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最蓝的眼睛》以来,莫里森在作品中叙述黑人背负沉重历史创伤记忆的同时,也一直探索黑人如何在当代的主流白人文化中重建历史、寻找文化身份与个体存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爵士乐》延续了黑人族群遭受集体创伤的主题,通过乔与维奥莱特的婚姻危机加以呈现,并使之延展成为被都市文化蛊惑、进退两难的当代黑人群像.莫里森以爵士乐为叙事线索,巧妙地融合了黑人创伤历史、家庭伦理、消费文明的异化作用等重大命题,在音乐的点睛作用下还原了黑人在历史场景与现代环境中的生存困境,并整合成为一幅震撼心灵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
钱逊 《全国新书目》2010,(17):38-40
《论语》的思想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心魂"所在。在当下,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论语》、了解孔子,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西北农村文化大院的田野调查,本文试图回答:以文化大院为载体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国家文化治理的框架下具有怎样的特定意义?本文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体现国家在发展乡村文化方面开始从文化管理转变为文化治理,即联动个体、社会、政府等多方主体,生成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于国家文化秩序,民间社会并非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能动的获取与再生产的过程,表现出"在地性"与"灵活性",从而持续形塑新一轮的国家文化秩序建构.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藏区文化面临着来自现代文化渗透,在商品、资源、人员流动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原有秩序的丧失.本文研究电影《气球》的空间叙事,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话语空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求电影中的藏区空间的多元文化共存现象,进而阐释现代化进程对藏区传统民族信仰的影响,以及电影人物在现实困境下对身份认同与传统信仰的焦虑与隐忧.  相似文献   

5.
郭讲用 《当代传播》2011,(4):45-47,50
本文运用传播仪式观理论,通过对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的分析比较,揭示传统节日组织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传播在共享信仰、续接传统、整肃心灵方面的意义,分析大众媒介的介入如何使传统文化得以修正与转换.以中韩端午节仪式传播的神圣性与纯粹性差异观照我国端午节传播由于泛政治等因素而导致的“仪式空壳”问题,探讨如何将传统节日组织仪式和媒介...  相似文献   

6.
当前,传统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受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阍信仰在这个高度蝶介化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海峡两岸关于妈祖信仰的“媒介化”传播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民间信仰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术理性主义传统认为超自然信仰起因于各种各样的谬误,是缺乏批判力的思维对奇异的自然现象所作的非科学解释,因而必将随着教育和科技的日趋进步而衰亡消逝。本文主要论述围绕着现代理性主义和民间信仰而进行的学术讨论中所产生的观点,认为是文化进化论等社会科学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强制性地把现代思维和超自然信仰对立起来,事实上超自然信仰在当代社会中广泛存在。应用现象学方法对当代的超自然信仰和经验叙事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归纳并描述出其中属于逻辑的成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逻辑推理在这类信仰和叙事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此外,这类叙事还十分重视对于证据的收集和嵌入,并采用重复等叙事策略来突显其合乎逻辑性。所以,超自然信仰和经验叙事虽看似与现代思维格格不入,其建构却是因着现代思维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从帕斯卡尔信仰问题的言说方式分析入手,为帕斯卡尔信仰理论尝试性定位。帕斯卡尔就人生处境问题、"打赌说"、个体信仰印证的各种言说方式体现了帕斯卡尔信仰观的生存论倾向。其信仰问题的探索处于理性证明型信仰观向生存体验型信仰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于丹《论语》心得"热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丹《论语》心得"以现代人的视角,实践了一次成功的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体现了传媒与传统文化的积极互动.首先,它的出现契合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信仰的心理需求,体现了传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论语》心得的传播方式符合现代人精神消费的特点;再次,于丹以个人感悟式的体验带给受各种现实问题困扰的现代人一次心灵的释放和慰藉.  相似文献   

