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度分析与行为分析相结合代表了政治学研究的新方向。结合行为科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行为理论,归纳出行为的“制度-行为”模型,并运用于权力腐败研究,得到了权力腐败行为发展模型与腐败水平模型。权力腐败行为是腐败行为主体与制度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腐败水平取决于正式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2.
运用《个人传统性和个人现代性量表》和《腐败归因问卷》,选取261名中国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对政府官员腐败归因的维度、团体归因偏见以及文化取向与腐败归因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对官员腐败主要归因于“反腐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商勾结的国内体制”和“腐败风气”等外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以及“官员对家人和周围亲信管教不严”、“反腐只是口号和手段”、“个人道德品行低下”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中国大学生在官员腐败归因中,没有表现出“团体自我服务偏见”;“传统人”对中国官员腐败原因的认知,偏重于难以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现代人”对腐败原因的认知,则偏重于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腐败一直以来都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反腐倡廉。从所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可以发现很多贪官在踏出“第一步”后,都有一个腐败“间歇期”,只是时间长短的不同。如何让腐败在“间歇期”戛然而止,减少腐败造成的损失,是值得关注的反腐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潘多拉 《师道》2002,(7):19-19
今日之中国,许多领域都未能幸免于腐败之祸,一顶“最大腐败”的帽子,就曾分别戴在“吏治腐败”、“执法腐败”、“司法腐败”头上。而据新华社消息,辽宁省沈阳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组织一年一度的行风评议,今年的评议结果爆出大冷门: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老百姓对教  相似文献   

5.
“要想孩子上重点,先交几万赞助款”、“择校费、择校费,中间多少家长泪”……这些社会谚语既道出了家长们内心的酸楚,也暴露出“择校费”之风越演越烈,已成为教育腐败的一只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灰色腐败行为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介于“是”与“非”之间、罪与非罪之间的行为。灰色腐败行为因其模糊、隐蔽,常为人们所忽视,但由于其弥散性强,涉及面广,危害往往超过黑色腐败行为。灰色腐败行为完全可以从制度上加以遏制、消灭  相似文献   

7.
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作为当前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极具消极影响的问题 ,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腐败的含义进行界定 ,并对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受贿和贪污两种腐败行为的模型推导 ,得出结论 :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构成了腐败的动力基础 ,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造成腐败的体制根源 ,国有资源产权不明晰构成了腐败的诱致性因素 ,促使了腐败的多样性发生。正是这些经济因素构成了腐败的经济性根源  相似文献   

8.
反腐新视点:福利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权部门与垄断行业存在的严重的“福利腐败”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福利腐败”显然有失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追求方向南辕北辙。但首先必须准确界定“福利腐败”的内涵与外延,福利并不等于腐败。对于“福利腐败”的治理要实行“两个结合”。  相似文献   

9.
时下,人们把严重贪污受贿等行为称之为“典型腐败”,而对机关作风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称之为“非典型腐败”。笔以为,在对“典型腐败”严加惩治的同时,对“非典型腐败”也不能手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对反腐败性质的精辟论断。首先,反对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消除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外,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蜕变,其结果必然导致政权丧失。因此,反对腐败是一场严重政治斗争。面向新世纪,我们必须明确认识,以便痛下决心,严惩腐败。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寄生在我党肌体上的毒瘤,反腐倡廉是纯洁我党肌体的良方。惩治腐败固然重要,但是预防腐败更为重要,透析腐败现象背后的人性基础,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性观,自觉地增强其防腐、抗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网络反腐倡廉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目前反腐倡廉现状入手,对进一步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点看法,如发挥网络的事前、事中监督作用;加强社会成员的网络技能培养;网络法制建设;树立优秀反腐倡廉网站的典型作用;规范民间反腐网站等等。  相似文献   

13.
顶级腐败是一航贪利性腐败不断升华的产物,具有一般贪利性腐败的一般属性,但是从其本质、特征、成因等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独自特性。  相似文献   

14.
私欲与腐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欲可能导致腐败 ,人类社会还未超越私欲与腐败的历史阶段。腐败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私欲 ,控制的对策措施有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道德教育 ,使人自觉抵制私欲的诱惑 ;二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减少以滥用权力的手段满足私欲的机会 ;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惩治 ,威慑私欲引发的非份之念。  相似文献   

15.
腐败型犯罪是区别于职务犯罪的另一类由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类型,二者的主要不得区别在于犯罪的主观方面,即腐败型犯罪主观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有明确的徇私牟利的犯罪目的。文章论述了腐败型犯罪的特征、根源及对策,有利于更好地研究腐败型犯罪,打击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还是从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的角度看,防治腐败和惩治腐败应该既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腐败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许多学者从经济、政治、制度等不同的侧面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种种观点。本文则就反腐败相关策略提出了一些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腐败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组织人事、执纪执法、生活作风、结交朋友、亲属管理等方面。产生腐败的原因是复杂的 ,主要有攀比心理、侥幸心理、从众心理、拜金心理。我们应采取加强教育、依靠法制、搞好监督等措施 ,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9.
廉洁的内涵与廉洁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洁是指向社会公共利益和正义价值的一种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其内涵可概括为:公利至上、公平正直、公开透明、遵守法纪和具有政治修养等。廉洁的内涵决定了廉洁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也决定了廉洁教育的策略。廉洁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趋向注重公利、讲求公正、乐意公开、自觉守法和具有政治修养。廉洁教育的策略是系统安排和重点选择教育内容,着力启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同情心,与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职业操守训练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