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教师的经验性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在学校教育场景与家庭、社区等日常生活场景中可能获得多种教育经验。从这些经验中学习即经验性学习是教师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教师建构个人教育知识、学会教学的重要途径。经验性学习有两种,一是自发的经验性学习,它可用三个心理学原理加以解释。其所以能增长知识,是有赖于外部影响和主体行动的;一是自觉的经验性学习,它的主要措施重建。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的实践情境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场景。在这一场景中,教师的专业活动依赖一定的知识基础,即“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重构而积累起来,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又被称为“缄默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知识是一种来自专业生活场景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有效彰显这种实践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智慧分享,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波  邹婉玲 《教育与职业》2007,(17):144-145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起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它注重个体经验的总结、反思与内省.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个体的启发与引导,设置能促进学生思考、感悟的案例、场景等,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感悟中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育经验”是教育实践者的创造,可以分为经验性的教育认识和经验性的教育方法;所谓“理论的高度”其实就是理论的标准。“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要把经验形态的教育认识和方法转化为教育理论。这既是我们教育生活中的老生常谈,也是一个需求高阶思维的问题,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均有关联。具体来说,教育实践的发展需要有意义的经验性教育认识和教育方法通过理论化在实践层面推广;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建设和发展则需要我们对本土教育经验进行理性处理,以使关于教育的普遍性认识和方法在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实习支教是一种经验性学习,这种经验性学习具有教育性特征。实习支教学生的经验性学习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实习支教学生的经验性学习:让学生明确实习支教的目标,为支教学生提供一定的初始帮助和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努力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对经验与理论的关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一、从学校的功能扩展与发展需要看首先,从学校的功能扩展看。在传统理解上,教育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授,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而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教师的发展问题却长期被忽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长期被漠视。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临,意味着教师继续教育实质上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这种学习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教师的工作,甚至生活都是学习的场景。教师继续教育不只是外出学习与进修,还应该包括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教学实践。观摩、反思、教学日记、探究活动等经验学习都应当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关于…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经验性知识、案例性知识,它的形成和积累与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经验有关。但是就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状况看,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模块是其知识结构中比较薄弱的一个板块。究其原因与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关。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师范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理念、思想方法、科学结论都是在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中形成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更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场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和反思,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探究经验和想象经验,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从学习的视角看培训,是教师培训观念上的一个转变。教师学习遵循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与规律,具有独立性、经验性、现实性、反思性的特点。在教师培训中,应该以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为主要目标,通过自驱力策略和转化性策略来激励教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凸显了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内隐、原生、可变的经验性认识,它需要教师及时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进行适当的提炼与升华,使它们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实践性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社会早期的教师实践,是与学术和科学无关的经验性实践。随着专门教师教育机构的产生和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师的经验性实践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实践。现代教师实践成为专业性实践这一重要事实,对现代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方面,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在专业性实践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上,比我国走出了先进的一步,对我国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师教育现实提供了具有改革意义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场景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范式.教学中,将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生活化、经验化的场景,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教师可以创设“体验场景”“探究场景”“模拟场景”和“支持场景”等,唤醒学生的认知,激活学生的思维,助推学生的数学创造.  相似文献   

14.
以场景思维助推学习改革逐渐成为教育热点。通过对场景思维和场景思维助力STEAM学习的效果的分析,学校和教师积极探讨基于场景思维的学习策略。具体可以通过“三场、三导、三化”的方式营造真实情境,搭建学习支架,促进跨学科整合,由此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其适应未来学习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对地理教师教育的挑战“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自然结果,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传统教育主要是经验性的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具体要求,现代教育是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形成经历了个性化教学生活——经验性教学活动——普适性教学方法的抽象过程。教学方法的产生,实质上是教师自我逐渐被剥离的过程。因此,运用逆向思维,通过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阶段还原,在教师基于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选择——基于经验积淀的教学活动重建——基于生命实践的教学生活展开等三个层面上,构建教师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展现自我的发展历程,从而让教师的教学形态完成从模仿性教学上升到反思性教学,再到生成性教学的蜕变与提升,以此实现教学个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需要反思我们的实践教学观念。受到一种感性的经验性实践观的支配,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难以有效提高。打破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引进全程连续实践教学理念,组建职前教师教育教学团队,加强教学团队合作指导,是提高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一条新思路。它使理论与实践从简单合并走向全面融合,教育实践过程从经验性技能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使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远程英语教学还需不需要教师经验性知识?通过分析远程英语教学的特点、英语在线资源设计、远程英语面授课,得出的回答是肯定的:远程英语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经验性知识。远程英语教学与教师经验性知识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9.
梅慧娟 《山东教育》2013,(12):35-36
随着对《纲要》的学习和贯彻,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要通过解读幼儿、研究幼儿来走进幼儿的世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然而,要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实践与内化的过程。场景描述:这是一位教师在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片段:教师和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特性,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主要知识基础,它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有效获得。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准教师们的实践性知识普遍匮乏的现实,这决定了科学开发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紧迫性。而养成教育智慧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首要目标;中小学教育场景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行动研究”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