10.
曾伟 《东南传播》2013,(3):41-43
民间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遇到种种困境和危机,其生存境况日益窘迫。产生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民间信仰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港里村妈祖信俗的仪式传播研究为例,初步分析了妈祖信俗能否适应当前的时代语境、能否有效传播并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阅读泰山,阅读泰山的宗教文化与民间信仰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国人的心灵祈祷,了解中国人的人心所向民意所在,具有着不容轻忽的意义.泰山,就是屹立在天地间的昭示着中国人心灵世界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马坊牛王会立会数百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结构固定完整,涵盖地域广阔的民间宗教信仰祀神社事活动。整个活动包括民神创造、民神信仰、礼仪、禁忌、手工艺、雕塑、绘画、舞蹈等多种文化形式,融合了黄土高原农业半农业的传统农耕文化与沙漠草原游牧文化,形成一种特定范围内排他性且个性鲜明的民间文化空间——马坊牛王会文化共同体。其信仰之虔诚,程序之繁复,秩序之井然,管理之规范,规模之宏阔,凝聚力之强世所罕见,而其信仰的专一性和原生态文化储存的纯净性为2012年4月13日文化部批准的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3.
丁宁 《出版参考》2005,(8):55-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个体,放在社会动荡不安、文化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上来认识,揭示其思想文化上的种种冲突,探讨其心灵的痛苦历程,描述其命运的变幻起伏,展示其渺小与伟大,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文化重建、文化人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的思考,并反观自身.用一位评论家话来说,<周作人传>是一部具有哲学著作品格的传记.  相似文献   

14.
官雨昕 《东南传播》2020,(10):42-45
在现代技术和秩序的驱使下,漂泊的现代人沦为功能化的机械,置身虚无和空洞之中。雅斯贝尔斯由此向人的生存发问:如何在日渐虚无的世界中重获本真的存在,从而提出"生存自由",期盼人类回归原初的自由,激发其生存的力量,实现自我。本文以台中薰衣草森林为例,将其置于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之下,通过对台湾乡村文创实践的多方探讨,包括创立者之理想价值、游览者之切身体验、产业本身以及人、地、产的共生发展,进而理解雅思贝尔斯的生存自由及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实践可能。  相似文献   

15.
高军 《大观周刊》2010,(48):38-38,37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的多样性、世俗性、非理性和迷茫性的危机.其成因可从国际、国内及主观三方面去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要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类似,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等方式从人脑传递到人脑的文化单元。模因论提供了一种解读各种文化事象的视角。在此视角下,民间信仰可被视为一种模因复合体,其功利性、易变性、区域性可以获得相应的模因论解释。民间信仰成功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常常是牺牲部分复制保真性换取长寿性和多产性的结果。现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大幅度提高了民间信仰模因复合体的复制保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失去了“变异”的可能。相反,在环境改变施加的“选择压力”作用下,民间信仰模因复合体加速演化,发生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是源于现代社会出现的文化霸权和信仰危机而涌现出的一种反思理性的精神生存状态。其反对中心性、体系性,宣扬非理性、个性以及本能的释放和自由等特点导致商业广告创作内容上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张扬人的个性、点燃人的欲望、挑战主流、戏谑经典、隐藏主体。后现代主义促成了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的广告类型的形成。然而广告创作者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后现代主义,应该拿捏分寸,防止广告变味。  相似文献   

18.
向经典致敬     
向经典致敬.何谓经典,我想,凡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品,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一些要素.典范性—作品的艺术提炼和高度概括.普适性—能够穿越时空,呈现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独创性—没有千千万万个个体作家的独特创造,就不可能有文学的整体发展.人类情感具有共通性—无论种族、地域、文化有多少差异,人类基本的欲望、渴求、认知、感受都是共通的.真正的好作品、经典作品,必定含纳、承载了人类情感的张力,内置了人类心灵共鸣的密码.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社会中,生产者以自我的立场为出发点,将广告作为工具来控制消费者,燃起他们购买本不需要的产品的欲望.广告符号暴力以一种温和的、不易被发现的形式存在,通过把物符号化,对物品进行等级、类别的划分来制造差异、等级、个性等社会分隔,人们以占有和消费物品来进入这个充满差异、等级的符号体系,获得自我与社会的认同.广告利用雄厚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等竭力推销商品,通过集体的推定来复制个体的欲望,使得个体心甘情愿地购买商品.真正使消费者沦陷的是广告中的关怀,它一再强调消费者无需作出改变,社会以慈母般的关怀来迁就个体,使消费者融入一整套技术和政治秩序,以此保持广告良好的约束秩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现代图书馆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空调采暖、建筑照明等方面节能措施,阐明了现代图书馆建筑节能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