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曹羽 《传媒观察》2016,(4):30-32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已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国家、跨民族传播。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纸牌屋》是美剧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该剧第一季到第二季在中国的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7亿次。本文以美剧《纸牌屋》为例,对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朱文博 《报刊之友》2014,(3):63-64,67
在网络时代,中国电视剧受众拥有了更多的来自海外的选择。美剧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我国电视上遇冷,却在网络上取得了极大成功,这与电视与网络不同的使用人群有关。中国的美剧字幕组在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美剧在中国同步播出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美剧在全球化市场处于优势位置,这与其成熟的制作运作分不开,值得我国电视剧产业学习。  相似文献   

3.
鄢海云 《今传媒》2016,(1):126-12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跨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频繁,美剧正是在这个时候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本文主要是在研究美剧的跨国传播成功的基础上,为我国国产电视剧跨国传播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侧重于研究美剧传播的现状及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为我国国产电视剧的跨国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曾姗姗 《今传媒》2014,(12):105-10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美剧以强大的渗透力不断跨越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广为传播,悄无声息地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成为全球媒介文化的一道炫目景观。本文从大数据视域下探讨美剧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通过对"纸牌屋"热的现象分析,以及《纸牌屋》中跨文化传播的文本分析,进一步阐释大数据如何构建美剧跨文化传播新的生产模式与机制,从而为国内网络视频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雅楠 《东南传播》2012,(1):117-118
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以时下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通过从个人系统、情节系统和关系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剧还是中国的观众都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和动机,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对自我的感知和普世性价值观能都得以成功的传播,而文化深层的态度、文化模式和多样性则没有。美剧的跨文化传播经验或许能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欢欢  薛婷 《新闻世界》2013,(6):332-333
伴随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好莱坞梦工厂和迪斯尼挺进中国市场,将会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和传统文化带来怎样的挑战和发展。本文以梦工厂动画为例,探讨在全球化传播的发展趋势下,本土文化传播的发展前景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趋势,并提出构建长远的文化传播意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阮超 《新闻世界》2010,(4):151-152
本文在对美剧的剧集作出分类的基础上,以其中的一类为例,分析了其在视觉文化传播上的特点,并解读了视觉文化传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黄晓婷 《新闻世界》2014,(4):243-244
近年来“吸血鬼”类型影视作品越来越受到中国影视爱好者的青睐。在文化全球化、跨国媒体和消费主义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影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一种趋势。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美剧,在传播西方神鬼文化的同时,也包含了对西方特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宣传,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观赏。  相似文献   

9.
刘希敏 《东南传播》2013,(12):37-38
随着各种美剧在中国的热播,出现在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文化冲突导致出现了一些中国元素被曲解和误读的现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又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越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焕 《新闻世界》2009,(9):166-167
日剧韩剧曾经一度风靡中国,如今美剧热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并以强大的渗透力迅速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从《越狱》到《迷失》到《英雄》……伴随着这些美剧流行,以美剧为传播媒介的美国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影响了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的世界观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剧的特点,美剧的中国受众的特征,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一点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玮 《东南传播》2018,(1):50-52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与我国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开始接触国外制作精良的影视剧集。从若干年前的"韩流",到广受年轻人欢迎的美剧,再到当下炙手可热的英剧热潮,优秀的影视作品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的愉悦享受,也传播了英国价值观和文化。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视角,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及话语分析的方法探讨英剧在中国的成功原因,并探讨它能为中国电视剧的"走出去"予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组合而得到彰显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谁的传播网络广阔、传播手段先进,谁的文化传播力就更强大,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够更好地传播。对于中国而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播力是指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组合而得到彰显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谁的传播网络广阔、传播手段先进,谁的文化传播力就更强大.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够更好地传播。对于中国而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剧在中国受到极大欢迎,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可谓是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对推广国产剧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5.
体育传播全球化时代,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他们操控的全球传播体系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国体育传播应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将"文化诉求"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发展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应对体育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适应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文化对外传播应走出"依附型"的轨道,积极探索转变传播范式。应立足"全球化的文化大格局""数字化的传播大格局",推进以价值观诉求为核心、以话语创新为支撑、以形象和软实力提升为目标的"对话传播",推进以"互联网+"重构传播要素及模式的"精准传播";应遵循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积极推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传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和互动。本文通过分析美、韩剧等异质文化产品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探讨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产品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舒纾 《新闻世界》2009,(6):96-97
本文就近年来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冷遇电视而热播网络的这一现象,尝试从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成功原因、美剧转向网络传播之原因这两个方面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转移:申奥陈述片的视觉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视觉文化传播有关的理论框架下 ,从分析申奥陈述片的制作过程和文本入手 ,试图从文化转移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化参与全球化、全球文化在中国的本地化 ,以及这一过程对弘扬中国东方文化的意义。研究认为 ,北京申奥陈述片是一次成功的展示中国文化的案例。陈述片的制作和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中西合璧 ,具有文化转移的特征。陈述片大量使用了视觉符号、视觉形象 ,充分彰显了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转移过程中的独特性 ,这使跨文化传播非常有效和容易。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出物,异质文化产品及其传播因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意义在当今已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形态。跨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和互动。本文通过分析美、韩剧等异质文化产品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探讨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产品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