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了旅游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分析示范区旅游业与长三角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旅游业产业体系、保障体系等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计琳 《上海教育》2011,(8):8-10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最为看好的区域,也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浙沪,更因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人文相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长三角联动发展不仅是三地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2009年,长三角两省一市打破教育资源互相开放的壁垒、障碍,搭建起了支撑两省一市的教育发展、实现"长三角"共享共赢的联动平台。三年中,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区域教育资源,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2011年4月8日至9日,第三届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松江召开。随着"长三角地区高校学分互认"等七项协议的签署,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迈入了更为实质性的合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都市圈产业转型中的金融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长三角都市圈的产业调整与合作,在指出长三角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金融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提出了区域产业转型需要重视金融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提供金融服务、制定富有特色的金融政策以及重视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金融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长三角都市圈的产业升级,提升长三角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流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热点。珠江—西江地区地跨广东、广西两省,一衣带水,但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原因是旧的发展理念不能解决路通与财通、发展与公平、产业转移与后发崛起这些突出问题。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立是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长三角高校应当通过建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合作交流机制和学生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协同发展。为此,必须逐步构建以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外围发展机制为核心架构的综合保障机制。着眼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未来长三角高校需要立足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需求,通过整体策划、重点扶持、突出特色、协同发展,实现专业结构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本区域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到快车道。旅游业作为本区域的重要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晋豫两省同为旅游资源大省,在中原经济区范围内如何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两省可以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点,既能加快安徽的发展,又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就皖江示范区与长三角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皖江城市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未来目标和合作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安徽才能发挥自己比较优势,这也是长三角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泛长三角产业互动合作,要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与平台,设立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机构,搭建统一、快捷、方便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分类指导、兵团作战战略,培育协同作战能力;突出安徽优势,提升资源和产业的品位,科学制定产业互动合作与发展规划,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对接环境。  相似文献   

9.
产业梯度是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有效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加速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基础上,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法分析中部六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得到各省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在中部六省产业承接的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应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中部六省错位发展,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10.
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大是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和新趋势。这种现象在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表现的最为明显。通过调研发现,苏南苏北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了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存在苏北地区专业人才缺乏、思想观念落后、苏南地区对产业转移推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快改革步伐,推动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发展服务业与提高地区服务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是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给相对欠发达的安徽带来了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基础上,提出提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层次需要实现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承接单个产业向承接组团式产业转变、从政府外出招商向企业自主联合转变、从承接加工型产业向生产服务型产业转变、从承接衰退型产业向扩张型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均质性趋势,但江苏北部地区与长三角第二﹑三等级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差距是拉大的,即极化趋势,而浙南的多数城市与长三角的发展差距在缩小,因此长江三角洲现在的空间结构不是"长三角(两省一市)—长三角周边地区",而是"三大经济功能区(长三角)+浙南—周边地区(包括苏北地区)",并且未来的空间结构演化不会以行政区划为发展方向,长三角周边安徽﹑江西部分要素禀赋优越的地区有望比苏北更早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来。  相似文献   

13.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地处长江下游、紧邻长三角地区,是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延伸地带,无论是从安徽与目前的长三角地区的历史人文的基础考证,还是双方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互动、互促和互补关系,以及合作的现状来考察,可以说,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性。近年来,安徽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主动寻求与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各省市及周边其他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安徽要想真正融入长三角,广泛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还需采取诸多积极措施和进行全方位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安徽已明确实施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这主要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中腹地与中心地区间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考虑的。实施该战略对促进安徽奋力崛起、推动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徽长江沿线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区域。该区域物流网络中,芜湖市具有最大物流强度,望江、岳西形成马芜铜宜物流薄弱区。促进安徽省与内陆省份城市间的大融合,应进一步加大对芜湖市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并扶持当涂县造船业及桐城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望江、岳西基础设施瓶颈。  相似文献   

16.
区域文化认同的建构将有利于区域合作的推进,从文化认同视角探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与阻力是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更深层次把握的需要。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亦已具备的"归属性"、"回应性"、"功能性"文化认同是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行政区利益认同的阻碍,地域文化观念等差异的存在又是区域文化认同构建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出台皖江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与程度,以及出口生产是否产生正向外溢效应等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皖江区域1993-2010年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出口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剖析农产品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出口生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外溢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皖江区域农产品贸易及出口部门生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外溢效应均较明显,切实出台促进各类贸易活动的政策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跨越江苏省的四大经济区——长江三角洲、沿江、沿海和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章针对四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差异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利用金融杠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江苏经济区,推动区域内金融资本同产业资本的融合,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联动发展与并轨运行,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皖江城市群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江城市群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视野,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存在经济总量偏小、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外向度明显偏低等问题。发展皖江城市群区域经济的主要对策是:培育皖江城市群支柱产业,发展侧翼培育“中心增长极”,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策略,主动融入长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