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晓翠  高原 《教书育人》2012,(27):68-69
在政治格局多极、经济利益主体多样、文化和价值体系多元的全球化语境下,大学校园承受诸如精神贫瘠、人际关系疏远等现代社会病症的猛烈冲击。大学生作为思维敏锐却缺乏理性思考的先锋群体出现了道德滑坡的时代危机。大学生道德失范是主体在认知——同化——内化的过程中分别经历了道德认知失辨、道德同化失律、道德内化失觉综合作用的结果。宗教凭借精神救赎与全球伦理的一致性,对于探寻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实现社会公共道德的广泛渗透和形成现代社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道德内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将外在的道德规范、社会准则、传统习俗等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自觉的过程。在道德内化过程中,青少年要接受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判断、形成道德人格,这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发挥。应从道德内化与主体性角度出发,分析青少年主体性在道德内化中的重要作用,探究提升青少年道德主体性、促进道德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德育使教育客体对德育知识难以内化,难以形成自己的道德信仰和主体人格。德育回归生活既是社会发展对主体性人格的呼唤,也是大学生道德认知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此,德育工作应该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教育重心等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体现的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客观必然性。道德内化规律对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支配作用。道德内化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统一、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以及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特点。道德内化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主要有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自居作用和自我强化。  相似文献   

5.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先导,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和外在表现。近期,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道德知行的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人们道德知行之间产生矛盾,出现言行不一现象,严重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必须在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优化社会环境,形成道德知行统一的氛围;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以实践训练的方式搭建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加强民主法制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道德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6.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74-177
道德内化是大学生品德生成的内在机制,是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道德内化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分析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问题及其原因,探究增强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效性的策略,坚持德育服务本质,促进道德内化实现;坚持德育回归生活,加强道德内化现实性;坚持德育方法立足实践,增强道德内化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德内化与道德教化——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和道德教化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对道德需要,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整合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化,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道德内化是指通过教育、灌输、示范、引导等方式,将外部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转化为个体道德认知、道德信仰和道德自觉的过程。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地位、作用等本质力量。道德内化与人的主体性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实现道德内化目标。因此,应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深入分析其对道德内化的重要作用,探究以人主体性促进道德内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狼抓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道德内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必能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文章在阐述道德内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模式选择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为前提。在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上,道德认同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是关键,道德体验是保障。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道德形成中知、情、意、念、行的发展过程,可以提高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恋爱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的道德一旦形成和稳定 ,就比较难于改变。道德形成过程是社会共同的“准则和规范”在心理上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的过程 ,内化得越深 ,道德就越稳定。内化过程实质上是道德事物在人脑中的“模仿、整合→再认、转化→存贮、再现”的心理表征过程 ,也是道德内化表征形式及表象外显形式相互间的作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密不可分的 ,只是为了表述方便 ,本文分别给予探讨 :一、道德的内化表征形式分析所谓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表征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心理上的感知反映。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侧重于认知而忽视情感生活体验,重理论说教,轻生命叙事。但在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情感生活体验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有助于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提高和培养,并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认知转化道德行为的纽带。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激励、强化、内化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机会,点燃原有情感、学会借助事例,开展情感体验与联想、优化教学情境创设,激发情感体验、合理引导,内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重新审视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感体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情感体验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有助于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提高和培养,并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认知转化道德行为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并不必然使大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德性与德行,其中的关键在于大学生道德内化。深入对道德内化的认识,立足于现实,探索促进大学生道德内化的途径,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努力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内化,这时提高太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交通过对影响大学生道德内化效果的因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实现大学生道德的内化,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化”即个体把外在于己的社会标准、规范等转化为内心的认知并通过主体表现出行为。在此层面上,道德内化是指个体把外部的道德要求通过认知与情感的结合而变成内部的需要的过程。在研究道德内化的过程中,理性、情感、良心等概念是自古以来各学者提出的关于道德内化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内化过程是由接受对象、接受信息、内化践行环境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构成。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价值取向、意志品格决定着其价值观的接受倾向及内化的过程。内化践行环境具有验证、巩固或改变原有的价值观的作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价值观理论创新与现实的贯通性、确立大学生内化践行的真实参照系和导向标,以增强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受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网民价值观错位、道德认知模糊、社会责任感弱化和主体意识缺失。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等学校应当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本文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欣 《考试周刊》2011,(85):203-203
道德内化的过程是道德主体在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是前提。当前,道德主体必须提高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整合能力,对现实社会道德作出超前性、适应性的正确判断,形成合理化或者具有必然性的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校园的背景下,针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在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利用联接学习理论、道德发展阶段论、需要层次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等,教育和引导学生将法治思维和道德培育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