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新中国建立至苏联解体,42年间我们与前苏联保持了“同志”称呼。外交部礼宾司前参赞马保奉撰文介绍了中苏互称“同志”的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互称“先生”新中国成立初,在中苏两国来往的正式文件中互称“先生”。中国方面对苏联发出的第一份外交文书中首次出现“先生”称呼,即1949年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向苏联提出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苏联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签约,虽然中苏已经复交。1936年,情况起了变化。11月25日,德日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矛头直指苏联。苏联感到东西方法西斯的威胁已是迫在眉睫,同时又担心中国向日本妥协,自己更加孤立,两面受敌。遂开始积极主动地调整中苏关系,开始向中国提供军援,以借助中国的力量在东方将日本拖住。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局拟出“档案法”主要内容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总统府国史馆”于3月28日声称,该馆草拟的“国家档案法”草案即将完成,俟完成后,即送“总统府”转“行政院”审核。  相似文献   

4.
台湾提出“著作权法修正草案” 为顺利加入关贸总协定,台湾“内政部著作权委员会”在8月24日提出“著作权法修正草案”,该草案尚有待台湾当局的批准通过。 此次对“著作权法”的修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吉路 《北京档案》2006,(5):41-41
“中央社”报道,在由台湾当局“新闻局”举办的所谓“寻找台湾意象活动”中,云林县最具代表的地方传统艺术——布袋戏,以13万余票获得第一名,成为“台湾意象”的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局为扩大海外活动空间,长期致力于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国建构有利于台湾的形象,以期在海外特别是美国政府、美国公众和社会舆论中争取同情和支持,从而获得保护伞,增加与中国大陆周旋的筹码和安全保障。台湾当局的“外宣”活动以获取美国欢心为目标,以维护台湾利益为核心,以宣扬“中华民国”的实质存在为战略目的,而“外宣”的重点就在大纽约地区和华盛顿地区。  相似文献   

7.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当局于94年11月4日表示,台湾“经济部”已公告台湾地区新闻纸类出版品业者可以到大陆间接投资。 这项开放措施是“行政院新闻局”在94年7月的“行政院大陆工作会议”文教分组中提出的,经过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亦图拟制“档案法”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海峡彼岸的国民党中常会在1987年6月10日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究制定“国家档案法”。  相似文献   

9.
为消除岛内的经济乱象。台湾当局想出了开会的办法:号称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图经济振兴”。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将于8月25日最后揭底  相似文献   

10.
郭晨 《全国新书目》2010,(23):39-39
蒋经国为什么会"打老虎"?为什么勤政爱民?为什么能治理好台湾?蒋经国一生的成就,源头究竟在哪里?郭晨踏访俄罗斯,寻找蒋经国1925至1937年在苏联的辗转流离之路,再现中苏大国角力、国共蜜月合作下真实的历史风云,全景展示蒋经国苏武牧羊式的12年苏联生涯,揭开蒋经国那段绝地坚忍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政局中的“密室政治”原则被打破之后,明年1月台湾地区选举的选情走向,以及台湾当局极为看重的台美关系此刻都有些偏离轨道  相似文献   

12.
1969年3月2日和15日,中国和苏联的边防军在珍宝岛上兵戎相见,激烈交火,向全世界表明了社会主义阵营里“老大哥”和“老二哥”的彻底绝裂,小小的江心岛立刻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武装冲突带来的安全困境,中苏两国政府和领导人一边积极备战,一边通过外交努力防止武装冲突升级。使得危机没有进一步扩大,但中苏两国的全面敌对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3.
京城4月,一阵春风一层绿。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邀请,作短期访问研究的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陈世敏先生,在即将圆满完成他的访问研究的计划之际,向新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新闻学研究者们作了关于《解严后的台湾新闻界现状》的专题演讲。自1988年1月1日起,台湾当局正式开放“报禁”,即接受新报纸和扩版的登记。台湾是在1951年以“新闻纸缺乏”为理由颁布报纸禁令的,自那时起便“停发报章牌照”,所有报纸都一律停止登记。1955年,台湾当局又实施限制报纸出版张数的禁令,  相似文献   

14.
京城4月,一阵春风一层绿。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邀请,作短期访问研究的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陈世敏先生,在即将圆满完成他的访问研究的计划之际,向新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新闻学研究者们作了关于《解严后的台湾新闻界现状》的专题演讲。自1988年1月1日起,台湾当局正式开放“报禁”,即接受新报纸和扩版的登记。台湾是在1951年以“新闻纸缺乏”为理由颁布报纸禁令的,自那时起便“停发报章牌照”,所有报纸都一律停止登记。1955年,台湾当局又实施限制报纸出版张数的禁令,  相似文献   

15.
研判两岸局势的走势,现在关键要看台湾方面:陈水扁能否执行扁、宋签署的“十点共识”,台湾当局对胡锦涛的讲话如何应对,以及5月底的“修宪”将会修什么。  相似文献   

16.
台湾当局对北京摊开的底牌反应莫衷一是。国民党候选人连战最近警告说:台湾如选错“总统”,两岸将走向战争。他明显将矛头对准了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有人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台独’万万岁,这种做法只能将台湾带入灾难。”然而,被认为是最强硬“台独”分子的陈水扁,却仍旧于公开场合出示这张危险的牌,他公开重申:“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主权互不隶属的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7.
本报记者吴景枢、景军报道北京有关人士昨日指出,台湾审理“竹联帮”头子陈启礼及台湾情报局三名官员,指控他们参与谋杀美籍华人作家刘宜良一案,实际只是抛出替罪羊以掩护主使杀人的后台老板。现在北京的程思远先生对记者说,台湾当局之所以“舍车马而保将帅”是由于事到如今已无法再推  相似文献   

18.
大陆的读者对于吴三连也许并不熟悉,但对他任发行人的《自立晚报》或许不会陌生,因为正是《自立晚报》曾在八年前派记者李永得、徐璐来大陆采访,从而成为38年来首家突破台湾当局“禁令”,对大陆采访的台湾报纸.生于1898年的吴三连早已是台湾报业“元老级”的人物了,早在1932年他就参加创办了台湾《新民  相似文献   

19.
一叶 《湖北档案》2014,(12):42-43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的结果.由于中方预先有准备,苏方损失不小,被毁坦克、装甲车达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显然,苏方“吃了亏”.  相似文献   

20.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当局“内政部”委托台大教授贺德芬研修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第一稿已经完成。“草案”建议建立强制授权制度,以适应开放对外国人翻译权保障的需要。同时,为提供各界人士更宽广的利用机会,“草案”建议强制授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