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程度的日益加深,道德价值多元化,道德冲突日益激烈;成教德育工作受到严峻的考验。本文尝试从古人的智慧中挖掘出一些重要的思想,以给当代的德育工作提供启示。《淮南子》强调道德教育应循性而教、以神化人、重视心灵沟通以及率先垂范等思想对成教德育工作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婷 《中国成人教育》2012,(16):142-143
加强成教学生的信仰教育,以道德信仰为坐标、法律信仰为保障,是提高成教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把道德信仰和法律信仰作为成教学生信仰教育的切入点,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促进成教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使德育工作尽快适应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中心目标来抓。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研究和探讨成教大学生在新时期思想教育的特点,对加强和改进成教大学生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引起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成教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改进和加强高校成人德育工作,我们必须转变德育工作理念,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为目的,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和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远程成教德育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5.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委的一代英才,是时代赋予广大德育工作的神圣职责。为此,广大德育工作,特别是政治课教师,应该重视自身德育素养的的提高。德育素养应包含政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有身心体态和风度。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今,人们拥有电子信箱不再是新鲜事,成教大学生可以通过因特网通信、购物、阅读新闻、交友等,因特网将成教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但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增多,这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应适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孔子德育思想博大精深,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的道德教育对今天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高职高专学生的道德培养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成教的德育工作一直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成教德育工作迫在眉睫。在抓成教生的德育时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成教生的道德教育应注重人性,循性而教。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品质和处事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教育就不能违背其本性,而应根据个人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作为生活与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不能违逆人的发展特性,强迫他们去接受。这里所指的循性而教并不是指放任个性自由发展,而是指根据他们的个性,有的放矢,采用引导手段,顺应其性而进行道德教化。人各有其性,如果单遵其性而放弃教育,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良好性格和高尚品德的养成需要在顺应其性的基础上进行后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职成教的德育工作。是关系着能否把学员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因此,我们要根椐学员的年龄特征,运用生动、具体、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融针对性、知识性、开放性于一体,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1.
《淮南子》以"道"为核心,在人文教育观点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提升人性境界、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和深化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淮南子》在人文教育思想方面实质上强调了人性教育,突出了朴素的人本教育思想,强调了有为人生观,涵盖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淮南子》一书中在社会控制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无为是《淮南子》的根本主张,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无为的概念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现实社会控制的总原则,二是理想的社会控制状态。《淮南子》提到的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有仁义、礼乐、法、鬼神、舆论。《淮南子》认为,用礼、法作为控制社会的手段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礼、法本身是有缺陷的,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很坏的作用,事与愿违。在《淮南子》看来,仁、义是礼法能够实施的保障和前提和基础,没有仁作为内容,法只能徒具形式而不能真正长期有效地发生作用。仁不仅是普通人守礼,遵法的前提,更是统治者自我约束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13.
"无为"思想是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淮南子》在以"道"为本体的基础上对老庄的"无为"思想进行了扬弃,同时融入改造了的儒、法两家的思想,使"无为"达到其哲学含义的最高水平,展示了汉初调和、致用的学术取向与思想特质。在政治层面上,《淮南子》通过"因"、"权"的运用对君主的"无为"加以拓展,强调"无为而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将养生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其中有许多与音乐相关的养生学观点,尤其是通过对音乐的有与无、内与外及其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揭示了音乐与养性、养神及养德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淮南子》中有关音乐的存在本质、音乐与人之关系及其相关内容的梳理,探究其中的音乐养生学思维及音乐养生思想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淮南子》中关于宇宙的论述,这一在中国沿用两千多年的宇宙演化生成论,与现今最流行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有相似。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关天高测量的方法,对应于现代数学知识进行了科学演算,论述《淮南子.天文训》中测量天高的三种方法,证明了《淮南子.天文训》中使用的数学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对法家思想及实践所造成的历史教训有着深刻的反思。对"势"、"法""、术"等法家思想,《淮南子》在批判中有所扬弃,并且以理性的政治态度进行了汲取和融合。以法家思想及实践作为政治思考的参照物,《淮南子》着眼于"治道"与"治术",构建起了"多元并存,理性融会"的混合型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淮南子》的文道关系,对《淮南子》之“道”作“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阐释。就形而上来说,《淮南子》之“道”是本体之道,《淮南子》称之为“一”;就形而下来说,是指具体的自然、社会中万物特殊的规律、法则。同时,《淮南子》也认为文艺是人的精神情感的表达,而人之“情”来源于人之“性”,“性”又本于“道”。这样就圆通地阐释了文道的关系,在本体论的视域中,赋予文艺以形而上的依据。把文、情、道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在中国文论史上第一次尝试性地进行儒道文艺观的融合,对后世的文艺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达了不同文化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淮南子》的创世论是以阴阳为基础的感应生成思想,从宇宙天地生成到人与万物的生长,从安身立命之道到仁义礼乐之举,都不能脱离阴阳感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是先秦老、庄思想在汉代的总结和发展。它继承道家的自然中心主义传统,以自然为中心并从自然的大视角下来考察宇宙、社会和人生。《淮南子》提出自然价值观,从个体事物的角度看,价值是主观的、相对的,人不是价值评判的标准,万事万物各自可作为评判主体;提出"物无贵贱",说明个体事物也存在着工具价值,万物以自己为目的,从整体无贵无贱的价值观来破除那种以个体贵贱、是非观为价值观的偏狭观点;《淮南子》的自然观念中体现了自然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列子》中有大量寓言互见于《庄子》《韩非》《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等。对比发现,同一寓言,在不同的子书中,或者表达相近的寓意,或者寓意有较大延伸,或者独辟蹊径,从中生发出截然相反的旨意来。究其原委,各家学说不同的思想倾向最终决定了寓言的剪裁,旨意的表达。从这些不同解读中我们可以窥见藏于其后的更本质的东西,这也成了理解先秦两汉诸子思想的便捷法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