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物中,同分异构现象十分普遍,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很多.中学阶段,应掌握的同分异构体的类型主要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在写这些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时,为了防止重复和漏写,通常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但对于一些复杂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按部就班,就显得不够了,这就要求我们要寻找一定规律,掌握一定的技巧,遵循规律性,对称性,有序性和变通性的原则.一、规律性烷烃的碳链异构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碳链结构的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书写烃的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时应首先书写碳架,然后在碳架上直接增加或插入官…  相似文献   

2.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解答好此类问题,下面简要说明. 一、常规性书写首先应明确产生同分异构的原因(中学阶段):一是碳链异构,二是官能团位置异构,三是类别异构.这三条原因是写同分异构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和结构简式的书写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在每年高考中是必考知识点,可分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和立体异构. 1 问题提出 学生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面对五花八门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技巧,却缺乏本质理解,囫囵吞枣,不能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4.
张永久 《教学月刊》2005,(4):37-38,43-44
该考点是每年高考中的必考内容,近年高考中的主要题型是以有机物的推断为载体,要求写出符合指定条件(如性质、官能团、取代基位置等方面限制)的同分异构体,先发散后收敛,考查了考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考生在复习中除了把握同分异构体书写的三个思考层面: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外,还可通过对给定分子式或给定结构的分子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有一个知识点叫同分异构体,本文就来谈谈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技巧。一、判断同分异构体一定要紧扣定义1.一看"同分"是分子式一定相同:(1)"同分"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同分";(2)原子个数及元素种类相同。2.二看"异构"是结构一定不同:"异构"指碳链骨架不同、官能团种类不同、官能团在  相似文献   

6.
赵静 《中学教学参考》2013,(23):100-100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普遍存在的重要现象,正确书写同分异构体不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由于它极富挑战性,因此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中学阶段同分异构体不外乎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其中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就是酯类物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相似文献   

7.
高考试题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含苯环的有机物上,涉及的同分异构体类型包括苯环上的位置异构、苯环侧链上的异构、官能团异构等.由于含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变化形式多样,这无疑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为突破该类型试题,可采用以下策略进行书写.  相似文献   

8.
“插入法”在同分异构体求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分异构体的求解一直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利用"插入法"求解同分异构体,供同仁参考。例1.请写出 C_4H_(10)O 的同分异构体。常规解法:(1)先确定类别异构:分子式为 C_4H_(10)O 的物质有两类——醚和醇。(2)当 C_4H_(10)O 为醇时,先写出碳原子个数为4的两种碳链异构,再确定官能团—OH 在碳链上的位置异构,从而确定一共有4种醇。  相似文献   

9.
一、取代法该法的实质是将同分异构体看作是由官能团取代烃中的不同氢而形成的,书写时首先写出有机物的碳链结构,然后利用“等效氢”规律判断可以被取代的氢的种类,一般有几种等效氢就有几种取代位置,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该法适合于卤代烃、醇、醛和羧酸等有机物同分异  相似文献   

10.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书写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生在书写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时,常犯“漏写”、“重写”等毛病.笔者在教学中教学生采用把碳原子或碳碳键进行位置编号的书写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詹发云 《中学理科》2007,(11):40-42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并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分析和判断同分异构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推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很多,一般要遵循“价键数守恒”原理,然后根据原子排列顺序的不同考虑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以及类别异构等,而限制一定条件(如给出结构基团,限制化合物的类别,限定必含或不含某些基团以及基团位置的特定要求等)同分异构体的推断是近几年的热点考题.嵌入法在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推断中的应用$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213017)@詹发云…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烃的衍生物”一章时,学生对衍生物中不同类型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存在疑惑.这个知识点涉及的就是官能团异构,能否学好这一点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移动和拆分能力大小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3.
物质性质不仅决定于分子组成,同时决定于分子结构。组成相同,结构不同,就构成性质各异的同分异构体。在中学阶段研究同分异构现象,主要是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三种类型,历年的高考命题对同分异构问题的考查,虽然对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但均不能离开这三种基本类型。 一、对碳链异构的考查 碳链异构是因碳原子排列不同可有直链、支链或不同的碳环所致。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环丁烷与甲基环丙烷等。从高考命题看,很注重对碳链异构的考查。 例1 (1993年高考题)对位上连有一C_4H_9的苯胺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 解析:按题目要求,两取代基处于相对位置只可能是故只要分  相似文献   

14.
《2005 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同分异构体的知识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可以说是起点低,但综合性强。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推导,直至有机计算,无不与同分异构体的知识紧密相连。同分异构体的知识既是高考的热点,同时也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觉得不是多写就是少写。所以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正>就近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相同官能团的位置差异上,碳骨架异构与官能团异构往往交替出现,即可成环又能成链的题型也绝非鲜见,找寻规律和计算不饱和度也不再作为解题的简易方法而是普遍方法渗透在题目中。对此,我对同分异构体,尤其是碳骨架异构的找寻方法,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和书写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内容,既是高考的热点,又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出现遗漏和重复书写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的技巧: 一、利用碳干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1.书写原则: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孪、邻、间.  相似文献   

17.
脂肪烃含氧衍生物异构体的推写方法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王荣民,何玉凤,王云普有机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其中。立体异构的数量很少,构造异构所占的比例则很大。构造异构主要分为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及互变异构等。在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近年高考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类型,选取典型例题,展示了书写同分异构体的高效方法:链烃"确定主链,缩短主链,定多(官)移支",酯类物质"甲酸某酯,加酸减醇",苯环上的位置异构"定多移一,定同移异"。  相似文献   

19.
刘海波 《教学考试》2023,(50):36-39
<正>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问题一直是高考有机大题中的热点与难点——每年都考、得分不高。主要难在物质陌生、结构复杂、信息多样;涉及碳架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立体异构、等效氢、不饱和度、结构式与分子式等,考查的必备知识高度综合,学生往往很好入手,但也经常数不全或数重复。思维无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大障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选择性必修3模块中对同分异构体的“内容要求”表述为“认识有机化合物存在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等同分异构现象”;对同分异构体的“学业要求”表述为“能辨识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能举例说明立体异构现象”。以下,本文将从必备知识与能力、解题策略与方法步骤和真题解析三方面来阐述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问题。其中在真题解析部分,笔者将以碎片组合法来理清几道真题的内在逻辑,旨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解决同分异构体问题的有序思维。  相似文献   

20.
归纳梳理了两种常见的含氮原子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的方法,将陌生的含氮原子有机物同分异构体问题与熟悉的有机物碳链异构问题和官能团位置异构问题建立本质联系,构造等价替代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链状含氮原子有机物、芳香族含氮原子有机物及含多个氮原子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得出CxHyNmOz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Cx+mHyOzXm(X为卤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一个碳原子最多连接一个卤原子).若是芳香族化合物,与其非苯环上的多卤代物数目相同.该模型有效克服了判断时遗漏或重复考虑的情况,降低了思维难度,大大提高了判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