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6日格林威治时间23时30分,即巴格达时间17日凌晨2时30分,20余架美国空军隐形战斗轰炸机向仍在沉睡中的巴格达投下了第一批炸弹,海湾战争从此爆发。5分钟后,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驻巴格达记者率先向全世界报告了这一消息。从此刻起,美国新闻界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海湾战争报道。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特别是五角大楼对新闻报道实行了空前严格控制;与此同时,人们看到美国关于海湾危机的新闻报道规模之大,新闻界与官方步调一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海湾危机显示了座落在美国亚特兰大的有线新闻电视网(CNN)在全球电视新闻中无可匹敌的领先地位。它每天24小时向全世界播放各地的实况新闻。海湾危机开始以来,许多国家都依靠这家电视网获取最新的消息图像。英国的广播电视界对美国人包揽天下很不服气。他们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好几个方面领先:电视剧和电视纪录片的出口量很大,BBC的世界新闻节目的听众比美国、苏联和德国的外语广播的听众加在一起还要多。但英国人在  相似文献   

3.
海湾危机显示了座落在美国亚特兰大的有线新闻电视网(CNN)在全球电视新闻中无可匹敌的领先地位。它每天24小时向全世界播放各地的实况新闻。海湾危机开始以来,许多国家都依靠这家电视网获取最新的消息图像。英国的广播电视界对美国人包揽天下很不服气。他们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好几个方面领先:电视剧和电视纪录片的出口量很大,BBC的世界新闻节目的听众比美国、苏联和德国的外语广播的听众加在一起还要多。但英国人在建立世界电视新闻网的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2日,这是个震动世界、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中东军事大国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闪电式地侵入科威特。盛产石油的科威特虽然富有,然而兵力微薄难御强敌,不过十几个小时,科威特完全被伊拉克军队占领。不久,巴格达当局公然宣布科威特是它的第19个省,正式吞并了这个石油富国。从而引发了震动世界、影响全球的海湾危机。5个月后终于爆发了一场海湾战争。  相似文献   

5.
自海湾危机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对有关海湾的局势进行了大量报道。北京时间1月17日7时30分,海湾战争打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当日8时18分10秒开始将战争爆发的消息向全国报道。随之,广播电视大规模的有关海湾战况的报道在整点新闻、半点新闻、插播新闻中向公众报道。这在我国近年来有关重大突发性国际新闻报道中尚属首例。对这次海湾战争爆发以来,广播电视有关报道效果进行一次受众调查,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广大受众对报道效  相似文献   

6.
3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第一时间首报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消息,之后以空前的报道规模紧紧跟踪战事发展。连日来每天用总和十多个小时的综合新闻、整点新闻和特别直播——“海湾零距离”不断刷新前沿信息。巨大的震撼力使广播收听率直线提升,第一周内收到的各类短信息就达50多万条,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尤其是业内同仁的充分认可更是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7.
1月14日,新华社正式通知我们和摄影记者王继雨三人赴沙特阿拉伯采访。正当我们等待沙特方面的入境签证和加紧行前准备工作时,海湾战争于17日爆发了。在沙特签证一时拿不到的情况下,总社决定派我们先到中东其他国家采访,一旦签证下来,再分头前往。于是,郭晓勇去叙利亚,朱界飞去以色列,王继雨去土耳其,然后我们两个又在开罗会合。 2月24日,我们从沙特驻埃及使馆拿到等了一个多月的签证,第二天一早就飞往沙特首都利雅得。这时,海湾地面战斗已经打响。整个中东地区都笼罩着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8月 5日 ,美国参议院宣布肯奈特·汤姆林森为第三任美国广播管理委员会主席 ,管理美国政府资助的非军事国际广播。汤姆林森的前任是马克·纳坦森。纳坦森自该委员会于1 995年成立时担任委员 ,于 1 999年担任主席一职。汤姆林森曾任美国之音台长 ,有着 3 5年的新闻从业经验 1 965年从业伊始 ,在《里查蒙德时代通讯》任记者。 1 968年 ,任《读者文摘》驻华盛顿记者 ,而后任驻越南记者 ,最后又被派往巴黎负责欧洲、非洲和中东报道。1 982年 ,美国总统里根任命汤姆林森为美国之音台长 ,任职至 1 984年。之后 ,汤姆林森又回到《读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爆发,举世关注。国际新闻界全力以赴,向世界及时报道有关信息。贾亦凡、凌荣华《海湾: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文,对国际新闻界围绕海湾战争的新闻大战作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世界本不太平,近来则更不安宁。几个老的热点尚未降温,新的危机却又接踵而至,其中最令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头疼的是最近爆发的海湾危机。8月2日凌晨,越过伊科边界的伊拉克坦克群的隆隆轰鸣惊动了全世界。萨达姆·侯赛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04,(12):67-67
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11月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颁奖仪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湾零距离》、《站在耕地边缘》,《首例机器人异地遥控操作手术》、《杨利伟:21小时的太空之旅》等22个节目获奖.《新闻和报纸摘要》获首届中国广播十佳新闻栏目奖,《空中之友》,《英语之夜》获首届中国广播十佳公共栏目奖,另有两篇专稿获报刊新闻专稿奖。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新闻     
○新华社嘉奖率先报道伊战爆发的驻伊记者据新华网报道,由于在第一时间向新华社发回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消息,新华社驻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3月20日获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于巴格达时间早晨5:30(格林尼治时间2:30)爆发,巴格达遭到导弹袭击,新华社驻巴格达的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哈希姆·艾哈迈德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伊拉克遭到袭击的消息,中东总分社编辑部在开罗时间4∶33∶50(格林尼治时间2:33)发出快讯,时效超过世界其他主要通讯社。对贾迈勒的突出成绩,新华社总社通过中东总分社向贾迈勒转达新华社对他的嘉奖。贾迈勒感谢新…  相似文献   

