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近日从南宫物市场购得了一张珍贵的报纸,那是民国期间山西县级机关所办报纸中较早的一种,也许这张报纸是现存县级报纸中最早的一张。这张报纸名字叫《明报》。据近年出版的《祁县志》介绍,《明报》创刊于1924年12月25日,主办人为“学界人士”张景房、范树斋等,周刊,对开四版。开办之初,由太原印刷厂印刷,后因往返耗资费时,便自购机械印刷。三十年代,又增“画报”“童乐园”“抗日副刊”等栏目。每期印刷发行300份,其中160份是本县机关、学校及乡村办事机构所订阅,余均发往外埠祁人的商号长期订户。《明报》创刊于“五四”之后,其宗旨“作民众喉舌,为地方兴利除弊”,1925年时,因言辞激烈,协助农工,致国民党党棍到报社滋事殴打编辑,但《明报》没有妥协,继续办了下去,1937年10月,日寇逼近县城时,才停办。在1935年时,《明报》还不定期编发过一些音乐期刊,供教学与抗日之用。笔所购《明报》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5月29日的一张,404号,是其开办九年时的一份报纸,此报从创办到停刊,在风云变幻的政局中,维持达14年,在民国山西县级报刊中是极为稀见的,且国内所存仅此一张,可知其贵。  相似文献   

2.
在祁县解放59周年来临之际,祁县档案局编写的《战后阎锡山祁县政权历史纪事》近日定稿。该书记述了1945年8月15日至1948年7月7日,即日本投降后阎锡山祁县政权掌控祁县到祁县全境解放期间,祁县阎控区发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尊重史实,客观反映了历  相似文献   

3.
书架     
文学艺术《明报·茶酒共和国》作者:黄苗子等版本:新星出版社2008年9月版定价:30.00元提要:42年前的1966年,金庸在香港创办了《明报月刊》杂志。如今这本杂志已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心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始终保持着独立自由的人文精神传统,其作者涵盖各文化领域的名家大师。但是由于发行区域的限制,这本杂志对于内地的大多数读者来说,却无缘见到。本书将香港《明报月刊》42年间的精华以及因时代局限而未能流布于内地的精彩篇章,首次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4.
提起金庸,人们首先会想到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但金庸还是位著名的报人,上世纪60年代,他以一介文人的觉悟开始创办《明报》。金庸为《明报》撰写社评20余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明报》已成为香港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有影响的大报。金庸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后当过记者、翻译和编辑,  相似文献   

5.
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先后撰写15部武侠小说的金庸,近日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在回答“你从《大公报》出来,35岁时自己创办《明报》.重要的缘故是什么”的问题时,金庸回答:我在《大公报》工作时,《大公报》还是独立、自由的,  相似文献   

6.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7.
正《宜城日报》起于1984年10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共宣城地委机关报——《宣州报》。1989年1月1日《宣州报》更书为《皖东南报》。1989年10月8日《皖东南报·星期刊》创刊。1996年1月1日《皖东南报》扩版成《皖东南日报》。2001年1月1日宣城撤地设市,《皖东南日报》更名为《宜城日报》,出版对开大报。2005年起,陆续创办《宜州专刊》、《今日广德》、《今日郎溪》三个地方版。2006年11月9日《双休刊》更名为每周三期、每期16版的《皖南晨刊》。2014年,主办市委外宣杂志《新宣城》。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 ,祁县民间考古专家杨立仁在本县贾令镇谷恋村高新民家发现了其收藏百余年的清光绪年间的该村手抄村志。清朝中叶至解放初期 ,祁县谷恋村一直以发达的文化、商贸闻名全省 ,曾有“银谷恋”之美称。新发现的村志手抄本用蝇头小楷书写 ,于清光绪中后期完成。该村志详细记录了谷恋村从咸丰元年至光绪 1 8年近 5 0年的基本情况和修路、修渠等大事件及本村的民风民俗。此外 ,村志还详细介绍了祁县的沿革、地理、河流、庙宇、气候以及县城内的钱行、茶庄、票号、书铺、绸缎庄、杂货铺、当铺、布庄、油店等情况。同时记载了当时祁县的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9.
邹德浩 《传媒》2000,(1):40-40
中文报纸在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当首推有80多年历史的《醒华报》,但这份老报也从过去的日报变成了如今的月刊。在随后的年月里,台湾、香港以及当地一些商业团体又出资办过《快报》、《城市周刊》、《经济时报》、《晨报》、《大中报》、《大公报》、《侨报》等近百种中文报纸,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办了两年,有的发行了三四期,就因没有读者,无声无息地停刊了,中文报纸真正形成气候,也就是近20年来的事情。目前主导全加中文报纸市场的主要有三份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前两份报纸在加发行历史稍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2005,(2):51-51
天津的胡玉栋老人在他收藏的旧报纸中首次发现三张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出版的《明报》.真实详细地记载了半个世纪前日军在津投降的历史瞬间。图为老人向大家介绍《明报》上登载的日军在津投降消息。  相似文献   

