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沿着语文的花径徜徉,内心空灵而静美! 语文教学不应过于关注眼前的功利,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智慧是否增长、精神是否成长。 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课堂,是活色生香的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染的课堂。 为师之路拥有书香,成长心智、荡涤灵魂、提升境界。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王桂芹老师给人的印象。她谦逊、平和、知识渊博,展现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生在一起,她是一位严格又谦和的良师;和朋友在一起,她是一位开朗又睿智的益友。在她的言语和文章中.你能感受到岁月积淀后智慧的光芒;从她的眼神和举止中,你会看到她的真诚。  相似文献   

2.
辛词雄潭沉郁,达到词之胜境,辛词意境的创造,是多角度、多类型的,有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始境、又境、终境;诗人之境.常人之境等等,从而构成多侧面、多层次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3.
苏军 《上海教育》2013,(25):56-56
乍一看题目,也许会觉得有些异样,可细琢磨一下是能逐渐明白其义的。新学期又开学了。每到这个时刻,各路人马总得忙乎一阵子。按一般常规,教育行政部门下达“旨意”,校长想出“主题”,老师弄出“新意”,或许就是常规中的“最高境界”了。为了新学期的“新”,多少有关人士绞尽脑汁;多少校长夜不能眠;多少老师煞费苦心。在创新几乎成为时代最强音的年代,不创新就会被淘汰,而勉为其难的创新也会无奈。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仁”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善意与温情,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人不能受制于现成的存在状态,而应该不断地突破现成状态的限制,实现自我;“仁”的境界是充满快乐的境界,这种快乐能使个体不受制于名利得失,在现实中获得心灵的开阔和自由,真正达到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的众多诗词作者进发出极高的创作热情,他们从贮存丰厚而又贯通古今人生意蕴的古代诗词中不断挖掘、探索,承袭、创新,写出大量诗词佳作。其作品神思飞越,豪情激荡,“纵横诗笔见高情”;即事兴感,情与景会,“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用语淳朴,铿锵有力,“犹矿出金,掷地有声”;关注现实,立意新奇,“古为今用,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种不断演变的境界,拾级而上直达真理的殿堂;阅读是一个想象的空间,自由驰骋而凝天地万端于一体;阅读是一片创新的园地,立于巨人之肩而筑成功峰峦;阅读是一隅交流的舞台,陶陶然而神交情映……  相似文献   

7.
追寻     
徐晶晶  缪剑 《学语文》2005,(5):39-39
本文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理想是遥远的.而现实是如此的接近!“只要拥有一颗执著的心.也会超越一切”。就会达到一种境地;遥远的也会变为接近的:而这种境界又是多么的深邃!文章的文化氛围较浓郁。所选择的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道理;精当的议论和抒情又不失为本文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语言流畅,结构完美。  相似文献   

8.
创造和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对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创新素质;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善于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培训,接受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人类特有的一项精神活动,人文精神是哲学境界的核心。从哲学研究的基础来看,哲学是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对人的存在充满人文关怀而又超越于生活枝节和常识之论的智慧之学;从哲学思维的方式来看,哲学是遵循自然世界、人类感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自身规律,但又不直接等同于科学逻辑思维的理性反思;从哲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特点来看,哲学是不具备任何具体功用但又能经常而长远地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认识工具。在强调人文精神建设的今天,自觉地把握和提升哲学的境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根本观点是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他既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失,以追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堪称庄子的代表作。文章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审美境界乃至审美策略,尤其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在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两大弊病——抽象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的匮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强,探性地提出了运用英语散文文本细读法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并以培根的《论读书》为例分析了如何运用文本细读法从词、句、篇章、语气、音律、修辞、语境等方面把握散文,能达到培养他们语言运用能力和论证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后,能够引起关注的散文作品不多,散文创作渐趋于平淡。主要原因是文学理论界关于散文的认识陷入困惑,发展失去方向,大多数散文作家不敢介入社会生活,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散文。只有上述问题得到解决,才能促使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散文中,乡土散文始终占有重要位置,现当代作家创作的乡土散文有共同的内在品格,也有不断生成变化的不同的因素。首先,在写作乡村题材的作品时,他们都已离开乡村,出走造成了压力和精神张力。现代乡土散文作家是在承认“乡下人”立场的前提下时时进行精神回望的:其次,就作家笔下的乡村图景而言,现代作家的描写是丰富而复杂的,但都抱有一种悲剧情怀,当代乡村散文经历了从诗意赞美到多种情调共存的过程;再次,现当代都有一些作家有意在乡村描写中寄寓自己的生命理想,表现了具有形上意义的家园之感。  相似文献   

14.
明清小说作者绝大多数都对八股文十分熟悉,甚至形成了八股的惯性思维。当他们从八股文领域转移到小说领域时,这种八股笔法和惯性思维也随之融入了小说创作。比照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可以发现,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汇了诸种八股文要素,他们在小说中用大量篇幅讲谈八股文写作技巧,对八股文破题、文风以及各种写作方法都有涉及,使小说俨然成为一部八股文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5.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6.
李德裕的政论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在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倍受许多文学大家的关注和推崇。他的文章以才情为文,关注晚唐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风格尚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他的散文创作追求阳刚之美,气势充沛,风格雄健,是一位很有特色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17.
张謇认为:文章风气随时代而异;文章须切于实用,反映人的七情五常,不可滥,不可诬;既需讲义法.亦需讲才学。他强调诗为宣泄感情之工具,诗须言事,应当反映民生疾苦,应力求创造出一种关的风格或境界来.以供人欣赏。书法既要遵守一定的法度,又不能墨守成规;绘画应当师法大自然,学习古人的技巧,融入画家的个性;印章应将婀娜与刚健、流丽与端庄、纵与收、利与钝等对立的风格与刀法对举,融于一体方能臻尹术之绝墙一戏,剧劳未最最亏要的不是师承前人.而是演员本人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悸动心曲》是库切的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其对于21位作家的评论文章,库切紧紧围绕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阐释、分析和解读。本文通过梳理这21篇评论文章管窥库切评判文学之标尺的3个主要方面:关注历史书写、聚焦伦理道德以及讲求文学形式。上述3个方面是库切衡量一切文学作品优劣的不可撼动的标尺,也是其自身文学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Using a naturalistic text generation and proofreading task, we investigated two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text familiarity on proofreading performance. Can experimental evidence be provided for the intuition that it is harder to proofread one's own writing than someone else's? Will the effect of text familiarity on proofreading differ as a function of whether the familiarity is self-generated or experimentally-induced? Subjects spent 30 minutes composing an essay on student life; after a 20 minute interval (Experiment 1) or a two week interval (Experiment 2) they proofread their own essay, another subject's essay after being familiarized on an error-free version of it, or another subject's essay without the benefit of a preview. Experiment 1 showed that subjects wereless able to detect errors (e.g.,The best part of student like is socializing.) in self-generated essays than in unfamiliar other-generated essay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erebetter able to detect errors in familiar other-generated essays that in unfamiliar ones. Experiment 2 showed that the disadvantage for proofreading self-generated text is likely a by-product of extreme familiarity rather than any special quality of self-generated knowledgeper se. Th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models of skilled reading.  相似文献   

20.
唐代士大夫旅游之风盛行,诗文里也多涉及旅游,其中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为著名。文章以柳宗元的诗文作为主要研究资料,通过对唐代士大夫实际旅游景点的选择、旅游的食宿、旅游的交通工具、游伴与娱乐等方面的考察,展现出旅游活动的实态,进而说明旅游在唐人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