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江红》在宋词长调的使用率,仅次于《水调歌头》和《念奴娇》,居第三位。两宋的《满江红》创作主要表达清新绵邈的情感,其创作主题也经历了从一己悲欢到亡国之音、救国呼号的转变。在《满江红》词作中,寿词占了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2.
《满江红》是海州所流传下来的众多牌子曲当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它的词体严谨规整。曲体缓慢、婉转、悠长。文章对《满江红》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满江红》与海州牌子曲五大宫调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满江红》充满了英雄气慨,就像岳飞和他的星座一样。  相似文献   

4.
脑筋转转转     
1.孔子与孟子有什么不同? 孔子领儿子在身边,孟子把儿子顶在头上。2.岳飞的《满江红》几乎人人都能吟出几句,可你知道为什么把不及格的考试成绩单也称为《满江红》吗?  相似文献   

5.
除《啼笑因缘》外,张恨水还有十二部作品被搬上了银幕。计有《金粉世家》、《银汉双星》、《满江红》、《落霞孤鹜》、《美人恩》、《黄金时代》、《现代青年》、《天河配》、《夜深沉》、《秦淮世家》、《大江东去》和《魍魉世界》等。其中《金粉世家》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品,在当时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银汉双星》写一个天真少女与电影明星杨绮云的恋爱故事,也很有特  相似文献   

6.
柳永的《满江红·暮雨初收》和苏轼的《满江红·寄鄂洲朱使君寿昌》都是词人经历了仕途坎坷之后,对人生的思索。两首词都流露出对归隐的向往,然而,词中意象各异,表现出作者各不相同的出发点和感情色彩:柳永徘徊在对儒家出仕思想的叛逆和顺服的矛盾之中而无力摆脱,其词意象晦瞑暗淡,颇多感伤;儒与道的融合在苏轼饱经风霜的人生道路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而他随缘自适,旷达乐观,其词体现出佛陀拈花似的微笑。  相似文献   

7.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沈克尼先生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也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写”)一文,读后,又接连读了港台和海内学者许多文章,追源溯流,查阅有关书籍、资料,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是谁也否定不了的;而沈克尼先生的文章中提出的“明人拟作”说,以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种种否定《满江红》为岳飞所作的意见,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音乐形式,它巧妙地将古代诗词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这种音乐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创意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其中,《满江红》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歌曲。通过对《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曲和演唱处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国古诗词歌曲所蕴含的意境,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一书的《岳武穆遗文》一篇中对《满江红》一词的作者提出质疑之后,疑者渐众,一般有三种怀疑:岳飞说,王越说和于谦说。此文通过考证史料,结合岳飞、王越、于谦的自身经历,认为此词的作者应为岳飞无疑。在论析过程中,进一步指出了其他观点的论证不周和失之严谨,以期与持"王越说"和"于谦说"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从幼儿园、小学、乃至初中、高中,音乐课伴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到《满江红》直到《命运交响曲》,孩子们慢慢地读懂了音乐,音乐在他们身上那一点点的凝聚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多方面的。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民族英雄,岳飞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尽忠报国"的思想和行为。他不仅武力过人,也不乏文采,写有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文,如《满江红》《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等。在所有关于岳飞的戏曲、小说、传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大概要数李梅实草创、冯梦龙详定的杂剧《精忠旗》了,作者通过巧妙的艺术加工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岳飞的刚强威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九州撷韵     
《老年教育》2006,(10):48-49
蝶恋花&;#183;合岛弊案,江城子&;#183;梨花待会畅吟,满江红&;#183;过卢沟桥,浣溪沙、&;#183;读白居易《琵琶行》,江城子&;#183;赠《鹭江唱晚》,  相似文献   

13.
东坡词补考     
薛瑞生先生的《东坡词编年笺证》一书在东坡词编年及笺释方面用功极深,创获极多。笔者拜诵《笺证》,亦偶有鄙见,对《浪淘沙·探春》、《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满江红·忧喜相寻》、《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等词的编年及对个别词句及典故稍有补考。  相似文献   

14.
世传岳飞《满江红》词的真伪问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据研究,这首词最早见于明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之《精忠录》,后又见于最近发现的天顺二年(1459)立于汤阴岳庙的《满江红》词碑。这就以铁的证据,否定了王越伪作说,以及此词最早见于弘治十五年(1502)赵宽所书岳墳词碑说。明中叶以后,除阶编《岳集》,田汝成撰  相似文献   

15.
<正>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气壮山河,脍炙人口,自其问世以来,不知激励过多少中华儿女的报国壮志,实为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千古伟词。关于这首词的作者问题,原来并无异议,一致认定系出民族英雄岳飞的如椽手笔。直至近人余嘉铴先生《四库提要辨证》一书出,方始疑为“明人所伪托”①;一九六一  相似文献   

16.
周勇 《上海教育》2013,(28):72-74
最近,教育界又发生不少事情,包括一些青年教师开始登上诸多地方卫视的文化娱乐节目,认为到时髦舞台回答一下《满江红》作者是谁一类的问题,或者相个亲什么的,可以展示新一代教师的风采。由此想起晚明,汤显祖等一批王阳明教育学派的后辈纷纷离弃官方程朱理学和民间各种心学旧教,  相似文献   

17.
岳飞的《满江红》是不是伪作?去年秋以来又引起一番热烈讨论。在认为是伪作的诸论据中,看来仍以夏承焘先生早就指出的“踏破贺兰山阙”句与岳飞抗金进军的目标不符这一条为最有力。而肯定《满江红》为岳飞所作的同志则认为“贺兰山”乃泛称,并非专指,不能泥解。我是倾向于维护岳飞的著作权的。这里只补充一条材料。据宋·洪迈《容斋三笔》记载,在北宋抗击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某校举行的二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会。古诗文乃中国古典文学之瑰宝,理应得以传承。我没料到的是,这几个小学生在台上背诵的居然是《岳阳楼记》《出师表》《长歌行》《饮马长窟行》等,稍微简单一点的是《满江红》《行路难》之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作品鉴赏的形式,分析了岳飞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蕴藉深邃的思想内含和厚重沉浑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也许都知道南宋爱国英雄岳飞的一些故事。我小时候,家母常给我讲“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等故事,并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诵岳飞的《满江红》,鼓励我长大后“精忠报国”。因此,岳飞和他的《满江红》在我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岳飞(110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现在河南省汤阴县)人,出身于贫寒农家。青年时期岳飞应募参加抗金战争,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他统率的岳家军,多次打垮强大的敌军,成为南宋抗金卫国的骨干力量。公元1140年,岳家军进兵朱仙镇,距北宋旧都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仅45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