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明确某玻璃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问题和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来获取有关数据并进行研究。结果粉尘基本合格,但一氧化氮和噪声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结论某玻璃厂职业卫生状况基本符合相关标准,但仍要加强职业卫生危害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现场会上了解到,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能自2005年划转到安全监管部门以来,全国仅有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安监部门承接了职能,而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的更是屈指可数。在职业危害问题目益突出的形势下,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必须尽快走出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陕西某国有煤矿井下生产工艺,明确粉尘产生的关键环节,制定现场检测方案,对工作场所粉尘进行检测,结合检测数据对该煤矿防尘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劳动者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进行有效性评价.明确该煤矿粉尘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防尘设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煤矿企业开展日常的粉尘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市8家建筑施工企业调研,分析建筑施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型、职业病危害防护现状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得出目前建筑施工行业职业病危害较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集中在粉尘、噪声、振动和化学毒物等方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较差,职业卫生管理也普遍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据我国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出建筑施工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以浅显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劳动者了解生产环境中的各种潜在危害,掌握预防知识,学会如何预防职业病,对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推进煤矿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全面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快速、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某高校地质类检测实验室为分析对象,对实验室各种分析岗位的工作人员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选购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仪器设备,采取人机隔离措施,使用符合人机工效学的试验台和座椅,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设施、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职业健康监护和对个人辐射剂量进行监控等措施,切实保障建地质类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学习之友》2013,(7):F0002-F0002
汕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6月起负责我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即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防、治、保”中“防”的职能,主要有:依法监督检查全市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情况及其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负责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依法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全市职业卫生培训和安全资格考核发证等相关工作;负责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检查;负责对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落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4月27日至29日,安徽省总工会、省环保局、省安监局以及职业卫生方面专家组成的检查组,对池州市进行了以生产加工企业作业场所粉尘危害为主的专项联合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助产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通过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的相关资料进行综述,总结出助产士面临诸多因素的损害。结果:针对助产士面临危害因素总结出防护措施。结论:助产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规范操作,提高护理技术,保证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选择某生产马拉硫磷的农药厂包装车间为接触组,硫化车间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卫生调查。两车间生产操作方式差异显著,调查表明:接触组车间的马拉硫磷浓度远高于对照组,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眼检查结果表明,接融组工人眼化学性损伤较对照组严重,差异非常显著。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了改革包装车间工艺操作方式等四项措施,以降低车间空气中马拉硫磷浓度,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学院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现状以及调查引起职业损伤的原因,并分析和探讨发生职业损伤后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学生预防及应对职业防护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本次调查中80.3%的高职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习护生的机械性危害。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应着重加强他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知识竞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有效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因长期在工作中受社会心理因素、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的危害.结论既能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帮助护士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  相似文献   

14.
<正>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劳  相似文献   

15.
问卷调查分析了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职业卫生教育与职业健康状况。该污水处理厂职工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比例超过80%;一线职工和非一线职工对臭气、化学毒物和噪声等三个职业危害的认知比例分别超过79%和50%;一线职工和非一线职工报告有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的比例分别高达71%和64%,报告有皮炎症状的比例分别为46%和21%。应进一步加强职工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职业伤害发生的因素,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制度、防护措施,实施规范化操作。结果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的防护意识,确保其身心健康。结论通过分析职业伤害的危害因素,强化防护意识,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规范了技术操作,最大限度地预防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提出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测试点设置原则设置监测点,与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比较。结论:1、炉顶、大震动筛、3#出焦仓三个监测点粉尘浓度偏高。2、噪声问题突出。3、硫化氢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宝安区部分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完善职业健康检查体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2007年3月至9月,从辖区内525家企业中随机抽取100家,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应检人数862人,体检率51.16%;在岗职业健康体检应检人数2483人,体检率88.84%: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应检人数2329人,体检率4.81%.职业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建档完整率88%.检出职业禁忌人数17人,检出率3.85%,检出职业病疑似病人1人,检出率0.05%.结论: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检查体系,特别是岗前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9.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其工作人员经常处于多种潜在危害因素之中,因而严格有效的职业防护是保证CSSD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时对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现就CSSD环境中常见的有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及其防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职场环境中,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劳动者健康与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可能严重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劳动权利。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将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对中职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中职校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现实途径包括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师配置团队化、教育方法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