产业是否能健康发展。在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下,谈判成了其中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商业谈判的策略,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08,(12):64-64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本身处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前端,依靠创意来推动产业,为产业的相关部门提供平台、创造环境、塑造品牌、扩充市场、丰富生活和培育受众。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于“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电视的内容依靠创意不断丰富,丰富的文化内容为产业带来兴隆。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在此基础上,传媒类机构的不断崛起,为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引入了全新的动力。本文通过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其定位的转型、创意的特色、新媒体传播三方面探讨了"东郊记忆"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为研究对象,阐述图书馆文化创意品牌的内涵及建设意义,以首都图书馆为例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及品牌建设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图书馆文化创意品牌定位和用户分析,探讨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及品牌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培云 《传媒》2019,(9):73-74
文化创意品牌的建立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校文创品牌的建设状况和价值两个方面,以杭州师范大学的文化创意品牌为例,分析了高校文创如何更好地形成品牌效应,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校文化的品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京杭大运河流淌千百年,产生了一批沿运城市,造就了璀璨的运河文化。沿运城市由于自身蕴含的运河历史文化因素和品质,在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战略以及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战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使沿运城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沿运城市可以依托运河文化创办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园区,选择特色鲜明的门类优先开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航母,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逐渐实现城市经济转换,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本文以淮安市为例,提出依托运河文化开发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时期的中原文化传承和推广依然被强势文化所主导。中原文化传承和海外推广需要更新思维,秉承文化自觉的理念,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文化品牌,构建多元化传承和海外推广体系,以促进中原文化传承和海外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当今时代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企业的品牌价值,是当今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苏州诚品书店进行实地调研和用户访谈,从复合式经营模式、分店特色设计、建筑设计、人文精神、价值输出等五个方面总结诚品书店的品牌传播模式,并根据诚品书店品牌传播的经验,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邵祯 《大观周刊》2012,(48):96-96,81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新型的产业形式,源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同相似的创意旅游和文化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选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分析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以此来凸显其价值性。  相似文献   

14.
(一)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受访者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运营中心总经理萧刚 《出版参考》:磨铁公司何时入驻园区,当时是哪一点吸引公司入驻? 萧刚:2010年5月磨铁正式签约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成为首批人驻的出版创意企业之一. 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以出版原创为核心、以产业促进为目的、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国家级的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家在北京发展多年的出版创意企业,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为原创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图书),我们也肩负着促进出版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磨铁的产品特质及文化诉求,与园区的要求和宗旨高度契合,这一点,是我们积极申请入驻园区的内在动力,也是最吸引磨铁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在9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介绍,2010年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一年,上海成立了由宣传、经信、发改、科技、旅游、财政、税务等22个委办局组成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入了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被正式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品牌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创意:电视广告的灵魂 商海激战的无数事实一再证明,一个新的品牌,要使人们对它从一无所闻到妇孺皆知、名扬四海,必须有极富创意的广告辅助才行;一个老的品牌在与其它品牌竞争中不幸走下坡路时,又必须靠极富创意的广告来宣传其先前未曾注意的附加价值,才能重振雄风。所以,创意,是电视广告的灵魂。 所谓创意,就是用极为简洁生动的语言(电视画面和文  相似文献   

17.
目前贵州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政策体系、资金、内容创意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已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建议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和投融资体系、提升内容创意、完善动漫产业价值链、培育专业人才、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和优势,最终实现贵州动漫产业的良性运营和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贵州动漫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政策体系、资金、内容创意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已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建议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和投融资体系、提升内容创意、完善动漫产业价值链、培育专业人才、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和优势,最终实现贵州动漫产业的良性运营和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9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介绍,2010年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一年,上海成立了由宣传、经信、发改、科技、旅游、财政、税务等22个委办局组成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入了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被正式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品牌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上海已成为国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仍存在社交媒体影响力较小、知名度低、空租率高的问题,如何提高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提升知名度,成为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法】针对这一情况,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设计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与AISAS模型,构建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理论模型。【结果】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建立出三个理论结构模型,提出影响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的因素。【结论】根据三个理论模型之间的影响关系,借鉴国内外优秀做法,从三个维度提出建设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矩阵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