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直以来,英国法院对法庭秩序和司法活动的保护较为严格其规定主要体现在《1925年刑事司法法》和《1981年藐视法庭法之内。根据这两部法律的规定法庭内绝对禁止摄影,未经法庭许可的录音是禁止的,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也要受到一定限制。之所以这么规定,一方面是避免各式设备的操作影响法庭秩序,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各种有关案件的报道影响司法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法律对媒体惩罚及限制最为严格的国家。其《藐视法庭法》规定了严格责任的“藐视法庭罪”和普通法下的“藐视法庭罪”,无论是否存在干扰司法的故意,也无论诉讼程序是否开始,记者的报道行为都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而且,《藐视法庭法》还规定法院可以对新闻报道进行必要的限制。另外,对于刑事案件,英国的《刑事法庭法》规定只能简略地报道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地址、涉嫌犯罪、开庭时间等9项内容;除非法院许可,否则必须等审判结束方可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3.
传媒报道审判活动若干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爱珺 《新闻界》2002,(4):22-24
维护法院尊严,维护审判活动的正常秩序,对传媒报道审判活动作出限制,是世界法制国家的通例。英国法律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审判活动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法官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评论未决诉讼的传媒予以处罚。(1) 希腊规定:刑事案件,在法院做出正式裁决前,禁止有关此案件的评论、对被告的指责等。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2) 1948年联合国《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第三公约》把“妨碍法庭审判之公正进行”的新闻列为禁载。1994年世界刑法学会第十五届代表大…  相似文献   

4.
藐视法庭 藐视法庭包括与司法机构发生冲突--不管是在特殊场合,还是在普通的司法程序中.以下并非是对藐视法庭相关法律知识的全面描述,仅是一个关于与路透社有关的藐视法庭问题的指南.如果你进行法庭报道或是想要得到更多的关于藐视法庭方面的法律信息,请参考本章所附资料,或是与路透社的法律部门联系.  相似文献   

5.
审判公开到底可以多公开?对于这个问题,英国一直以来的做法是倾向于保护法庭秩序和司法活动,严格禁止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真正的庭审直播在英国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案件审判结束后,传媒才可以通过"重新改编的戏剧"的形式重现庭审过程。然而,2012年5月9日英国女王在新一届议会开幕仪式上关于司法改革的讲话,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庭审录音录像的关注,但是,英国的庭审录音录像改革从1992  相似文献   

6.
新闻自律:事实评论划清界限在发达法治国家,由于新闻媒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民主法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予以新闻监督较大的空间和小心的呵护。但是在报道司法活动中,对于新闻媒体进行的司法活动进行评论,提倡把报道事实和评论分开。英国立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司法程序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应该说这些规定直接禁止了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在美国的新闻法律中,并没有禁止此类评论,但规定如果对尚未了结…  相似文献   

7.
在发达法治国家,由于新闻媒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民主法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与以舆论监督较大的空间和小心的呵护。但是在报道司法活动中,各国对新闻媒体却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 英国立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司法程序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在美国的新闻法律中,也规定如果对尚未了结的官司的评论造成了后果,使法庭无法继续履行职责,则要承担法律责任。看来,避免监督妨碍公正审判是各国共同注意到的问…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藐视法庭?所谓藐视法庭行为,是指干扰法院系统的正常运作,影响司法公正的各种形式和方式。包括在法院辱骂法官。未经允许在法院记录、录音、录像或照相。应当说,确立藐视法庭罪的目的不外有二:大的方面.在于树立人们对法庭乃至于对法律的敬仰之情,从而树立起法律至上的理念;小的方面,在于维持良好的法庭秩序,便利于法庭审判的正常进行。1999年2月9日,共和国法制建设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一起因借贷合同引起的经济纠纷案正在厦门市  相似文献   