13.
“唐老鸭”者,唐师曾也。我的同行,新华社摄影记者。因他看似憨憨的、点子特多,被人们借唐字而称之为“唐老鸭”。因他在海湾战争时,数度请命,独赴中东,使广大读者在海湾战争期间读到和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战地报道和照片。风萧萧兮赴海湾日前,老鸭离京来河南报道水灾,同行相见,夜晚的话题又回到中东。去年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  相似文献   

14.
《河北广播》2004,(5):24-24
8月3日在河北电台驻站记业务研讨会上,杨兴盛台长正式宣布,我台驻全省11个市的记站率先实现新闻采访、制作、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家热情赞扬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广播战线的前列,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视听纵横》2008,(5):F0002
北京奥运会期间,集团派出以浙江卫视为主体,由9个频道50名采编播人员组成的北京奥运会前方报道组,每天发回大量精彩的现场新闻。在为期16天的奥运会期间,集团直接参与报道的采编播和技术保障人员达400多人。从8月8日至25日。集团17个广播电视频道共播出北京奥运会相关新闻约570个小时,其中电视约220个小时,广播约350个小时。《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和《交通旅游导报》共刊出奥运相关报道40多个专版。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9月1日起,美国的自由亚洲电台对华广播由两年前开播时的每天1小时增加到12小时。此外,它还有每天3小时的藏语节目。这样就使这家电台迅速赶上了经营了几十年的美国之音对华广播的规模。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和它所传播内容的鲜明意图,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的自由亚洲电台创办于1996年9月30日,半年后由每天1小时增加到两小时;再过半年增加到4小时。从今年起,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7月3日又增加两小时;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到8月5日,又增加两小时。到9月1日就形成了每天12小时的规模,有消息说,它的目标是每天对华广播达到24小时。  相似文献   

17.
庞大的国外记者团从1980年12月到1986年8月,我作为《光明日报》常驻记者,在开罗工作。开罗是中东的新闻中心,有一个庞大的外国记者团。我到任时,正值埃及同以色列签署和约后不久,在阿拉伯世界处境最为孤立的时候,但仍有250来名外国记者常驻开罗。随着埃及同阿拉伯各国关系的改善,黎巴嫩内战又使许多驻贝鲁特记者迁往开罗,到我离任时,驻开罗的外国记者已增至400余人,中东的其他任何城市,包括内战前的贝鲁特都难望其项背。埃及政府认为新闻中心地位是政治中心地位的一种反映,很重视确立开罗在中东的新闻中心地位,采取措施欢迎外国记者常驻开罗。除少数敏感国家外,外国记者只要持有所属新闻机构的委任书,即可在埃及新闻中心登记领取记者证。有关部门还给外国记者以购买免税烟酒,使用免税汽车,免税进口新闻器  相似文献   

18.
虽然海湾战争是以1991年1月17日美军空袭伊拉克而拉开序幕,但与海湾危机有关的出版物的问世,却在1月17日之前就出现了。人们只要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图书市场上出现这类书品种之丰富,笔者仅稍稍收集了一下就发现在海湾战争正式打响前后与中东战势有关的出版物就有以下这些出版物出版:十六开本杂志型的《海湾危机风云纪实》;《1990,中东大撤离》和《萨达姆·侯赛因》(该书名有一个以上的版本);知识出版社有《海湾纵横》;  相似文献   

19.
联邦政府关门不仅给美国国内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带来风险,也对全球健康造成潜在危机。全球“流感望远镜”关闭、麦加朝圣期间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监测停止、非洲出现脊髓灰质炎爆发,全球健康的很多方面都瞬间进入“无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全国广播评论研讨会8月30日至9月7日在山西太原市举行。在我国人民广播50年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召开关于新闻评论工作的全国性业务会议,它将对广播评论工作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评论是广播的旗帜,在广播节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