11.
县级新华书店能否在脱离教材、教辅“两教”,三年内实现“自养”的目标?山西省祁县店做出了回答:完全可以做到。祁县店从1998年10月图书超市开始试营业,到2000年10月的两年时间中,其图书超市已建成为全省县级店中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图书和音像品种最多、管理最完善、环境最优美、设备最先进、经济效益最高的图书超市,成为全省县级书店超市第一,闯出了自我发展创收“自养”的成功之路。 建超市大刀阔斧 祁县新华书店是曾经连续9年分别荣获县、市、省和新闻出版署、人事部表彰的先进单位。1998年祁县店面对图书市场发行上新的挑…  相似文献   

12.
据30年代编印的全国报刊调查资料,抗战以前,山西全省出版的报纸,合计不过10余种,且多集中在太原。除了于1908年、1916年和1918年先后创办的《晋阳日报》、《并州新报》、《山西日报》几家老报外,其余为30年代初创刊的《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党员通讯》、《明星文艺日报》等。当时县办报纸极少,仅有《长治民报》、《祁县民报》、《黎城晓搬》数家。此时的山西报业处于独居一隅、很不普及、相当落后的状态。到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太原前夕,太原出版的报纸相继停刊。 山西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八路军最早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并成为坚持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1937年秋,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彭德  相似文献   

13.
1897年5月6日在上海出版的石印旬报——《集成报》,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文摘报。该报内容丰富,举凡政治、实业、科技、历史、地理、掌故和轶闻等,均有摘录。所载内容大部分是摘自《时务报》《万国公报》《汉报》《博文报》《新闻报》《官书局报》《中西报》。此外,它还摘译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祁县民俗博物馆,位于太原市南面约四十五公里处,在太(太原)三(三门峡)公路两侧的乔家堡村。山西省祁县民俗博物馆,从一九八五年开始筹建。一九八六年十一月正式开馆,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初晋中地区汉民族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版文摘类报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具有较大影响,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间。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文摘报已成为我国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报刊史上,最早问世的文摘报刊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刊的《集成报》。它“甄录群报”,所搞的报刊主要有《时务报》、《万国公报》、《博闻报》、《新闻报》、《官书局报》、《汉报》、《中西报》等,还摘译了外文报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即将迎来100岁生日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突然宣布,从2009年4月开始停止日常印刷版出版而转为网络出版,仅保留出版周末报。此举一出引发了报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报纸消亡的开端,尤其在《箴言报》宣布停止印刷版前后发生的美国甘尼特报业集团宣布裁员、《波士顿环球时报》、《纽约时报》等报纸或明或暗地减版瘦身等事件更让人们对于报纸的发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5月28日,《郑州晚报·登封晨刊》(后改名为《郑州晚报·登封播报》)首期报纸出街,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30多期,广告收入100多万元。作为《登封晚报》的一叠(D叠),以社区报的形式出报,它的影响和意义在哪里?在"传统媒体走向衰退"的论调中,社区报能否打开传统媒体发展瓶颈?作为形式上的社区报,《郑州晚报·登封播报》能否  相似文献   

18.
社区报要办下去,必须突破许多人通常认为的这样一个框框:所谓社区报就是报道社区里“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那些事。2009年4月,绍兴晚报在全省媒体中首创了“报中报”——《绍兴晚报·社区报》,逢周四出版,每期8个版。三年来,《社区报》尝试通过“精挑选题”、“举办活动”、“强化服务”等手段,试图跳出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19.
静恩英 《青年记者》2016,(2):106-107
民初创办于香港的《大光报》在抗战第二年迁至广东韶关出版,在随后的几年内,先后创办了粤东、粤南、连县等几个分社.《大光报》积极宣传团结抗日,为推动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大光报》的创办时间和创办过程尚存争议.笔者通过对现有史料的梳理,初步分析认为,《大光报》是在孙中山指导下创办的,创办时间为1912年而非1913年.早期《大光报》除了报道时事新闻,主要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和基督教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华文报告文学奖作品集》最近由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这次评奖活动由香港作家联合会、澳门中华文艺联合会、香港文学出版社和明报出版社联合举办,得到世界各地华文报纸、华文文学团体和作家热烈响应,应征作品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