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宜昌开展城市形象爆款作品评选为例,深入分析地方媒体记者、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从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直播平台兴起和网红涌现是2016年新闻传播领域最新的热点现象,2016年还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或网红元年。①
  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红是从受众角色向传播者角色转变的标志性现象。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读者、“阅听人”(audience),到网络直播时代的网红,受众参与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影响着专业媒体机构乃至整个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3.
李瑶 《中国记者》2024,(1):45-48
<正>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新媒体日益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培养网红记者成为抢占舆论阵地的创新策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手段。传统媒体打造网红记者,既有独特优势,也有障碍和不足。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一、如何界定网红记者“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指因某个事件、某个行为而获得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亦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收获大批粉丝的人。而网红记者,通常是指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将主流媒体的传播内容扩展到新媒体平台上,从而引导舆论、传播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优秀记者。可以说,网红记者是记者这一传统新闻工作者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从职业化向社会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程茜 《视听》2021,(1):114-115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红人层出不穷,网红经济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价值链,各主体分工逐渐明晰.在此基础上,对网红传播动因机制的研究可从不同的价值主体进行全面把握,主要分为传播主体、媒介平台、传播受众和资本推手四方面.本文对传播效应进行整体综合分析,以期为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红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建构的视角反思西方主流媒体对于“阿拉伯之春”与“占领华尔街”两次社会运动的报道,认为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条件与传播能力,西方主流媒体遵照自身的社会结构属性与媒介报道规则建构了“适宜报道的社会运动”.但是由于现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这种传播霸权正在被“另一种现实”所打破.  相似文献   

6.
周靖婷 《青年记者》2017,(12):97-98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和希拉里都运用网红策略进行个人形象传播,力求政治议题“去政治化”.网红在社交媒体中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有强大的人际传播功能和时空穿梭能力,在政治传播中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 网红策略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的运用 网红伴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而出现和演进.总体来说,网红是由于其某种自我表达的特质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并被网民所追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种特定圈子内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7.
在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智媒时代,用户的主体地位越发彰显,同时对媒体及媒体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重庆的特殊性、发展现状、用户和新媒体等几个方面,探析重庆成为“网红城市”的原因;分析目前重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重庆从“网红”走向“科技之城”,为“网红城市”如何“长红”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和移动社会媒体的发展推动传播生态的进一步变革,催生了众多的传媒景观,"网红"作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网生现象成为现代人视听生活的表达符号。本文主要从传播符号学角度研究网红符号的构建及拟态环境,为网红符号的强化路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楠楠 《东南传播》2021,(12):135-137
中宣部在2021年8月31日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媒体融合时代,怎样让典型人物以更立体、更饱满的形象走进人们心灵,用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引领时代正能量.本文结合"时代楷模"孙丽美的先进事迹报道,从用时代精神把脉典型人物、用真情实感激发心灵共振、用交互传播提升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探讨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焦玥 《传媒》2023,(10):57-60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主阵地,许多外国人加入到网红行列中来,外国留学生从他者角度展示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传播发挥桥梁作用。本文以“老外克里斯”为例,以霍尔的文化理论为视角,分析外国网红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与中国受众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从而为我国提高跨文化传播效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