9.
法庭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必须做到公正而准确。正因为是要写作执行国家法律、审理一切案件的法庭新闻,“公正”和“准确”这两大新闻准则比起写作其他新闻来,显得格外重要。公正就是不偏不倚。法庭记者所写的新闻应尽可能客观地让读者形成对有关各方的一致印象,也就是说,要用同样的语气报道辩论的双方。准确就是无误。法庭记者应记住:在法庭新闻中.哪怕是一点地差错都有可能会使报纸遭到诽谤的指控,或被指控为藐视法庭。记者应尽可能~丝不漏地弄清诉讼当事人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住址及事发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关于法庭新闻的采写,“…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新闻公报》杂志网2014年数据显示,英国媒体从业人员达70000多人,其中37000人在公关部门工作,从事记者、编辑的业务人员不到40000人。对于这些"无冕之王",英国媒体进行严格管教,以确保他们成为自由而负责任的专业人士,英国因此也享有了"具有欧洲最严格的传媒业务准则"的名声。英国媒体自律机制的历史简述英国媒体监管自律机制始于1936年英国"全国记者联盟"(NUJ)制定的一部行业道德规则——《行为准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16):69-72
媒体对法庭诉讼的报道一直以来都受到其他竞争性法律价值的限制。在诉讼程序的庭审阶段,媒体报道会对程序及相关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媒体的言论自由与竞争性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和判断,进而进行新的调整。欧洲人权法院在化解媒体和诉讼程序之间的矛盾方面贡献卓著,但这一矛盾仍然不可避免且会一直发展。本文试图借鉴欧洲经验,分析庭审阶段媒体介入司法程序的效果与规制,以确立媒体与司法程序之间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肖嵩 《声屏世界》2003,(8):40-41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法院系统高层领导的提倡,法院的审判活动由神秘性逐步走向公开,给媒体关注庭审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与此同时,媒体在报道庭审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监督功能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这种媒体对司法的介入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防止法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保证公正司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对媒体的报道不加任何限制,它就有可能妨碍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因此,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严格的法庭规则,用于规范参与诉讼的人和旁听人员的行为。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层法院诉讼档案的特点1.基层法院诉讼档案的形成,相应地受诉讼程序法的制约。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任何一个案件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否则就是违法,当然,基层法院也不例外。诉讼程序法对诉讼档案形成的制约性,  相似文献   

14.
姚明 《档案管理》2021,(1):97-100
档案馆所承载的社会职能和应有的社会形象决定了其不宜过多地陷入与他人的诉讼纷争之中。目前我国涉档案馆诉讼案件呈现出逐年递增、案件分布较广和主要以被告身份出庭等特征。基于档案馆自身维度,该类案件发生的缘由主要在于:对诉前矛盾纠纷的化解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基本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因其他主体违约而连带作为被告上法庭;因地方保障不到位导致卷入诉讼;因不主动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进入司法程序等方面。未来,应从档案馆自身、档案行业组织和行政监管三个维度建构对策,以对档案馆诉讼风险有力防范之。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的任何环节都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使你走上法庭成为原告或被告,那么,你必须对一些基本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有所了解,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现象]明星隐私权被媒体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不是新鲜事情.在公众知情权汇集形成的公共利益面前,绝大多数明星面对自己隐私被曝光的选择是忍让,最多就是发出类似于冯小刚"炮轰"之类的愤慨,很少有明星选择诉至法院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因为此类案件的诉讼多以媒体使用"公众人物"抗辩胜诉而告终.  相似文献   

17.
从媒体诞生之日起,"媒介审判"作为舆论监督司法的一个副产品,便引起了新闻界和司法界的争论.媒体利用自己舆论监督的职能对司法案件进行先入为主的审判,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司法独立,影响了案件的正常审判,不利于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但是,造成"媒介审判"的责任不仅仅应该由媒体一方来承担,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司法机关职责的缺位、司法机关本身的封闭性、法官独立人格的缺失、舆论的非理性以及舆论监督方面制度与法律的不健全等,都是导致"媒介审判"的原因.因此,要防止"媒介审判",需要司法部门、媒体、大众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谢锦添 《青年记者》2016,(19):78-80
媒体对法庭诉讼的报道一直以来都受到其他竞争性法律价值的限制.媒体报道的自由性在诉讼程序的审前、庭审以及审后阶段,都会对程序及相关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审判结束且法院作出判决之后,保障司法公正和维护无罪推定的必要性就终止了,此时媒体重新获得了报道庭审的自由.但对涉案人员利益的保护并没有因庭审结束而终止,这一点当前世界各国主要通过隐私保护、资料保护以及反诽谤立法等方式加以实现.在对媒体言论自由与竞争性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和判断时,欧洲人权法院的相关判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镜鉴.我国可从欧洲经验中获得启示,以确立媒体与司法程序之间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河北晋州海龙棉织厂生产"毒毛巾"事件,后经相关部门检验,该厂毛巾虽不合格,但未含禁止使用的强致癌物质。海龙厂随后对央视提起名誉权诉讼,终审法院北京市一中院以"生产厂家针对媒体与公众对其产品质量及安全的苛责应予以必要的容忍"为由驳回其上诉。  相似文献   

20.
3月21日,国内众多媒体都刊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就广西足球俱乐部以“消极比赛,影响其主场经营”为由提起的诉讼进行反诉,因法庭对“宏远”的法人资格提出质疑,这个被称为“国内消极比赛第一案”的案子,开庭当天,法庭就宣布推迟7天再行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