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6,(4):79-79
一 1.应为"坐".坐:坐落,指土地或建筑物的位置在某处;座:座舱、座机.2.应为"嘈".嘈:声音杂乱;噪:本义为虫鸣鸟叫,引申为刺耳的声音.噪与杂不搭配.3.应为"骛".骛:本义为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意指杂念;鹜:鸭子.4.应为"渲".渲:渲染;宣:宣布,传播.5应为"泻".泻:流泻,倾泻;泄:发泄.  相似文献   

2.
用词“合理想象”不可取焦凤鸣“骛”与“鹜”是古汉语保留下来至今仍作为成语的一个语素被使用。二者的声符相同,都是“”(WU),但义符不同,一个从“马”,一个从“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骛同“务”,从事、致力;鹜,鸭子。但对这两个意义调异的词,有人...  相似文献   

3.
沆瀣一气 这个成语不好读,不好写,也不好理解,需要知道成语的来源。“沆”与“瀣”是古书中记载的两个人的名字。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是崔沆的门生,便被录取了。当时人们议论一“沆”一“瀣”,本来是一气的,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结。“沆”读 hà ng(巷),“瀣”读“ xiè”(泄)。  好高骛远 这个成语一般不会读错,但有时容易写错。其中的“骛”,有写“鹜”的,有写“务”的,也有写“雾”的。“骛”指马快跑,下面是个“马”字,引申为追求。“骛”也当“务”讲,所以也可写“好高务远”。但写“鹜”“雾”都不…  相似文献   

4.
好高鹜远的“骛”例:在父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他从小养就成了务实精神,无论是学习或是做其他事情,他都踏踏实实,从不好高鹜远。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于遥远的目标。《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清·吴趼人《痛史》:“不可徒托空言,并且不可好高骛远”。也作“好高务远”。骛:①奔驰;②追求。鹜:家鸭,古亦泛指野鸭。  相似文献   

5.
<正>"数据"的含义很广,不仅指321、897这样一些数字,还指"abe"、"李明"、"96/10/11"等符号、字符、日期形式的数据。我们讨论的数据是指存放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任何东西,如:"数字"、"字符"、"声音"、"图像"、"照片"……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艺臻 《今传媒》2014,(4):30-31
"乌合之众"是指人们常说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合。群体中的个人因为受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表现出"低智商",滋生出"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这在意见多元化,表达自由化的自媒体时代,表现更为突出。2013年2月,"李某某轮奸案"在网络爆发,网络传播环境中呈现出非理性表达和暴力言词一边倒的局面,对自媒体时代"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分析将有助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案:《论语·阳货》载孔子之言云:"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今用:"恶"即讨厌。孔子讨厌两样东西,一为"妾",二为"小人"。此处"女子"只指"妾"而言,非指全体"女性"也!只有"妾"的心态才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妻"没有这样的心态,与"君子"无关的其  相似文献   

8.
黎丹 《新闻传播》2012,(7):194+196
编辑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广大读者汲取文化知识的把关者。在日常工作中,编辑也应该"三从""四得"。"三从",就是指遵从社会需要、遵从读者需要、遵从图书需要;"四得",是指编辑要识得、懂得、写得、改得。  相似文献   

9.
把"我"放在新闻中,这个"我"指的是采写新闻的作者,就是说我们在写新闻时,应该想办法把自己和新闻融为一体。这是新闻工作者实践"三贴近"的具体体现,也是使新闻增添感情色彩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泊客 《档案管理》2007,(6):57-59
1 过了设问关,接下来就是"量"关 所谓"量"关是指与调查研究相关的"测量"要素.这在社会调查的专门书籍中称之为"社会测量".  相似文献   

11.
读《汉语成语分类大词典》,笔者粗略作了统计,仅其《条目笔画索引》中的疏误就有近百处。这些疏误,大多表现为文字的衍、讹、倒,尤以讹者为甚。如“好高骛远”一词,从《目录》、《条目笔画索引》到正文中主、副条的文字,凡涉及“骛”字者,没有一处不讹为“鹜”。现列举书中的部分疏误如下(括号中为正字): P32 垂诞(涎)三尺垂诞(涎)欲滴P70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乌(鸟)飞P84 秋亳(毫)无犯P116 一道来欣尝(赏) P133颊上添亳(毫) P280 肉中剌(刺) P301 切切(窃窃)私语P345 以规为瑱(顼) P362抉瑕擿(擿)衅P374 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P388 发奸擿(擿)伏P400 再接再励(厉) P403不敢旁鹜(骛) 胼手胼(胝)足P484 死气(乞)白赖P487 蜚鸟尽,良弓藏;狡免(免)死,走狗烹医(匡)主济时P525明察秋亳(毫) P554 利析秋亳(毫) P564白发青衫(袗) P592 常(尝)闻语曰P612 多  相似文献   

12.
"新闻侵权"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或其它新闻媒体所播出、刊发的报道、评论内容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行为.其主要表现样式是指损害或侵害公民或法人的"人身权"中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  相似文献   

13.
这里的"大而全"是指部头大、涵盖范围广且内容全面的图书(选题);"小而专"是指部头较小、涵盖范围相对狭小且内容专一的图书(选题).这两类选题一直是科技图书出版的两大领域,各编辑同仁在选题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这两种选题,不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从理性角度对这两种思路进行分析、研究,相信会对选题工作有所裨益.下面以医学类选题为例试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失真"、"失情"、"失血"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人物通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月不知肉味"指的就是孔子在齐国听闻韶乐因为沉潜投入,出现了"为乐"的精神愉悦状态,故"三月不知肉味"。且"三月"或许是个概数,并不是确指仅仅只是三个月,而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不可理喻"的意思是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客人愚昧、固执或蛮不讲理.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有某甲与之(指阿庆)忤,庆纠其党,欲殴之.甲惧,奔告于庆妻之父.其妻父曰:'是不可理喻,汝谨避之而已."巴金<家>八:"卖票的人告诉他们,这和普通戏院不同,不买票就不能看戏.  相似文献   

17.
王远东 《今传媒》2013,(6):107-108
"等郎妹"这个词汇源于解放前广东客家山区一种不健康的畸形婚俗。指的是年幼女子嫁到没有男孩的家庭,等待婆婆为自己生一个丈夫。一般情况下,"等郎妹"的生活境况潦倒而苦难,既要用年幼的肩膀扛起家里一切活计,又要时刻忍受公婆的打骂和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本文从摄影的各个角度来分析探讨在这部影片中的艺术阐述和表现。  相似文献   

18.
范宽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雄浑壮厚,峻重苍老是范宽的山水画的主要特点,其画作中的"道"与"理"对后代绘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助于传播学、社会学及物理学的相关原理,尝试将传播视阈中的环境分为"五个世界",即"客观世界"、"拟态世界"、"印象世界"、"黑洞世界"和"类空气世界",在简要分析"五个世界"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王西京 《今传媒》2008,(5):69-80
文化的本体意义 从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哲学的理性思辨两个角度全面观照一下,就会看出, "文"字的本身含有两层意思: "亠"是一个形象化的符号,表示灯具与火苗,或表示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这样,这个符号图式便具有光芒普照、使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指归文;是个会意字,指"治理,使天下安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